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84毫米口径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技术综述

2018-05-08 04:54李春雷王雨时张志彪朱乐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斯塔夫增程榴弹

李春雷,王雨时,张志彪,朱乐乐,肖 剑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南京 210094)

1914年,美国人制造了一种发射时两管对接的无后坐炮。该炮在向前射出弹丸的同时,向后射出铅油质配重体,使炮身不产生后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把它用在飞机上。1930年,前苏联制成带喷管的无后坐炮,口径为76.2 mm。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空心装药破甲弹的应用,无后坐炮成为有效的中距离反坦克武器[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后坐炮的性能不断提高,并配用火箭增程弹。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发展了自己的无后坐炮武器系统,主要是65式82 mm无后坐炮系统[2]和78式82 mm无后坐炮系统[3]。

无后坐炮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直都是许多国家步兵的主要反坦克武器之一。由于无后坐炮发射时后喷管尾焰较大,弹药大而笨重,加之威力和射程都不能适应反坦克作战的要求,所以逐渐由反坦克加农炮和其后的反坦克导弹所取代。

1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配用火箭增程破甲弹为主的轻型无后坐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出现了意大利的弗各里80 mm口径无后坐炮、瑞典M3式和M4式84 mm口径无后坐炮。随着无后坐炮的发展,无后坐炮的弹药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一般都配有破甲弹、杀伤弹、发烟弹、照明弹和训练弹等。丰富的弹药类型使无后坐炮不仅仅用来对付主战坦克,还可以用来完成各种战术目的,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实施打击。

1 古斯塔夫无后坐炮的发展

无后坐炮既对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等装甲车辆,又可以摧毁轻型野战工事,杀伤暴露的有生力量和火器[4]。无后坐炮炮尾处装有拉瓦尔喷管。在射击过程中,膛内火药燃气一方面推动弹丸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又从喷管中高速流出。火药气体推动弹丸运动的同时,使身管产生后坐力,而火药气体高速流出,使身管产生反后坐力。通过装药和炮膛结构的合理配合,使整个发射系统在发射过程中保持动量平衡,炮身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5-6]。无后坐炮的主要缺点是:火药消耗量大;射击时后喷火焰强烈,易暴露目标[7]。

卡尔·古斯塔夫(Carl Gustav,又称M2CG)是一种 84 mm口径可重复发射的便携式反坦克无后坐炮,由瑞典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 Bofors Dynamics,简称SAAB公司,前身是博福斯反装甲公司)研制。美军将其命名为“多用途反装甲反人员武器系统”(Multi-Role Anti-Armor Anti-Personnel Weapon System,缩写为MAAWS)。

20世纪40年代初,雨果·艾布拉姆森(Hugo·Abramson)设计出了20 mm Pvg M/42式无后坐反坦克枪,也就是第一代卡尔·古斯塔夫反坦克火箭发射器(M1),如图1所示。该无后坐武器于1948年装备瑞典陆军。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其进行了系统改进,称为M2式卡尔·古斯塔夫 84 mm无后坐炮[13,18,19],如图2所示。1958年装备瑞典陆军。1972年,瑞典陆军又根据作战需要对M2进行了改进还为其新配置了FFV551式84 mm火箭增程破甲弹和FFV556式光学瞄准镜,改进后的产品命名为M2-550式卡尔·古斯塔夫84 mm无后坐炮。但现代战争尤其是反坦克战争,强调的不仅仅是威力,还有机动性。因此,对M2-550[13,18,19]又进行了改进,于1991年研制成功M3式无后坐炮[13,18,19],如图3所示。

目前M3型无后坐炮装备量最多。该型号采用了一种带膛线的薄壁钢身管,外层用碳纤维加强,钢材质的外部零部件由铝合金或塑料部件取代。M3型作为步兵分队的支援突击武器,系统质量轻、弹药多样,包括破甲、杀伤、破甲/杀伤、烟幕和次口径训练弹等多种弹药,可对付多种目标[8]。而2014年SAAB公司又新发布了最新型的M4型无后坐炮,如图4所示。M4型无后坐炮重6.7 kg,较M3型轻3 kg,采用了新型的钛合金身管,身管外壳采用碳纤维材料;重新设计了拉瓦尔喷管,减小了拉瓦尔喷管尺寸,使得M4总长减到了1 m以内,可以使武器更适应城市地区的作战需求[9]。其他新增特性包括红点式瞄准镜、携行保险(确保武器在装填状态下能够安全携行)、可调的肩托和前握把(提高人机工效)、射弹计数器(身管寿命1 000发)、皮卡汀尼导轨(用于安装握把和瞄准镜座)以及一套遥控弹药管理功能模块(控制可编程弹药)。

