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

2018-05-07 02:42弓少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头围肌张力康复训练

孙 洁 弓少华 洪 黎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 450000)

高危新生儿病情危重,尤其是脑损伤患儿,其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1]。新生儿复苏治疗手段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2]。高危新生儿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后遗症,包括智力发展障碍、脑性瘫痪以及肢体活动能力障碍等,严重影响患儿预后的生活质量[3~4]。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高危新生儿,其中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和随访,现作如下报告。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高危新生儿,随机性方式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患儿家长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有先天性代谢遗传疾病、排除有畸形的患儿。

对照组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在5~30d之间,平均年龄为(17.38±2.16)d;自然分娩75例,剖宫产25例;早产儿3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0例,窒息患儿20例,极低体重患儿1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例。观察组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在5~33d之间,平均年龄为(19.15±2.13)d;自然分娩73例,剖宫产27例;早产儿3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1例,窒息患儿18例,极低体重患儿9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7例。

两组高危新生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上的一般性数据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和随访:(1)健康教育:护士向患儿家长进行早期康复的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内容应采取患儿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讲解早期康复对患儿预后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及抵抗力的影响并建立随访患儿档案登记本;(2)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患儿病情稳定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感官功能的训练上,通过接触患儿身体提高患者触觉上的反应能力。听觉训练则通过播放轻音乐、儿童歌谣,视觉训练上通过色彩明亮的卡片、图画、玻璃球等,语言功能的锻炼上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多说话[5]。患儿家长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集中培训,讲解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肢体功能训练在出院后的1~2周开始进行,患儿的肢体运动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的过程[6]。肢体的被动运动应在患儿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可过度伸展,以免对患儿造成损伤。出院后的3~6个月间,加强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训练,提高患儿的活动能力。出院后患儿的随访工作应落实,检查患儿各项生理指标。

1.3 评价标准

1岁患儿随访中测量患儿的头围、体质数以及身高。采用NBNA量表,包括一般评价、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以及行为能力。量表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感官恢复效果越好。

1.4 数据处理

统计学数据处理方式为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为患儿身高、头围、体质量以及NBNA评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的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儿NBNA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评价原始反射观察组1008.32±0.215.39±0.655.75±0.324.87±0.364.93±0.31对照组1005.11±0.273.42±0.243.31±0.112.62±0.252.71±0.22

观察组患儿1岁随访中其头围、身高和体质量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见表2。

表2 患儿头围、身高和体质量比较

组别例数体质量(kg)身高(cm)头围(cm)观察组1008.51±1.3378.67±1.0645.81±2.15对照组1007.14±1.2765.38±0.7537.56±1.83

3 讨论

高危新生儿病情危重,尤其是出现分娩过程中窒息患儿,预后恢复难度增大。随着新生儿复苏技术的进步,重症窒息患儿在进行及时抢救后20min,恢复情况好转,但部分患儿仍出现各种并发症,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围产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改善患儿预后健康恢复情况[7]。研究中实施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和随访,患儿住院期间指导患儿家长掌握康复训练的内容,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在情感建立的基础上进行抚触和听觉的训练,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研究中患儿护理1个月后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常规出院指导上增加院后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患儿的预后恢复情况,及时给出专业性指导,提高患儿出院后的康复训练顺利进行。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1岁时头围、身高和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的改善(P<0.05)。

综上所述,高危新生儿实施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和随访能提高预后恢复情况,促进患儿健康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1 刘丽华,陈雪梅,骆晓文,等.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412~413.

2 应秀清,严惠琴.高危新生儿78例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0):1198~1200.

3 廖艳芳.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150~152.

4 陈涛蓉,胡艳玲,万兴丽,等.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高危新生儿再入院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Z1):6~9.

5 康秀华.高危新生儿并发症护理论文.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254~255.

6 迟春昕,谭宝琴,侯海萍,等.高危新生儿预警评分系统(MEWS)的研究与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3):3354~3357.

7 张志娥.早期护理干预对经剖宫产高危新生儿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2013,34(25):5302.

猜你喜欢
头围肌张力康复训练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