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机构库的一站式信息发布与整合系统

2018-05-07 09:36吴晓颖
卷宗 2018年5期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高校图书馆

摘 要:本文以高校为例介绍了机构库的产生背景,论述了机构库强调集中存取、突出过程管理、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机构关注度的特点,阐述了机构库构建中建设队伍的专业化、资源采集的广泛性、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数据应用的拓展性等要求,架构了面向机构库的技术+数据+服务的一站式信息发布与整合系统。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信息发布;信息整合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环境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通过购买专业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方式已建立起由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文献信息体系。这些数据资源一般都是成果性信息的集合,是展示结果或成果的资源,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成果并未予以收集、保存和利用。阶段性资源能够系统、全面地揭示教学和科研的来龙去脉,完整再现学术过程,是教学科研方法学习、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脉络分析的重要资源。

1机构库的产生背景

数字化环境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己经成为高校科研、教学人员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出版模式的学术交流体系己经不能完全满足科研教学人员及时获取最新最前沿信息的需求。随着开放获取活动的发展,开放获取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同,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人员愿意将他们的科研教学成果投向开放获取平台[1],如电子期刊、个人主页、微博、个人图书馆等。同时,存储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接

纳自我存取服务,自愿将他们的论文以及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成果和数据资源保存在个人或专业存储空间上[2]。所谓机构知识库又称机构库、机构仓储、机构典藏库等,是收集、存放由某个或多个学术机构(例如大学、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专家、教授、学生自主发布的,可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的数据库[3]。其概念的核心在于建立一种数字资源自由存取机制,获取、保存和传播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数字知识资产。机构库的概念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存放主体主要是本机构成员,二是资源类型是本机构产出的数字化方式呈现的学术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都在征集学校师生或校友的印刷型著作及学术成果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予以保存,但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知识成果和资源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创建本校的机构知识库并将这些过程性知识成果和资源充实到机构知识库中以形成本校图书馆的特色化馆藏学术资源。

2机构库的特点

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存储与利用的枢纽,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来构建机构知识库对于长期保存科研成果、科研过程数字资源、教学成果、教学过程数字资源、促进资源的共享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2.1强调集中存取。

机构知识库可以长期保存和管理科研教学成果及其过程性数字资源。随着科研、教学工作的不断开展,研究者产生的各类成果及阶段性数字资源越来越多。通常这些信息基本都保存在个人使用的电脑中,由于电脑的存储容量有限,且软件硬件损坏等原因,大量过程性、碎片化的数字资源会随着时间或软硬件的更替而遗忘或丢失。另外,这种个体保管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有必要为这些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一个长期保存和传播的安全场所,以克服个人或单个部门分散保存的弊端和风险。而且利用存储技术把分散的学术信息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把不同格式的数据加工整理、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为以后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奠定基础。

2.2突出过程管理。

建立机构知识库,可以完整地保存本机构成员的科研过程,如实反映学术活动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在机构知识库中可以保存包括工作中的开题报告、经验总结、非正式的成果与进展、思想交流、工作中需求或产生的数据、工作日志、实验数据、统计报表、演算公式、研究心得等过程性数字信息资源,同时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传播手段将科研工作的不同方面而不仅仅只是最终成果展示给用户,从而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从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科研或教学项目中获益,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减少研究内容冲突,避免重复劳动,为知识产权归属提供原始材料。

2.3促进资源共享。

教师可以利用机构知识库的教学、科研数字资源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则可以利用机构库中的教师课件来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相关的科研数据来指导自己的实验。科研、教学人员的知识成果可以得到迅速、广泛地传播,减少了印刷出版而导致的时间滞后。另一方可以通过网络的免费获取,大大提高知识成果的可见度和被引率,最大限度地推动科研、教学知识成果的传播交流与共享[4],建立开放的、可自由获取的学术环境,共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2.4提高机构关注度。

机构知识库不仅可以系统、完整地保存本单位的科研、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机构知识库的形式集中展示本单位的科研教学实力,吸引其他行业、系统机构的专业人员访问,展示学校风貌,传播学校文化,推介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擴大行业知名度,为学校的宣传起到良好的广告效应。

3机构库的构建要求

3.1建设队伍的专业化

构建机构知识库,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准的建设管理团队并设置相关的专业人员,主要包括用户服务和系统技术两类专业人员。用户服务人员主要负责与用户的沟通和专业支持,最好由学科馆员组成。学科馆员具有图书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具有与其所负责的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能够很好的同提供资源的院系、研究所进行沟通,并能够利用其图书专业知识对收集来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后将其充实到机构知识库中。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机构库平台的日常维护与二次开发工作,最好是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数据库运行维护或软件开发人员。同时,还要确立机构知识管理的运作机制和管理准则,使之成为资源共建共享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3.2资源采集的广泛性

机构库的信息资源采集是构建机构知识库的基本问题。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建立了机构知识库,但是资源很少,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的科研人员、教师对机构知识库认识不够、对机构知识库重视不足,不同学科领域学术交流传统不同以及机构知识库本身存在问题等诸多原因引起的[5]。科研教学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教学项目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过程性数字信息资源,这些数字信息资源包括实验的资料数据、参考资料、科技报告、文件、教学课件、数据库、声像资料、动画、图片、公式、演算过程、实验数据等,这些都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学术资源,因此需要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交相关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人员首先应持续不断地宣传、推广机构库建设的意义,其次要与学校的各院系、研究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教师、科研人员论著出版、成果发表、科研进展等情况并努力充实到机构知识库中。