由于结构简约、弹药种类齐全以及射程远和精度高的优势,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得到大量装备,其中美国陆军与瑞典SAAB公司签订的卡尔·古斯塔夫84 mm无后坐武器系统订购合同总价值3 150万美元[10]。除美国外,目前已有印度、日本等47个国家采购装备或引进仿制,就装备范围而言该武器系统目前仅次于前苏联的RPG-7系列单兵火箭筒武器系统[11]。

2 84 mm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构造、原理和性能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武器系统发射的定装杀伤爆破弹即榴弹主要由弹丸和铝制药筒组成。用于点燃发射药的底火安装在药筒底部外侧,药筒凸缘上采用了特殊的斜面设计,只有弹丸与药筒上的相应部位处于对正状态时才能装入身管内,这也保证了发射扣动击发装置时能够准确击发底火。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武器系统配备了各种各样的弹药,已由专门的反坦克武器系统转变为多用途武器系统。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武器系统发射的弹药基本性能参数如表1所列。

2.1 84 mm 441B[12](D[15])杀伤爆破榴弹

441B型杀伤爆破榴弹使用的弹体形状特殊,弹头部实际上是一个机械-时间与触发相结合的引信,薄壳弹体有明显凸起的船尾形底部。该榴弹使用带状发射药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初速和较低的最大膛压。尽管该弹射程范围在40~1 250 m,但是该榴弹的最大实用距离为1 300 m,引信解除保险距离为40~70 m。

如图5所示,441D型杀伤爆破榴弹战斗部采用了内置塑料衬套的钢制弹体,衬套内装800颗钢珠,当战斗部从中心引爆后,钢珠均匀散开,形成致命的云状杀伤元,较好地提高了毁伤效果。当该榴弹撞击目标时,采用触发模式,该引信的解除保险距离为30~70 m。需要该榴弹在目标上方爆炸时,发射前应以手动方式将引信装定为空爆模式。441D型杀伤爆破榴弹空炸状态最大射程为1 250 m,触发状态最大射程为1 300 m。441D型杀伤爆破榴弹既可以对付开阔地、障碍物后面或者战壕内的集群人员,也可以对付无装甲车辆等目标。441B杀伤爆破榴弹与441D杀伤爆破榴弹都可以装定为空炸或触发爆炸模式,其中84 mm 441B型榴弹全弹飞行速度为240 m/s,飞行到700 m的飞行时间为3.4 s。

2.2 84 mm 551 (C)型火箭增程破甲弹[12]

如图6所示,5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弹体为轻质合金材料,在锥形铜衬后面封装了500 g 奥克托今炸药。引信头部机构由头螺、传爆管、压电晶体组件、二极管电路及碰合开关等组成。在聚能装药后的火箭发动机包含300 g无烟双基推进剂,该双基推进剂由后喷嘴喷出。延期药由发射药气体点燃,延迟火箭发动机点火45 ms,到弹丸从炮口运动到15 m处才点燃发动机,并持续燃烧1.5 s,产生325 N的推力。稳定装置安装在火箭发动机的底部区域,包括六个折叠铝合金翼片和开有两个节流孔的柱塞。倒角翼片产生低旋转速度,从而提高命中精度。5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具有254 m/s的初速,在500 m距离上,速度上升到339 m/s。最大有效射程为700 m,到该射程的飞行时间为2.2 s。在700 m处的标准散布为700×700 mm,可穿透约360 mm厚的均质装甲。

5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的特点是可靠、灵活、高效。它可以有效打击700 m内的目标。弹丸发射后,助推火箭发动机点火,提供弹丸平直的飞行弹道,并缩短弹丸飞抵目标的时间。弹丸在飞行过程中采用尾翼稳定方式保持飞行稳定性。聚能装药战斗部配装压电引信,既可保证在小角度碰撞条件下可靠作用,也可确保弹丸穿过灌木丛而不被引爆[14]。

