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永远绽放

2018-05-10 03:24封面策划陶晨绘画刘静鸣谢雷锋杂志
至爱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模中华儿女学雷锋

封面策划|陶晨 绘画|刘静 鸣谢|《雷锋》杂志

文|张振江 陶晨

02 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

01 雷锋带病参加义务劳动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号召。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要求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如何变革,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追求,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愈显珍贵。55年前,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掀起了半个多世纪学习英雄模范的热潮,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雷锋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雷锋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和创新创业精神,是各个历史阶段都应当高擎的精神火炬;雷锋精神是厚重民族文化滋养的花朵,雷锋就是在优秀民族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杰出代表;雷锋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高尚追求,雷锋从一个人,到一个群体,再到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凝聚着中华儿女坚定的抱负和博大的情怀;尤其是在攻坚克难、破浪前行的关键时期,雷锋精神蕴含的能量,就成为当下破解矛盾问题、融汇力量意志的利器。

雷锋,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雷锋精神却一直伴随着我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向上向善,尤其是体现在千千万万志愿者身上。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雷锋精神得以传承和升华。

但在当下,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也出现过不同的声音:“雷锋艰苦朴素作风过时了”“奉献不值得”……然而,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中国需要正能量,这也是大家的共识,我们不能忘本,丢了中华传统美德这个根。

现在,志愿者的身影就在大家的身边─在交通繁忙的路口、在社区、在边远山区的课堂、在精准扶贫的项目点、在各种大型活动的现场内外……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做着平平凡凡的事。这样的一些小事、好事、善事,志愿者们默默无闻地做着,可从这些小事上看到,雷锋精神依然在闪光。“志愿者”其实是个外来词,在这个词没有传到我国之前,形容一个人长期做好事,就叫他“活雷锋”。近年来,我国各类志愿者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这与中华大地有着学雷锋、做好事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志愿者所作所为和伟大的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音符共鸣,志愿者的所为和雷锋雨夜送大娘的脚步合拍。志愿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在新时代传承雷锋精神的主要形式。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又处在一个崭新的起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时代的高度和政治的角度思考把握立足点和着眼点。在坚守中弘扬雷锋精神,牢记习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王杰部队时的重要指示,将英模精神作为过去、现在、将来永不过时的宝贵财富,在心田里扎根,在实践中落地。在奋斗中弘扬雷锋精神,从领导干部做起,从青少年抓起,从娃娃学起,将雷锋精神深深根植在祖国大地上。

猜你喜欢
英模中华儿女学雷锋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江西寻乌:三举措开展英模教育
中华儿女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