3.3资源建设的标准化

机构知识库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促进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因此标准化是构建机构知识库的重大技术保障。如果各高校机构知识库信息资源的录入、收藏、发布、利用的标准不尽相同,就会造成不同机构知识库之间的信息异构以至于无法共享,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现象,这就有悖我们机构库建设的初衷。因此,机构知识库的标准化是决定机构知识库互操作机制、资源共享的重要技术基础。撇开机构库建设的数据标准化来探讨机构库建设注定是要走入死胡同,没有前途的。

3.4数据应用的拓展性

随着数字化环境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机构知识库的基础上为其增加大数据分析功能也是目前的发展趋势。通过基于机构知识库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学校的科研人员可以分析出目前自己学校的科研集中于哪些领域,成果如何,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也可以根据机构知识库找到自己科研合作的对象。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机构库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了解、借鉴和学习学校通行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改革的方向、教研的热点、优秀的课件等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面向机构库的一站式信息发布与整合系统

4.1 机构库的结构模型

机构知识库一般采用目前流行的B/S结构,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机构库结构分为3个互相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端口,即客户端、运算端和资源端。客户端是是系统的起点和终点,是用户和管理员的终端浏览器。用户和管理员可以通过自己的浏览器来访问和使用机构数据库系统。其中用户可以访问教学专题模块,科研专题模块,数据分析专题模块以及数据录入模块,管理员除了用户可以访问的模块外还可以访问系统管理模块。运算端是系统的技术运行支撑,它位于图书馆机房的逻辑服务器,以各个专题模块中上传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把零散、混乱的信息资源条理化、规范化,将整合后的数据以科研专题,教学专题,数据分析专题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并提供数据录入功能以及系统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科研专题,教学专题中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功能来对自己感兴趣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匹配,还可以通过数据录入模块发布信息,而管理员则可以通过系统管理模块管理机构数据库中的内容,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体验。资源端是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它位于图书馆机房的数据服务器,由数据访问接口组件与中心数据库构成,用于存放客户端通过数据录入模块录入的机构库数据。当然资源端和运算端也可以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上,当资源端和客户端的发布数量与访问数量很大时,机构库的工作效率会比将数据资源层和逻辑运算层分别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低很多[6]。

4.2面向机构库的一站式信息发布与整合系统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机构知识库是集“技术+数据+服务”为一身的一站式信息管理系统,其中运算端是技术层,资源端是数据层,客户端是服务层,机构库将三个层级融合在一起,通过IR门户,将内容建设、知识服务、业务管理、系统维护等串联起来,实现一站式的信息发布与整合,其主要功能和平台优势如下[7]。

(1)主要功能。该系统具有内容获取、数据管理、应用服务、信息反馈多种功能,其中IR门户通过知识库导航、全库检索、学者风采、院系建设、重要成果、我的空间等入口,实现系统的门户体验。内容建设通过元数据推送、全文推送、单篇添加、批量导入、从数据库添加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库内容,实现信息发布的自主、直观、批量。知识服务通过热点与趋势、学术指数揭示、引证关系分析、合作关系分析、成果分布分析、相似成果推荐等,实现知识挖掘与分析的深层次服务,使单一、零散、不同来源的信息得以序化、整合。业务管理模块对知识库的建设情况、成果统计、成果认领、数据审核、数据管理、学者管理等进行优化和指导,系统通过客户帐号管理、数据推送设置、数据审核设置、开放策略设置、数据安全备份、基础信息管理等功能实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

(2)平臺优势。一站式的信息发布与整合系统具有数据和功能的双重优势。第一,数据优势。该平台数据合法规范,新增数据都是机构学者本人推送,是知识版权的直接拥有者,具有独家数据优势。而且数据推送都按照系统提供的统一格式,元数据著录项目比较完善,便于实现文献的标准化著录、标引和专业性检索词匹配。系统还支持适时更新和历史数据回溯,有利于数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第二,功能优势。一站式信息发布与整合系统支持按需配置不同类型用户的功能权限和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支持推送成果自动审核设置,支持开放策略的灵活性,系统管理员和作者都可以设置题录和全文的开放权限;提供多维度统计表,为科研考核与评估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深度解释机构成果的隐性情报信息,还可以与科研、教学、学工等系统对接,实现集成化的多重交叉印证和参考。

数字化环境的高速发展为机构知识库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互联网环境,一站式信息发布与整合系统无疑成为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绝好平台,进而为机构的学习、科研、创新、展示等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窗口。

参考文献

[1]李国俊等.基于元数据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5-60

[2]刘华.国外机构知识库的长期保存研究及其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7(3):49-52

[3]郎庆华.机构知识库自存储资源的获取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7):166-169,184.

[4]黄凯文,刘芳.网络科学信息资源“公开获取运动”的模式与方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8-41

[5]毛晓燕.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走向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72-75.

[6]高勇.啤酒与尿布:神奇的购物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DB/OL]/http://elib.cnki.net/2015-12-15

作者简介

吴晓颖(1973——),女,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采集与分析,发文7篇。

猜你喜欢
数字化环境高校图书馆
数字化课堂环境下的协作课堂教学
中小学语文作文数字化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探微
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师生同步协作学习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