改进的551C型火箭增程破甲弹既可装填不敏感炸药(IM)也可装填传统炸药。不敏感改进型称为551C不敏感破甲弹。551C型与551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头部、药型罩形状和引信系统。551C型破甲深度大于400 mm。由于弹丸质量从2.4 kg增加到2.7 kg,故初速和最大速度分别下降到245 m/s和330 m/s。

551和551С型破甲弹用于毁伤披挂反应装甲的装甲目标、击穿钢筋混凝土工事或建筑物墙壁等。这两型破甲弹均采用聚能装药战斗部破甲,战斗部配用压电引信。压电引信可保证战斗部以大着角碰击目标起爆战斗部,并且在距炮口24~40 m处解除保险,在此之前榴弹穿越小规模灌木丛或小型障碍物时不会引爆战斗部。与5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不同的是,551С型火箭增程破甲弹战斗部采用了双金属药型罩以提高其破甲能力。551型和551С型增加了火箭发动机其在弹丸飞离炮口5~15 m处开始启动,缩短弹丸飞抵目标的时间并增大射程。

2.3 84 mm 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12][14]

如图7所示,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采用串联战斗部结构,在击穿爆炸反应护甲后仍可实现破甲深度超过500 mm。有效射程超过600 m。全弹质量3.8 kg,弹丸质量2.8 kg,聚能装药大约重300 g,主装药重约1.5 kg,推进剂质量400 g。初速210 m/s,最大速度340 m/s。解除保险距离为20~40 m。对于700 m的射程,751型破甲弹的最大弹道高度约为7 m。

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能对付装有反应装甲的现役坦克。对付主战坦克时,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利用聚能装药和爆炸成型弹丸的综合效能,打击并侵彻反应装甲,形成的射流迅速跟进并侵彻主装甲,产生巨大的内部破坏效应[15]。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能够穿透厚度为500 mm的均质装甲。

2.4 84 mm 655CS型破甲弹[17]

655 CS型破甲弹外形如图8所示,全弹质量4.8 kg,初速205 m/s,有效射程300 m,引信解除保险距离为9~20 m,钢甲侵彻厚度超过500 mm,可配用于M2~M4等多型卡尔·古斯塔夫武器系统。这种弹药发射时应用配重原理实现无后坐效果,发射药在产生气体推动弹药前进的同时,也向后推动配重部分,从而抵消使用者感受到的大部分后坐力。该弹的聚能破甲战斗部在经过优化后有较强的装甲侵彻能力,并能在穿透装甲后形成更强的后效。

2.5 84 mm 502型杀伤破甲双用途弹[12]

502型杀伤破甲双用途弹内部结构如图9所示,弹壳由高破片率钢制成,并且由药型罩上方的铝质风帽覆盖,所述药型罩质量为580 g。 铝合金翼片组件位于药筒后面。翼片在壳体内向前折叠,一旦弹丸飞离炮口,翼片就会利用柱塞装置保持的残余发射药气体压力展开。整体引信系统是压电冲击与烟火延迟装置的组合,其中模式选择由药筒定位来实现。药筒定位改变了引信模式选择器装置的对准,其压电系统被短路,使弹在碰击目标后获得100 ms的延迟,或者消除短路状态确保碰击目标时的瞬发功能。

502型杀伤破甲双用途弹是专门为快速反应部队击毁不同类型的作战目标研制的,既可用于毁伤轻型装甲目标,也可用于破坏混凝土墙壁、砖制墙壁、地下掩体和野战防御工事,并消灭其有生力量。该型弹未加装增速火箭发动机,最适于在通常无法进行远距离射击的城市作战环境下使用。该弹采用双功能引信设置,满足不同作战需求,引信可设置为战斗部“接触障碍物瞬发作用”或“接触障碍物后延时作用”。与其他类型弹相同,该型弹引信在弹丸穿越小灌木丛或小型障碍时不会引爆战斗部,以保证在设伏时也可使用该武器系统。

该型弹可穿透约150 mm厚的防护装甲,引信解除保险距离为15~40 m,初速为230 m/s,对移动目标的最大有效攻击范围为300 m。对于野外防御工事或类似目标,最大有效射程为500 m,对于空旷区域的部队,该射程增加到1 000 m。

2.6 84 mm ASM 509型攻坚弹[12]

84 mm ASM 509型攻坚弹专门用于摧毁建筑物和地下掩体等,配有双模引信,该引信具有瞬发和延期功能。

2.7 84 mm MT 756型攻坚杀伤弹[12]

