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陕西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8-05-10 07:26王建康
大陆桥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经济发展

文/王建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陕西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更加自觉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陕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努力实现陕西省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基本特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发展的主题、不能偏离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其一,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二,这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投资来看,只有高质量的投资,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使之真正转化为现实的、有效的社会生产力。从消费来看,只有高质量的消费,才能真正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从出口来看,只有高质量的出口,才能真正用好两个市场、统筹两种资源,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可以说,缺乏质量的增长,不可能是持久的增长,也不可能带来人民生活水平和区域竞争力的真正提升。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对陕西来说,全省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围绕科技优势转化,可以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领域较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走向对外开放前沿,为陕西省更好地运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以振兴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要把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充分发挥陕西省科教、军工、产业等优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增材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物流金融、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发挥和用好陕西综合交通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优势,以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新高地、拓展新空间,努力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提升市场竞争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从经济视角分析,促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面向市场发展,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传统产品的生产经营,要具有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出,要能够发现和占领新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同时,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还包括价格、渠道、促销手段等其他要素的有效配合。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品牌支撑的作用更为关键。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促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现全产业链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提升。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例,如何让优质农产品避免“叫好不叫座”“优质不优价”,就不仅仅要从“我有什么”出发,更要从“市场需要什么”出发。除了保证农产品的高质量生产,还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整合资源、组织生产、实现价值,促进营销渠道、品牌支撑等全方位的“高质量”提升,培育优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弘扬企业家精神 落实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坚守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发现市场需求、整合所需资源、组织生产经营、规避市场风险等多种重要职能。以科技资源转化为例,陕西具有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优势,如何避免科技成果“墙里开花墙外香”,就要发挥企业家作用,通过企业和企业家使之就地转化、高水平转化,进而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落实高质量发展,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既畅通其流又汇聚融合,为陕西省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要把陕西省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等诸多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在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要实现各类资源向陕西聚集、向优势产业聚集,就必须不断完善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成果转化、人尽其才、投资兴业的良好生态。

陕西省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处在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陕西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大幅改善,政策、服务等软环境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整体良好。为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形成西部开发开放新格局,陕西还将2018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瞄准短板精准发力,促进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总体来看,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政务管理。要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等,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和网上审批,通过推动制度优化、流程简化等,营造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是优化政务服务。降低投资创业、生产运营的制度成本,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破解创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支持企业扩大转型升级投资,特别是在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

三是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努力营造“六位一体”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人才创造力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的有效通道。

四是形成全面开放环境。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赢得更大机遇,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生产和服务等网络,同时高标准建设陕西自贸区,努力使对外开放成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的新优势。

猜你喜欢
高质量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