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装备保障人员能力评估

2018-05-08 04:58张增磊田文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评判装备矩阵

邱 玮,张增磊,田文祥,范 俊

(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 武汉 430075)

基层装备保障人员是实施具体装备保障工作的主要力量,其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单位或系统装备保障能力的生成和提高都有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由于对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底数了解不透、掌握不全,导致在装备保障人员的培养训练、考核评价、选拔使用等方面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足。实际工作中,管理者也往往依靠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通过定性方式粗略估计基层装备保障人员的能力水平,这样的做法准确性不高、合理性不够,也为装备保障任务的开展和实施埋下了不可预知的隐患。为解决上述关于评价基层人员装备保障能力的现实问题,通过开展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为管理决策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估技术和方法手段,形成更为客观、精确和具体的评估结论,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目前,关于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很多,但多数集中在对装备保障系统、体系或整个装备保障组织架构的层面进行能力评估,而对个人特别是针对基层装备保障人员的能力评估研究相对较少。另外,在评估方法选取方面研究较多,例如:主成分分析法[1]、粗糙集理论[2]、马尔可夫模型[3-4]、BP神经网络[5-6]等,这些方法能够运用一定的数学理论非常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一方面的评估问题,得到较好的结果。但基于评估对象属性特点,选取更为适用和合理的评估方法研究还不多。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工程思想,以基层装备保障人员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这类人员的工作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然后确定该体系各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判,进一步克服以往评估中主观性和经验性带来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对人的评价存在模糊性的客观实际,更加贴合基层装备保障人员的能力评价,从而为提高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正确的装备保障决策提供方法途径。

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1.1 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对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进行能力评估,首要工作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先分析装备保障人员的能力影响因素。一般是从基本能力、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评价人的能力,但这主要指人的固有能力素质。对于基层装备保障人员来说,其能力要素不应只是包含基本能力、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等,还应从装备保障能力是否能有效发挥的角度,考虑工作态度、任务忙闲、保障资源等动态影响因素,着重看人员能力的实际发挥或有效产出,这才是保证装备保障任务圆满顺利完成的重点环节。因此,装备保障能力不能简单描述为人员本身的“本领”或“潜力”,不能局限于一个静态的瞬时概念,需要将人员潜在的能力转化为发挥实际效果的显现能力,转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概念,实现理想保障能力到有效保障能力的转化[7-8]。为此,本文通过对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典型岗位和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基层装备保障人员首先是个人具备或固化于自身的特质因素,继而通过一定的行为发挥固有能力,并最终体现为一定的业绩成果,实现能力的产出,从而构建由“特质”、“行为”、“业绩”三个维度来综合体现的评估指标,即3个维度的一级评估指标,针对每一个维度,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形成21个二级评估指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有效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层装备保障人员有效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1.2 部分评估指标含义说明

1) “特质”维指标

心理素质:指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这里,主要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有效完成装备保障任务所能承受的压力或呈现出来的心理综合表现。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这里,主要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在执行装备保障活动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或为更好的完成保障任务,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等开展工作的能力。

实践经验:是指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对相关行业、专业或领域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内容的了解掌握,是工作经历中各种经验的总结和积累。这里,主要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在长期从事装备保障工作过程中,逐步总结和积累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等。

2) “行为”维指标

工作态度:是指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由于这些因素较为抽象,因此通常只能通过主观性评价来考评。工作态度是人们对于工作各个方面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等。对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与工作态度的认知成分相联系;工作的积极性与工作态度的行为成分密切相关;工作的满意感则属于工作态度的情感方面。这里,主要针对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在开展装备保障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积极性,即行为意向成分,评价装备保障人员的工作态度。

损伤评估能力: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对装备受损程度进行评估的能力。

装备抢修能力:指对损坏或故障装备进行及时快速修理的能力。

装备抢救能力:指对损坏的装备采用应急方法或手段在现地进行抢救的能力,目的是使其迅速恢复必要功能。

物资供应能力:为保障某项任务圆满顺利实施而组织开展的一系列装备保障物资供给活动的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指对所属人员或组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的能力。

现地防卫能力:指为保护自身及承担相关任务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的能力。

3) “业绩”维指标

承担任务次数: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参与完成装备保障任务的次数。

任务完成情况: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针对某项装备保障任务的具体完成情况,可用“全部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来区分。

事故及费用: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在开展装备保障任务过程中出现事故的相关情况及所产生的费用,该项指标是一个反向效应评价指标,即该指标反映效果越小或所占比重越低,则表明装备保障任务完成越好,业绩越明显。

任务表彰情况:指基层装备保障人员在完成所赋予的装备保障任务后,所得到的相应奖励情况,可用“本单位嘉奖、上级单位嘉奖、三等功、二等功及以上”来区分。

1.3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一般所采用的“1~9”标度法:对每个层次中每个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的每一分类进行重要性比较,构建所需的判断矩阵,即该判断矩阵包括层次结构中各因素相互比较所得出的权重值,这也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所在[9]。判断矩阵A的形式如下:

矩阵中元素aij是层次结构模型中因素Ai与Aj相比较所显示的重要程度,而且满足aij>0;aii=1;aji=1/aij,也就是层次结构模型中因素Aj与Ai相比较的重要性与层次结构模型中因素Ai与Aj相比较所得的重要性应该成倒数关系,所以可知判断矩阵A为正反矩阵,进行n(n-1)/2次判断就可以得出结论。

在单一准则情况下,对各因素相对权重进行确定的常用方法有“和法”、“根法”和“幂法”[10-11]。本文采用“根法”对权重进行计算,步骤如下:

1.4 一致性检验

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虽然能够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但综合全部比较结果时,难免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因此,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