84 mm МТ 756型攻坚杀伤弹可提高作战分队在居民区作战的火力效能。从作战效果来看,МТ 756型弹类似于俄制РГМ(RGM)型多用途火箭弹。МТ 756型弹是在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的基础上研制成的,只在战斗部方面做了一些改变。该弹采用串联结构战斗部能够在墙壁炸开一个孔洞,并从该孔洞穿入到室内爆炸,可用于消灭隐藏于30 cm厚砖垛或20 c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壁后的敌有生力量。为实现上述作战功能。

2.8 84 mm 469B(C)型发烟弹[12]

469B型发烟弹采用轻质铝合金药筒,弹体由单个铜弹带和轻质合金基板包围而成,弹体内壁设有纵向叶片以提高结构强度,且弹体内装填有800 g粉状合成的含水硅酸钙和四氯化钛组成的无毒烟雾复合物。在碰撞目标时,引信引爆位于中心位置的传爆药,烟雾复合物在壳体破裂后产生10~15 m宽的无毒烟幕。469 B型发烟弹最大有效射程为1 300 m,初速240 m/s。

最新型469C型发烟弹,其内部结构如图10所示。该发烟弹的发烟剂主要成分为四氯化钛,弹丸爆炸后可以瞬时产生烟幕。469C型发烟弹全弹重3.1 kg,弹丸重2.2 kg[15]。

469С型发烟弹采用燃烧成烟形式快速形成烟幕遮蔽,用于各种作战环境条件下达成多种战术目的,可直接向目标发射,以遮蔽敌方;也可在敌我双方阵地间布设烟障,以掩蔽战术目的;还可通过烟幕为炮兵及航空兵的支援分队指示目标位置。

2.9 84 mm 545(C)型照明弹[12]

545型照明弹内部结构如图11所示,弹体和弹底由轻质合金制造,并且围有单个铜弹带。在贮运期间由橡胶套包覆的火药时间引信安装在弹体上并且安装有引信设定键或引信保险销的刻度调整环。在弹体内部填充有500 g照明复合物和折叠的尼龙伞罩、护罩线。该型弹可通过引信上安装的距离装定装置来控制照明距离,可装定的照明距离范围为300~2 100 m,划分为7个距离定位,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可以仅凭声音轻松确定距离定位。发射前,取下橡胶套和引信保险销,然后使用刻度装定环在200~2 300 m分度上装定引信。并且还有短距离(600 m)、中距离(1 100 m)和长距离(1 700 m)的三个预选点可供装定选择。通过距离装定钮上的特殊发光槽可设置照明弹在必要距离内的最佳起爆高度。该型弹主要用于夜间作战时为作战分队提供不间断照明,分队完成作战任务。

该型照明弹一般射角取为20°~25°,以确保射弹和引信在离地面至少200 m高度处起作用。当引信作用时,通过点燃排出的少量装药,产生所需的内部压力将六个固定螺钉剪断。此后照明筒由底部弹出,并在短时间后重新定向以悬挂在充气的降落伞下面。燃烧的少量装药点燃约500 g照明复合物,其光输出具有约650 000 cd的光照强度和30 s的平均照明时间。下降速度大约为5 m/s。初始照射区域直径大约为400~500 m。545照明弹的初速260 m/s,最大射程2 100 m。

2.10 84 mm ADM 401型榴霰弹[12]

ADМ 401型榴霰弹又称为近距离防卫弹,其内部结构如图12所示,弹体由保护盖密封并且围有塑料密封带,凸形基座中开有小孔,从而允许发射药气体进入下方的一系列空腔中。发射时,弹丸内空腔充满了发射药气体,在发射药气体压力将榴霰弹发射出炮口的同时,预制钢针也在发射瞬间呈锥体形向外散射出去形成杀伤元。该榴霰弹的杀伤元为带尾翼的钢针,每枚弹丸内包含约1 100根预制钢针。在距炮口100 m处钢针散射分布的范围直径达10~12 m,平均每平方米面积内包括5~10根钢针,这对杀伤敌有生目标非常有效。全弹质量为2.7 kg,弹丸质量为1.8 kg,弹丸初速300 m/s。

ADМ 401型榴霰弹适用于在城市或丛林环境中使用,可毁伤近距离内无防护措施的敌方步兵。

2.11 84 mm TP 552型训练弹、TPT 141型曳光训练弹和553B型次口径训练弹[12]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武器系统的训练可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利用适配器发射次口径训练弹,二是发射84 mm口径的制式训练弹。

