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研究

2018-05-07 07:05孙晓雅徐鑫
科技视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协调教学能力

孙晓雅 徐鑫

【摘 要】[目的/意义]当前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对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实现高校职能至关重要。[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失衡的现象,从政府与高校排名的宏观环境、高校教师绩效考评制度的中观层面和教师个人的微观层面探讨了教师重教学轻科研的成因。[结果/结论]宏观上,从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机制,高校排名需考虑高校特点和学科差异、设置惩罚机制;中观上,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微观上,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转变思路实现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

【关键词】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协调;高校排名;教师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5-0090-003

【Abstract】[Purpose/Importance]The current phenomenon that college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search and teaching is very common.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to mee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eachers an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procedures]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the imbalance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was analyzed.The macro-environment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rankings,the meso-level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and the micro level of teachers' individualism were used to discuss the teacher's re-teaching.The cause of light scientific research.[Results/Conclusion]Macroscopically,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educational investment and establish a multi-channel education financing mechanism.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 differences,and set up a punishment mechanism;in middle school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teacher evaluation concept.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microscopically,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eachers' moral cultivation and change their thinking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Key words】Teaching ability;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Coordination; university rankings;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高校具有人才培養、科研创新以及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支持三大核心职能。其中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两项最重要的职能,教师作为实现高校职能的唯一载体,肩负着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两项岗位职责。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认为,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根本。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学与科研是一种互动关系,相长关系,教学可以促进科研,科研又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然而在当前高校中,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并不呈现良性协同发展的态势,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失衡的情况十分普遍。

1 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失衡现象

目前,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非常普遍,越是研究型大学情况就越糟糕。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是学校的专家骨干,而注重教学的教师却面临着边缘化的风险。吴薇[2]对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关系观进行调查时指出,大学教师均对教学与科研可以相互依存,彼此加强的观点表示认可,教师均认为目前晋升的主要条件取决于科研而非教学,当考虑晋升时教师的工作兴趣将转换为科研大于教学或者只进行科研的情况。尽管中国教师在乎教学的质量,但是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做科研和写文章。曹如军[3]在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中指出,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事实,而非个案。姚艳秋[4]指出目前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面临教学与科研的窘境,一方面教师轻视教学,在教学上投入不够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另一方面又过于重视科研,在科研的投入上表现出盲目追崇,由于急功近利,科研成果往往也不尽人意。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存在我国的各高校中危害很大。

2 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失衡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宏观层面

近年来,政府对科研领域的财政支出力度要高于教育教学领域,同时科研经费有六成流向了政府的科研机构,我国的两千多所公办高校分余下的四成科研经费,这四成经费的70%左右被211,985类高校获得,余下的80%多非重点高校仅得到30%左右的经费。因此对于一流高校而言,教师科研考核要求高,任务重,教师教学上的考核就很松。而对于非一流高校,要想获得更多的经费,更好的发展,更高的社会名誉,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则是重中之重。

国内高校评价体系中,得到较高关注的是中国管理科学院武书连课题组,网大及中国校友会的高校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各有侧重,因此评价排名结果也不尽相同,由于评价体系的存在不足,一直以来不断引发高校和社会的争议和质疑,但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以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例,该指标体系的权重多集中在办学规模、办学资源、生源质量、培养层次和科研成果方面。因此人才培养规模大、培养层次高、生源质量优秀、科研成果丰富的学校当然会得到很高的评分,反之,在这几方面弱的高校得分自然会比较低。而高校在办学规模、办学资源、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方面很难再短时期内得到改变,相对而言,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周期相对较短,效果更明显,因此,学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获得更好的资源,学校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定会更倾向于科研方面。

2.2 中观层面

高校評价对高校教学与科研职能的导向作用。研究数据表明,高校排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校的教育理念、发展战略,管理决策、专业设置和教师考评及晋升制度等[5]。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高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内各类高校,纷纷出台了教师考评与晋升体系,在体系中因教学绩效不易考量,高校常常会把教师完成的教学学时作为教学能力考核的唯一标准,而科研绩效具易量化考核的特点,同时又因其在提升学校实力中具有显效,因此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及晋升标准中科研才是至关重要的硬指标。从考评结果上看,教学非常优秀而科研不突出的教师不会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更难以得到到晋升及加薪的机会。相反,那些科研成绩突出,而教学质量平平的教师则非常容易获得职称晋升,增加收入,提升名誉地位的机会。魏荣等[6]在我国教师奖励制度的实证中指出,无论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采用的都是基于科研的奖励制度,在这种制度中,教师的科研产出与教师所获得的奖酬呈强正相关,这种基于科研的奖励制度,对于承担教学工作量少、科研产出多的教师更有利。

2.3 微观层面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定制度两方面。高校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办法向所有教师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怎样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活动受到欢迎,从而在客观上引导教师有选择的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高校职称评聘过程实质上起着规范、引导、监督和协调教师“教什么”,“研究什么”,“怎样教”,“怎样研究”的导向作用,为了获取晋升制度的各种收益,教师必然会回应制度所传达的期望和价值[7]。刘献君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教师在选聘、职务晋升和薪酬分配的标准上,教师显著倾向于学校制度、倾向于科研能力,而且层次越高的高校科研能力倾向越显著,同时研究发现,大学组织制度是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8]。正由于这些制度和利益因素的导向与吸引,高校中的大部分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发表多少篇论文,获批多少个项目,取得什么样的科研成果,从而无暇顾及自己讲授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才不得不担任必要的教学学时。

3 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基于宏观层面

3.1.1 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建立教育经费的多渠道筹措机制

人才培养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存在教育经费供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政府应适当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评估,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效果,建立教育优秀教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教育投入不能单一的依靠政府财政,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自筹、企业和个人捐赠等多渠道的教育资金筹措机制,通过吸引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缓解政府和高校的压力。

