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形意合
——及其中式家具2.0版特征

2018-05-09 03:43徐芃鹏杨茂川XuPengpengampYangMaochu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4期
关键词:榫卯中式家具

■徐芃鹏 杨茂川 Xu Pengpeng amp; Yang Maochuan

(1.2.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122)

“物必成形,形必有意”,形意间相辅相成,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的辨证关系。“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道器相通,“形”代表物化具有具体形态的物质载体,是实现原则。“意”代表的是意识性抽象无形的精神意义,是意境追求的核心。宋代梅尧臣在《观居宁画草虫》诗:“今看画羽虫,形意两俱足。”意足无形则无物,可谓“无用书生”,形足而无意则如同画蛇添足,“奇技淫巧”。“形意”合一是中国传统造物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特殊的历史阶段使得本土家具行业发展出现停滞。如今,改革开放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文化自信的回归,当代中式家具的创新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应该要摆脱对传统家具文化符号的搬抄堆砌;摆脱互相抄袭的同质化局面;加强对传统文化和理念的理解和多样创新;加强对当代文明与审美的解读,将当代中式家具推向新的高潮和世界的舞台。

1 明式家具的“形意合一”

明式家具是文人士族与匠人的合力下的文化产物,文人墨客的参与成就了它的辉煌。晚明是一个文化思潮运动活跃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文化呈现出了新的形态,大隐隐于市的“市隐”之风尚表现的越来越世俗化。他们在追求典雅家居环境的过程之中,参与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使之实用与审美相协合一。因此,明式家具的形态无论在材料,结构,造型还是装饰上都散发着文人气韵[1]。

1.1 “形”的审美特征

①明式家具的材料美:王世襄先生将明式家具分为五美,材料美为五美之首。在材料运用中注重质感体现,形成了独特的情感语义。尽管在使用中木材的种类和纹样各异,但衷指在于通过统一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天然古朴细腻的气质,因此整体和“师法自然”的意向表达十分一致[2]。明式家具主要运用质地坚硬细腻、强度高的硬木,加工后形成美观的纹理,显现木材天然的质感与肌理感,具有亲和自然的情感张力。

②明式家具的结构美:王世襄先生曾言“榫卯工艺作为世界家具之最,匠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出互避互让又相辅相成的各种各样、精巧绝伦的榫子来。”它继承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它的榫卯结构极富科学性。部件间的接合多采用榫卯结构,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破坏,很多构件间都是依靠较小榫卯以精细的配合成牢固稳定的整体。结构的双重审美如镶以牙板、卡子花、霸王枨等既然加强牢靠性,又带来装饰(图1、图2)。

③明式家具的造型美:造型多采用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善用简练流畅线条给人清新,明快,优美之感,于文人气质甚是匹配。例如明式的官帽椅(图3),其造型中除四腿下部、前后左右的四根枨子和椅面的四框等部件都采用直线意外,其他的部位,后腿前腿的上部、靠背、搭脑及联帮棍等均为不用程度的“S”形曲线。前牙板的上部是美丽的流线型,两侧衔接连贯而下的是斜线,侧牙是罗锅枨式的曲线型,整体的感觉流畅自然。

④明式家具的装饰美与雕刻美: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雕、镂、描、嵌等。有时在装饰上也注重家具个别部位的雕饰工艺和家具构件的装饰性,审美意向宜少不宜多,注重整体的朴素和清秀质感,其装饰题材多以动物、花卉、山水、人物为主。雕刻的技法和精美之象更是超凡脱俗。

■图1 罗锅枨

■图2 霸王枨

■图3 明朝官帽椅

■图4 当代中式家具中的新型榫卯结构

1.2 对“意”的美学追求

①“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意境的美学追求:物必有形,形必达意。对“意境”的追求体现在文人天人合一和偏好自然思想,和谐统一,追求万物的平衡与适宜。通过结合习俗、物性和审美文化等个角度来塑造物体而渴望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和“因人、因时、因地、因天”的天人合一境界。选材上可见,强调木材天然古朴之质感,以象征自然与人的品行,把握形态的物质元素与主观意向间和谐统一,是师法自然的意境追求,是追求自然与物、社会与物、文化与物、人与物的和谐意境[3]。

②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虚与实本是中国古典美学一个重要范畴。家具的物质形态的形象给人的欣赏不仅是实的部分,还包括形态之外的空间,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虚”。虚实相生的意一方面体现在形式美上,为实体与虚无空间的考究比例,实体线条与虚无空间的美感。另一方面体现在实的形式美与虚的意境感受之间,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安静、素雅,文人水墨般的意境之美。以少胜多,留足空白,形中藏意,意中见形[4]。

③借“置”取意,雅致脱俗的美学追求:借"置"取意的美学追求是文人通过对客观物质的规划设计来塑造预想的意象环境与精神状态,借助物的实体塑造无形的"意"。到了明代对于意境趣味的发展呈现爆炸式,表现在诗词、散文、戏曲、造园和造物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晚明文人不自觉得在其思想文化影响下想要从世俗中挣脱出来,追求自然和精美的古雅境界,超脱世俗之物,借物体现其独立的美学意志[5]。