TP552型训练弹内部结构如图13所示。该型弹采用惰性弹丸,与551型破甲弹弹道特性相同,也采用尾翼稳定,飞行中弹丸微旋。全弹重3 kg,弹丸重2.4 kg。400 g发射药提供255 m/s初速,300 g火箭推进剂再将速度提高至350 m/s。有效射程为700 m。552 TP训练弹主要用于提高射手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ТР552型训练弹和ТРТ141型曳光训练弹的弹径均为84 mm,这两种实体训练弹内部没有战斗部和引信,可使训练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接近实战。这两种教学训练弹表面被涂成浅蓝色。ТР552型训练弹的外形、尺寸与551型破甲弹相近,同样装有增程火箭发动机,也采用尾翼稳定方式。84 mm ТРТ141型曳光训练弹弹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并配有曳光剂,曳光剂燃烧时间为2 s,在400 m弹道上可见。TPT141训练弹全弹重2.5 kg,弹丸重1.8 kg。400 g带状发射药提供305 m/s的初速。

553B型次口径训练弹内部结构如图14所示,该型弹由适配器和7.62 mm次口径弹药组成,适配器的外形尺寸与制式弹药相似,将符合北约标准的7.62×51 mm枪弹装入配有药筒的适配器后即可进行射击训练,其弹道与制式551型破甲弹的弹道相似。为了使训练更贴近实战,还可在适配器弹壳内安装发射药模拟装置。发射时发射药模拟装置所产生的声音和烟雾效果与发射制式弹药时产生的声音和烟雾非常相似。使用553B型次口径训练弹的装弹、发射程序与制式弹药完全相同。安装发射药模拟装置与否也不影响装弹、发射程序。使用553B型次口径训练弹可进行500 m范围内的射击训练,可大幅度节约战备费用并延长武器使用寿命。使用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火器系统进行射击训练时,也可装填20 mm次口径弹药。该型弹的结构与操作程序与7.62 mm 553B型次口径弹相似。

此外,还可在卡尔·古斯塔夫反坦克武器系统的发射筒内安装激光射击、毁伤模拟器以提高班组协同作战能力。激光模拟器可实时模拟弹道,并实时向操作人员反馈信息。这样即可形成最接近实战的演练环境[15]。

2.12 84 mm无后坐炮主用弹特点分析

卡尔·古斯塔夫主用弹的主要攻击目标(任务)与结构特点如表2所列。

从表2可知,古斯塔夫84 mm无后坐炮部分主用弹药中441B(D)型杀伤爆破榴弹、469B型发烟弹、545(C)型照明弹、ADМ 401型榴霰弹和502型双用途弹未加装火箭发动机,441B(D)型杀伤爆破榴弹、469B型发烟弹、545(C)型照明弹和ADМ 401型榴霰弹都采用旋转稳定方式,其余三种弹都采用尾翼稳定方式。441B(D)型杀伤爆破榴弹不能对装甲目标造成有效伤害,但是对人员的杀伤范围较大。502型双用途弹既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又能对付轻型装甲目标。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主要对付装甲坦克,对集群人员的伤害远远不如 441B(D)型杀伤爆破榴弹。

3 瑞典84 mm无后坐炮弹药与其他单兵弹药主要性能对比

由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无后坐炮弹药威力和射程都不能适应反坦克作战的要求,所以逐渐被其后的反坦克导弹所取代。现将瑞典84 mm无后坐炮弹药和国产PW78式82 mm无后坐炮弹药和反坦克导弹间对比,分析84 mm无后坐炮弹药的优缺点。有关这些弹药的主要性能如表3所列。

表2 84 mm无后坐炮主用弹结构特点与主要攻击目标(任务)

表3 84 mm无后坐炮、82 mm无后坐炮破甲弹、榴弹和反坦克导弹部分性能参数对比[7,13,19]

从表3可知,瑞典84 mm 5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全弹重量比PW78式82 mm II型增程破甲弹轻1.15 kg,炮口初速基本相同,高2 m/s,破甲深度高几乎1倍。比法国、德国米兰反坦克导弹全弹重量轻3.5 kg,破甲深度低340 mm,约50%。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武器系统轻便、弹药丰富,其训练条件贴近于实战且造价低廉,可应对多种不同的目标,适合于各种战场条件。

