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8-05-07 09:39郭志斌刘玉李钰锐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闲

郭志斌 刘玉 李钰锐

摘 要:文章通过对川南5市的20个农村体育文化组织建设状况、资金投入状况、场地设施状况以及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等4个方面进行了实地和问卷调查,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体育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不健全;专项资金缺乏;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场地设施配备不齐全。提出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组织体系构建、多元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村体育文化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特色体育活动开展等建议。

关键词:川南地区 农闲 体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149-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十三五”时期,是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动健康四川建设、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阶段。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体育民生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乡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是十分重要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指通过在农村兴建经济、实用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推动包括体育组织、体育活动在内的农村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工程。因此,新时期下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问题,成为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状况。川南地区是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的简称,一般包括了泸州、宜宾、自贡、内江以及乐山市南部地区。在这5个城市中随机选取了李家村(内江威远县)、四合村(泸州泸县)、西村(宜宾屏山县)、高庙子(自贡荣县)、老庄村(乐山夹江县)等20个农村进行实地和问卷调研。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CNKI以及相关的网站,浏览关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等相关文章,了解川南地区的农村体育发展信息,从中获得研究所需要资料和数据。

1.2.2 访谈法

到川南地区的农村进行实地走访,通过访谈当地村民和村委会干部,了解和掌握当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现状。

1.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采取抽样的方法,对5市20个农村的村委会干部及农民发放一定比例的问卷调查表,回收问卷过程中,统计有效的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了300份,回收243份,回收率为 81.00%;有效问卷为189份,有效率为77.78%。

1.2.4 数理统计法

针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资料,通过SPSS进行统计,列成表格,以便进行分析。

2 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2.1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组织状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调查的5市20个农村中,表示有体育组织机构的问卷数量仅为29份,占总问卷数量的15.3%,没有体育组织机构的数据却占了84.7%,说明在被调查的5市20个农村中体育组织机构是严重缺乏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川南地区农村体育的开展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

2.2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状况

专项资金投入主要从场地设施、体育人才、场地维护、文化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20个农村中,51.2%的资金投入到场地设施,其他三项投入比例相对较少。说明农村有一定的场地设施,但在场地设施的利用与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方面还不到位。

2.3 农村体育硬件建设状况

调查发现,为了满足村民体育健身的需求,川南5市修建了篮球场、体育室内活动室、健身广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健身场所,但从表3可以看出,健身场所种类单一,难以满足村民健身的需求。

2.4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活动状况

通过表4可以看出川南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单一,专项技能培训活动较少,村民缺乏专业的体育技术指导。

3 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3.1 体育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规划不完善

体育文化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农村体育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川南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基层地位不够突出,没有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在农村体育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川南农村的各级党政领导和体育局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打算,组织机构建设仅仅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农村体育发展地域性政策法规严重缺失,导致川南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者和领导者没有在思想上武装自己,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机制不健全,导致体育文化制度不完善。

3.2 专项资金缺乏

农村体育文化具有地域、文化习俗、形态等特征,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从唯物辩证主义分析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體育的发展与经济基础密切相连。在举国体制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比较倾向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在资金投入中占据较少,农村体育更是微乎其微。农村体育专项资金投入和体育场所建设严重不足,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参与次数明显不足,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不能有效地开展。

3.3 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宣传效果不理想

由于地理条件和文化习俗不同,不同农村地区从事的体育项目也不尽相同。农村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认知程度,而川南农村大部分人大多都是初中文凭或没有文化,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意识,认为干农活就是参加体育锻炼。宣传效果不理想。川南地区体育文化活动单一,也不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达不到宣传的效果。

3.4 场地设施配备不齐全,保障制度不完善

场地设施和制度建设是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必备条件,良好的保障制度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先行条件,明确的保障制度是体育工作者的后盾,然而川南农村大部分地区场地设施配备不齐全,配备类型单一,保障制度不完善,难以满足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阻碍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

4 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定位政府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职能,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组织体系构建

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起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同时也是公共社会关系的主体,为农村体育文化提高和场地设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村体育文化组织体系的构建是农村体育发展的象征,它将指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健全体育文化组织体系是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

4.2 多元渠道筹措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资金

现在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的拨款,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体育场地和器材短缺的问题,再加上农村体育经费的管理是由县级政府划拨的,直接导致村委基层管理者在农村体育发展中资金不到位。因此,多元渠道筹措资金势在必行,例如:农村体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大型体育活动来吸引大型体育公司到农村开发市场和投资,把城市发展体育的先进理念引进到农村,兴建体育场地,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4.3 以专项人才为核心,加强农村体育文化队伍建设

体育专项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农村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发挥着重要作用。川南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体育专项人才,在专项人才的带动下,促使村民强化健身意识,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和文化知识,科学合理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同时可以选拔体育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村民加入到体育文化队伍建设中来,多方面吸引体育人才。

4.4 汲取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经验,完善自身特色体育活动开展

城市体育设施配套齐全,具有先进的体育文化建设经验,农村可输送体育工作人员到城市交流学习,也可请专业的体育人员到农村去,把先进的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经验带到农村来,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特色体育项目开展多种体育活动,促进当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完善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活动。

5 结语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常作用。它不仅可以让农民对体育运动更加深入了解并深刻认识体育运动对农村改革的重要性,而且可以使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旧思想,对体育运动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健康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田雨普.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特点及工作重点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16-19.

[2] 張立元.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7,26(2):80-81.

[3] 尚志强.论体育文化传播对发展新农村体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4):25-26.

[4] 赵晓红,于林佳.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1):107-110.

[5] 毛运海.传统体育文化与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学报,2008,7(1):133-135.

猜你喜欢
农闲
农闲时节农产品销售跑出“加速度”
曾国良作品
“农闲钟点工”农民企业双赢
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春事,一头牛的渴望
引导农民农闲时节“忙”起来
红日阿康用户:农闲忙“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