2) 在表2中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2]。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3) 计算一致性比例,当CR≤0.1,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否则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

1.5 指标权重计算

通过专家问卷,并综合专家的意见,组建T-Di、D1-Ci、D2-Ci、D3-Ci的判断矩阵,并依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出一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向量,如表3所示。

表3 一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向量

同理可得,各二级指标对维度层的权向量,如表4~6所示。

表4 对应“特质”维的二级指标权向量

表5 对应“行为”维的二级指标权向量

表6 对应“业绩”维的二级指标权向量

1.6 计算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到,维度层中“行为”维所占权重最大,这也充分体现了在基层装备保障活动中,由于基层装备保障人员是具体工作的末端落实者和操作实施者,其有效能力主要是通过具体行为实现的,也表明了装备保障工作完成的好坏在基层这个层面,主要是从基层人员的具体行为能力体现,而不同于上层管理人员着重体现指挥管理能力。另外,也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具体比较各指标所占权重份额,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里不作详述。

2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估

模糊综合评估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以模糊关系合成为基本原理,对边界不清、不宜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进行数学化。而在评估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的过程中,由于影响装备保障能力的因素很多具有模糊不确定性,为能够处理这类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就需要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该方法将定性与定量问题相结合,按照模糊的评价标准,考虑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对复杂因素的多层次评估对象进行综合评估[13-14]。因此,该方法能够更好适用于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评估。

2.1 建立评判对象因素集[15]和建立评语集

创建评估因素集F,F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F=Fi(i=1,2,3)特质因素、行为因素、业绩因素),第二层Fij的组成就是:F1={F11,F12,F13,F14,F15,F16,F17},F2、F3依此类推。

根据通用的评价标准,可把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评估等级分成4类,由此构成评估等级集合V,即Vk={能力很强、能力较强、能力一般、能力较差}。

2.2 创建单因素评判矩阵

其中,n由i的取值而定,即i=1时,n=7;i=2时,n=10;i=3时,n=4。m由评估等级集合决定,这里m=4。

根据此方法和步骤,得出各个单因素评判矩阵如下:

2.3 模糊综合评估

1) 方法步骤

多层次模糊评估的顺序是从低到高进行的[16-17],首先是对维度层进行评价,然后再对目标层评价。

其次,建立目标层的模糊评估集合

则对于目标层的模糊评估集为:

男人欣赏爱慕女人,先入为主的往往是女人美丽的容颜。所以,一个在乎男人目光的女人,总会不遗余力地为打造一个姣好的容貌,而努力地去修饰,尽心地去雕琢。女人追求容颜的美丽,与其说是为着内在的感觉,不如说是为着顺应男人苛刻的目光。

2) 计算过程

按照此方法和步骤,逐步计算得出:

二级指标的特征向量为:

0.158 0 0.158 0 0.369 1]T

以上判断矩阵A1、A2、A3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继而进行模糊评估,则二级指标评估结果如下:

0.625 0 0.136 5]T,其判断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故有:

[0.322 5 0.305 3 0.254 1 0.118 1]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评估结果属于“能力很强”等级的隶属度为0.322 5,其值最大,可以认为基层装备保障人员的有效能力水平主要处于“能力很强”范畴。

3 结论

从最终评估结果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建立的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进行评估是科学、可信的。本评估方法中,通过专家的评判打分,经模糊综合评判后,实现了将人们在评判基层装备保障人员能力时可能出现的模糊性有效转变成可数字化分析的目的,而且还有效避免了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不容易满足的缺点。得出的评估结论也与当前基层装备保障人员的整体能力水平相符,能够为管理决策者提供可信赖和量化的决策依据。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特别是需要进行矩阵计算,单纯依靠人力计算是不现实的。如果要将该方法运用到实际评估中,还需对如何实现简单快速计算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 C,PETER F,HEINRICH F.Robust Spar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J].Technometrics,2013(2):51-55.

[2] SIRZAT K,MEHMET H,AHMET A.A boolean function approach to feature selection in consistent decision information systems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7):8299-8399.

[3] HARDLE W K,OKHRIN O,WANG W.Hidden Markov structures for dynamic copulate [J].Econometric Theory,2014,31(5):981-1015.

[4] HWANG K H,LEE J M,HWANG Y.A new mach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likelihood change of a stochastic model [J].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2013,41(1-2):357-365.

[5] LIU G F,GU D Q,DUAN L M,et al.Research of Equipment Support Ability Evalu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Station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A].2012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Sanya,Hainan China,Jan.6,2012 to Jan.7,2012,IEEE Computer Society,2012:477-480.

[6] XIAO Z,YE S J,ZHONG B,BP neural network with rough set for short term load forecasting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1):273-279.

[7] 张英波,韩国柱,刘彬.装备技术保障人员保障能力绩效评估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08(5):84-86.

[8] LUAN B K.Study 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Equipment Service System [J].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1,(8):136-137.

[9]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10] 马亚龙,邵秋峰,孙明,等.评估理论和方法及其军事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45-49.

[11] 陈敏刚,董军,张丽亮,等.AHP和模糊综合评判在灾难恢复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6,32(18):135-140.

[12] 张衡.基于ArcGIS的虚拟校园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13] 张山.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用机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

[14] 佘廉.企业预警管理论[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99.

[15] 苗启广,刘娟,宁淑婷.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机场打击效果评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34(7):1395-1399.

[16] 杨则英,曲建波,黄承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的桥梁安全性评估[J].天津大学学报,2005,38(12):1063-1067.

[17] 粘松雷.军械维修器材供应效果评估方法研究[D].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2008:23-26.

猜你喜欢
评判装备矩阵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