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2018-05-07 09:36陈新芝
卷宗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摘 要:20世纪以来,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分析梳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理论和现实课题。相关的研究更多的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展开,较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把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不仅是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究的需要,也是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1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成果的研读总结发现,尽管理论界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问题上有很多建树,但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通过研究总结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研究价值不够彰显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价值的研究仅仅是停留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社会意义和必要性的论述上,没有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进行研究,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要让生态文明观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得到师生的重视,就必须深入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价值所在,只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价值得到彰显,生态文明观教育才能在全社会得到普及,才能体现出研究的价值。

1.2 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视域内,还没有把生态文明观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政治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还没有把生态文明观教育同国家软实力竞争的要求结合起来。事实上,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政治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需求。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生态文明观,不仅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也对引导经济社会的生态、和谐、良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有利于形成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稳定的基础。

1.3 研究的内容范围太广不够深入

对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研究的角度不一,涉及范围太广,缺乏主体性核心内容的概括,在研究中形成不了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体系。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的研究还不成熟,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提法不一,没有形成学术界所公认的统一的教育内容,内容的不确定,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接下来的研究就要针对这个问题,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做积极地研究和集中的概括,在学术界形成统一的共识,为生态文明观教育打下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方法单一

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方法单一,仅从理论的角度入手研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并未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实际的调研,导致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具体表现在:第一,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存在重理论研究的现象,这样的研究让理论在大学生大脑中对生态文明观的概念有所了解,但不能将生态文明观念有效地内化为大学生的行动;第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没有经过实践调研,没有从大学生现有生态认识水平入手,导致理论研究提出来的实践途径不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能被大学生所采取的,不能在实践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针对研究中还存在研究价值不够彰显、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内容范围太广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接下来的研究任务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针对研究价值还不够彰显的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研究

在研究中首先要把生态文明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研究能够直接回答为什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体现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在严峻的生态危机面前,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兴起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解答人们面临的思想理论课题,才能不断取得发展。

2、针对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要拓宽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的视野,把生态文明观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政治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同国家软实力竞争的要求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实现生態文明建设的基础,也应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要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也要树立其他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观,只有在全社会都树立起生态文明观,才能更好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更加注重生态的和谐。同时,生态文明观属于文化的范畴,加强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解答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问题,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研究范围广不够深入的问题,要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在研究中以大学生为主体,深入研究集中概括出目前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观方面缺乏需要进行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我们的研究应该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增加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教育。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态观教育。其次,把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教学课程之中。现在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相关的环境专业和生态学专业。但只是作为该学科的专业课针对本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在其他专业普及相关的生态知识教育,这样大部分学生涉及不到生态文明观教育。因此,如何把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成为高校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首要任务。

4、针对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不仅要从理论的角度入手研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实践途径方面进行研究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系统的课堂理论的学习,还要以丰富的校园生态文化实践活动为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意识。所以,对生态文明观教育方法的研究不能只限于理论的层面,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入手,从各个层面展开研究。首先,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观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观,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其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创新,不仅是校、院、系、班级组织的生态环保专题系列文化实践活动,还可以是社团生态文化实践活动和自发的课余生态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环保行动,开展校园生态环保活动。

作者简介

陈新芝(1990.4-),女,汉族,云南楚雄人,昭通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