3.1.2 高校排名需要考虑高校特点与学科的差异

第一,在当前国内高校排名的评价体系中,对各高校的评价指标都是同一的,这对于一些特色高校来说,其特色和优势并不能在评价指标中体现出来,如师范类、航空航天类、海洋开发管理类等特色高校,为了迎合高校评价排名,高校显然有发展趋同的问题。因此为了保持和激励高校的特色发展,高校评估中应增设特色高校评价指标。

第二,对于学科科研水平的评价中,非常重视高水平SCI论文的发表数量,这对于理工科学科来讲相对容易,而对于人文学科来讲就相对困难,人文学科更倾向于发表本土的期刊论文,因此评估中人文学科较多的院校,就不占优势。

第三,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他们肩负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的职能是各有侧重和不同的,应适当采取多元化的高校评估体系,对大学进行分类评估,从而使重多的地方教学型大学能更将发展目标侧重在人才培养上。

3.1.3 高校排名中应设置惩罚机制

从高校排名和学科排名体系来看,指标体系全部设置的是正面指标,如高水平论文数量,高层次项目数量,学生所获得的奖项、教师的学术荣誉等。负面信息,如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品行不端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问题,在各种评估系统中都没有考虑。因此将惩罚指标纳入评估系统中,对高校的负面信息进行评估,能够使高校更加注重发展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并及时改正,让教学与科研的环境更纯净。

3.2 基于中观层面

3.2.1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理念

第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核心价值所在,高校不能为了争取更好的排名和科研利益而忽视了人才培养这一长期过程,因此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必须要建立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评价理念。

第二,教师评价体系的作用在于对教师的职业发展的引导与和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并不是严格的控制和束缚。教师的高校评价体系应甄别教师不同的能力和特点,给教师以相对自由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评价体系应建立以以人为本,注重教师发展的理念。

3.2.2 完善和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1)改革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绩效的评价机制。第一,目前高校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机制还不健全,高校应首先完善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建立包括教学成果、教学效果、教案质量、同行评议,学生评价等多层次的教师教学绩效综合评价机制。第二,尽管目前教师科研绩效已经实现量化考核,但科研评价量化方法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低质量的论文也能靠数量得到好的科研考核分数;二是注重级别不注重内容,在科研考评中按照成果的级别打分,根本不管成果的内容如何、科研意义如何。因此高校一定要通过审慎研究,改革这种过于简单的科研量化考核办法,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引入到正轨上来。第三,不同专业和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和科研特点,高校教师的考评机制应具有灵活性,考虑学科特点,考评办法适度调整,增进不同学科教师考评中的公平合理性。

(2)建立公平的科研与教学激励机制。高校只有建立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公平的激励机制,才能实现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在实现教师教学绩效科学测评的基础上,高校应加大教学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为教学优秀的教师提供晋升机会。比如在职称评定中试行双轨制,也就是教师可以分别根据自己的科研业绩或教学业绩实现职称晋升,双轨制的职称评定办法在实施中要注意两点,一是,科研晋升不是只考核科研,教学晋升不是只考核教学,而是都要考核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两种能力,只是各有侧重,这种侧重的度高校要合理把握。二是,通过教学晋升非常容易出现考核不公平的问题,因此制定科学的教学绩效考核制度至关重要。

(3)完善教师评价中的惩罚机制。教书育人是高校的根本,师德师风是弘扬高校正气,传承大学精神的关键。针对高校中只专注科研,热衷于科研收益,而对教学工作懈怠应付的教师学校应及时批评处理;针对学术造假等急功近利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应及时予以惩戒。通过建立合理的惩罚机制为教师维护一个安心静心的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授环境。

3.3 基于微观层面

3.3.1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对科研的急功近利对教学的应付懈怠,社会环境和高校体制和制度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但终究还是由于教师自身师德修养不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人生的领路人,应该具有厚德博学的人格魅力,以自身的学识感染学生,以自身的品格教育学生。教师需要认识到教学工作是自己最本质,最核心的工作,不断加强对教学工作意义的认同感。教师应在整个的职业生涯中不断修炼自己,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身教学与科研能力和谐发展,践行一个师者的使命和职责。

3.3.2 教师应实现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调并进

很多高校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对立分离的的关系,但也有研究表明,教学与科研的之间可以实现相关、共生,甚至是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这一模式无疑为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教师两种能力协调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可以适度调整自己的课程,将教学和科研领域统一起来。一方面可以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另一方面因教學内容的全面性,通过教学又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有全方位的认识。第二,教师可以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研究型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研究型教学中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内容统一起来,让学生从科研的基础环节做起,将教学内容融入科研之中,学生参与科研还可以减少教师基础研究的工作量,让教师科研更有效率。第三,教师可以开展课程的多层次教学。教师讲授的某课程如果能实现初级课程为本科教学,中级课程为研究生教学,高级课程为博士生教学的模式,则更利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这样教师的精力就集中在这一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科研则可以在课程方向上向精深展开,远好过教师担任好几门初级课程,却涉及多个领域的情况。

综上,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实现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的必然要求,这需要通过社会和政府,高校和教师的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鑫.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理论分析:一个新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8-132.

[2]吴薇.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关系观之比较——基于莱顿大学与厦门大学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0,(5): 90-97.

[3]曹如军.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1):52-55.

[4]姚艳秋.教学与科研:“鱼”与“熊掌”的兼得要领[J].现代教育管理,2016,(5):97-102.

[5]赵婵娟,李海涛.解析高校排名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6,(23):45-47.

[6]魏嵘,王玉芝.我国高校教师奖励制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3):104-107.

[7]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9):117-121.

[8]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35-42.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协调教学能力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