1)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和国内已有的82 mm无后坐炮都遵循炮口动量守恒原则。

2)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适配于M2式、M3式和M4三型无后坐炮,弹药的通用性很高。国内已有82 mm无后坐炮系统(65式82 mm无后坐炮、PW78式82 mm无后坐炮和转膛式82 mm连发自行无后坐炮)弹药则不能通用。

3)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质量基本上都在3 kg以下;国内82 mm无后坐炮弹重基本上都在3.5 kg以上。

4)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类型不同,战斗部就不同,所配引信位置、原理、结构和性能也不同。

5)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中有4种类型弹药(551(C)型火箭增程破甲弹、655CS型破甲弹、502型双用途弹和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能对付装甲目标,其中502型双用途弹还能对人员造成巨大的杀伤效果;551(C)型火箭增程破甲弹主要对付装甲目标,655CS型破甲弹主要对付厚装甲目标,502型双用途弹主要对付轻型装甲目标,751型火箭增程破甲弹主要对付装有反应装甲的坦克。

6)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目前有551C型火箭增程破甲弹既可装填不敏感炸药(IM),也可装填常规炸药(奥克托今)。其余弹药战斗部多装奥克托今或B炸药等高能炸药。

4 结论

与典型的反坦克导弹相比,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的威力有一定的不足,但相比我国的无后坐炮弹药(例如82 mm无后坐炮弹药)有一定的优势。其造价也比反坦克导弹低,一般一枚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弹药造价1 000美元,一枚反坦克导弹造价在30 000~50 000美元。

文献[15]提到无后坐炮的尾喷焰也需要重视。发射前要留意后方不要有砖瓦碎石、家具桌椅乃至各种容易被喷飞引燃的板材、树枝等。超过45°仰角发射亦难以保证安全,尾喷气流的噪声和超压也有危害。文献[16]对某无后坐炮前后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炮手周围超压峰值及安全区域。

参考文献:

[1] 秦延景.中国仿美无后坐力炮——52式57 mm、56式75 mm无后坐力炮(上)[J].轻兵器,2007(14):28-31.

[2] 秦延景.自有威风在:品读65式82 mm无后坐力炮[J].轻兵器,2008(2):19-22.

[3] 崔忠旺,焦方金,曹彦宁.PW78式82 mm无坐力炮配用弹药[J].轻兵器,2013(5):24-27.

[4] 杨则尼.无后坐炮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5] 金志明.枪炮内弹道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 张小兵.枪炮内弹道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7] 张东妍.无后坐力炮设计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

[8] 曹晓东,赵兴娜,王丽静.2013~2014年国外榴弹/筒式武器发展格局[J].轻兵器,2014(19):11-13.

[9] 小开.瑞典博福斯公司推出新一代“卡尔·古斯塔夫”火箭筒[J].轻兵器,2014(23):33.

[10] 小开.美国陆军首次订购“卡尔·古斯塔夫”单兵反坦克武器系统[J].轻兵器,2012(5):36.

[11] 何力群.老树开新花——俄罗斯RPG-7反坦克火箭筒[J].现代兵器,2002(12):31-32.

[12] NESS L S,WILLIAMS A G.IHS Jane’s Weapons:Ammunition 2013—2014[M].2014.

[13] 《世界弹药手册》编辑部.世界弹药手册[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

[14] 陈波,王少然.卡尔·古斯塔夫武器系统全家福[J].轻兵器,2003(3):16-19.

[15] 汉威.步兵班的狙击炮——“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J].兵器知识,2015(8):52-57.

[16] 王杨,姜孝海,郭则庆,等.某无后坐炮的流场数值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1):47-51.

[17] 王少然.2014年国外近战武器发展回顾[J].轻兵器,2015(10):10-16.

[18] 《世界火炮手册》编辑部.世界火炮手册[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

[19] 《世界轻武器手册》编辑部.世界轻武器手册[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7.

猜你喜欢
古斯塔夫增程榴弹
THAAD增程型拦截弹预测制导方法
《静物与秋叶》
SF5
米尔科姆公司向南非国防军提供Y4型6发榴弹发射器
中国LG6型4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
瑞特思Q2增程版正式上市
萨伯公司成功完成“卡尔?古斯塔夫”M4无后坐力炮的实弹射击演示
美国将于2015年底完成40mm智能榴弹的研制
一种吸深增程装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