2 中式家具2.0版的形意特征

对于当代中式家具的创新发展,何为“新”?自然对应“旧”发展而来。本文中式家具2.0版是指在当代中式家具范畴下针对明式家具发展创新的一个新版本。以明式家具的“形意”作为发展创新的1.0版本,融入时代变化和审美特征的新版本。它在创新2.0时代的推动下,追求改进、创新、多元化以及系统、整体与协同性[6]。

2.1 对“形”的多层次发展创新

在结构工艺方面上发展创新维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承继传统明式家具的全榫卯结构,少量的五金件点缀,通过适应时代的机械化生产对传统结构进行简化和调整;二是半榫卯配合五金件的结构和对传统榫卯结构的再设计[7]。辅助现代工艺五金件的结合,在生产效率,安装与牢固度上增色不少。经典的结构从功能属性上添加了附加价值和隐藏式的装饰的意义。一些新型榫卯结构的创新更是做出了新的尝试与创新(图4);三是现代工业机械化制造的结构工艺,这个层次的发展创新更接近现代家具的结构工艺,通过机械煅造、再合成、热压等完成,生产周期短、原材料可持续强、产品制造成本相对稳定[8]。

材料的隐性置换与多元材料的融合是2.0版对明式家具的一个突破。一是传统木质材料的运用在其他层面上创新,保留“古质”;二是材料的隐性置换和新材料的局部参与,由于珍贵木材的稀缺,置换类似通过工艺模拟“古质”,达到新材料新形式下对传统家具质感的模拟或隐性表达[9]。三是完全脱离传统的材质,以非木材的新材料作为家具设计的主材,如不锈钢、亚克力等。

造型与功能上,更加适应当代生活行为方式与审美。一是以当代对明式家具的审美喜好,保留其原始的制式在文化情感记忆上达到共鸣;二是是对明式家具造型功能上部分的保留与在创作。将传统造型解构重组与再设计。功能上适应现代的生活行为方式,对收纳,软硬度,智能化等的需求融入。三是完全打破原有造型功能,从现代新的设计手法与工艺去塑造家具的形,从其它物质形态层面或是意境层面达到与情感的连接[10]。

深邃、明朗和装饰性的色彩视觉和多元化的装饰。明式家具色彩质感主要依托与它的木质材料,色彩以原木色为主,倾向自然的颜色,色彩总体上比较单一。2.0版从单一的色彩转向丰富的色彩。以原木色作为基础,从色彩装饰的比重来区分发展创新程度:局部点缀,大面积色彩穿插和整体色彩置换。装饰上手法的多样化、皮雕、布艺、铜件等[11]。

2.2 对“意”的追求

中式家具2.0版在当代造物对意向的追求结合时代特征是有区别于明式家具的。历史发展下对晚明文人造物审美情趣的认同与当代时代的适应性,造物理念本身和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虚实相生”、“雅致脱俗”审美追求成为中式家具2.0版的意境追求。结合现代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偏好自然的意境追求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造物理念。另外,2.0时代特征变化,意境追求中不得不考虑时尚潮流语意的表现和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个性表达。中式家具2.0版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下对“古今”社会文化与“自然”文化相结合的意境追求[12-13]。

3 结语

“形意”合一的造物理念在明式家具的审美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典范启示着我们,对明式家具的发展创新也应“知形合意”,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之上,以“意”为灵感指导的出发点,在众需不一的时代环境中,找到一个合理深情的意境,无论是自然社会、古意今意、冷暖动静、古朴呆灵的设计语境,只要“形能达意”,而这个“意”是合乎中国传统历史与当今时代背景的意境,以人为本的。因此中式家具2.0版的形意发展创新及其多层次维度创新是满足时代要求并可为创新产品细分和类种多样化而服务。

(责任编辑:张 杨)

[1]李文嘉.文化生态视域下现代家具创新设计的“势道术”探究[J].生态经济,2015,31(02):197-199.

[2]许美琪.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基因[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0):11-13.

[3]吴江,陈振益.明式家具的“道”、“器”之美及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6,(05):280-281+303.

[4]黄薇,张濛,吴剑锋.明式家具风格形成中明代文人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5,36(10):80-84.

[5]王世襄编著.明式家具珍赏[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6]李泽厚.读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薛云.明式家具设计中虚实相生意境美的体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2):40-41.

[8]喻意.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创造力培养[J].艺术评论,2013,(09):108-111.

[9]许柏鸣.对当前中国家具业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1):15-16.

[10]胡景初.中国传统家具的壮丽诗篇——评《中华民族传统家具大典》[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2):6-7.

[11]杨爱慧,王秋惠.从形态角度看明式家具榫卯结构艺术[J].装饰,2013,(07):141-142.

[12]姚健,张蕊.明式家具机能性设计中的组合探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147-152.

[13]刘树老.家具展示设计的意境营造[J].美术观察,2017,(06):96-99.

猜你喜欢
榫卯中式家具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口语提升:和中式英语说再见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榫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