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歌》:戏曲类节目新样态

2018-05-10 11:06王寒
电影评介 2018年5期
关键词:类节目戏曲传统

王寒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央视陆续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类电视节目,这些节目继《百家讲坛》后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类节目热潮。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众多,除成语、诗歌文学类形式外,还包含了戏曲、民歌等音乐类形式。为更全面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2017年9月,央视戏曲和音乐频道联合打造全国首档大型戏歌视听盛会。节目共推出8集,共涵盖47首戏歌佳作。该节目以“唱响最美中国戏歌、讲述最真中国故事”为核心理念,将有着十几年发展历史的戏歌进行“首定位、准定位、大集成”,开创了戏曲类节目新样态,将广为传唱的经典戏歌和具有时代风貌的原创戏歌打造成崭新的视听盛宴。《中国戏歌》从高度、深度、广度三方面,对传统文化作了独具新意的表达;在音乐的审美中融合了特有的文化精神的内容,激发了国民内心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传播方式上又突破了传统戏曲类节目枯燥、单一的窠臼,具有极大的特色,也对后来的戏曲类节目的打造形成一种经验上的借鉴。笔者将从“传统文化的新意表达”“民族精神的融合”“传播方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来解读《中国戏歌》的节目特色。

一、 传统文化的新意表达

戏歌,顾名思义,戏中有歌,歌中有戏,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元素结合的产物作为一档戏曲类节目。中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而流行歌曲却备受年轻人的青睐,两者结合,自然相得益彰,风格独特。戏歌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得到观众的承认并登上音乐的殿堂。它以独特的韵味和时代感吸引观众,在提升流行歌曲品味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戏曲的复兴。

“戏歌”这一形式正式出现在观众视野,是在198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说唱脸谱》以其京剧味十足的戏曲风格加上琅琅上口的流行音乐节奏传遍中国的大街小巷,一声“哇呀呀呀”吸引了无数观众。央视过去办晚会时,常常感觉纯京剧栏目难以和音乐、歌曲节目融合在一起,《说唱脸谱》给他们提供了新思路——可以对戏曲进行包装,再加点别的艺术手段,那样就能够更加普及京剧了。《说唱脸谱》的创作者闫肃谈到他创作戏歌的初衷,是“为了引导追逐时尚的年轻人更快更易地进入中国国粹的艺术殿堂来,是要达到宣传北京、宣传中国、戏曲的目的。”[1]所以《说唱脸谱》还是以戏曲为重头戏,但并没有完全拘泥于传统戏曲的创作方式,因此在伴奏方面加入了现代的交响乐,行腔走板还是比较自由的。“无论是由歌及戏,还是由戏及歌,都是观众熟悉适应的形式中加添新质,这对长期形成的艺术规则是一种突破,使观众原有的欣赏惯性发生阻断,产生一种意外的惊喜和陌生化的审美效应。”[2]除了能够产生新的审美效应外,戏歌中包含的传统戏曲,如京剧、昆剧、越剧、陕北民歌等是最能代表中国元素的音乐形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功力的限制,传统戏剧逐渐受到冷落。特别是年轻人基本很少愿意听“咿咿呀呀”的戏曲唱腔。而我们不愿让戏曲这一传统文化慢慢边缘化,因此《中国戏歌》大赛的举办,就是想借“戏歌”这一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音乐形式,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重新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为了区别一般的音乐类节目,《中国戏歌》将戏歌题材进行深入挖掘,从高度、广度和深度方面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新意表达。高度,指的是《中国戏歌》寻找以戏曲为主,流行音乐为辅的原生态戏歌,从而挖掘戏歌中真正蕴含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如由李谷一老师在1987年首次演唱的《故乡是北京》以京剧唱腔进行谱曲,带有浓郁的京味儿,充分表达了每一个炎黄子孙发自内心的对北京的热爱,曲调悠扬高亢,昂扬着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广度,指的是《中国戏歌》共涵盖了47首戏歌佳作,有京剧戏歌《纵横天地间》、越剧戏歌《美丽心跳》、陕北说书戏歌《丝路新声》等包含了数十种大小剧种的戏歌,并在舞台上将戏歌与诗歌、音乐、舞蹈、武术等众多中国元素创意融合,使之充满现代气息,令人直观领略戏歌之美。深度,指的是《中国戏歌》不局限于歌舞的展演,而是邀请与戏歌作品本身或演唱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解读人”,深入解读戏歌背后的故事。因此,《中国戏歌》从戏歌题材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做出了独具新意的表达,从而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欢戏歌的同时,也喜欢并传承传统的戏剧。

二、 民族精神的融合

《中国戏歌》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音乐盛宴,还解读了每首戏歌背后的动人的故事。此次参与节目录制的嘉宾和表演者有200余人,最小的3岁,最年长的有94岁,可谓六代同堂共唱戏歌。这里既有戏曲名家、作曲家、歌唱家,又有民间艺术传承人、小戏迷、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等,映射着戏歌在数代人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唱响最美中国戏歌,讲述最真中国故事”,《中国戏歌》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它不仅以歌曲的形式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在歌曲中融合了优秀民族文化的基因,以歌来展现了中国人爱国爱家、勤劳拼搏、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从而使节目并未只停留在音乐欣赏的层面而上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

如跳水皇后高敏讲述自己曾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在跳水事业上不断前进,因而在戏歌《打虎上山》中她找到了当年自信地登上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的共鸣;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解读戏歌《家風代代传》,让建立在中国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以“小家”的个体方式呈现,传递家风美德;曾与钱学森共事的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研究员潘里新,从三轴摇摆台走向戏歌舞台,隆重推荐戏歌《纵横天地间》,以歌中所包含的不断奋进、敢为人先的精神致敬为中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付出一生的工作者们;而陕北说书传承人熊竹英和说书艺人们用一首原创作品《丝路新声》把陕西新农村政策、精准扶贫、开放进出口贸易等时代风貌恰如其分地融进歌词,唱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陕西新气象,唱出了陕西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94岁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讲述了抗联战士英勇无畏的抗争,他们身上所拥有的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感动了全场观众,一首《我是中国人》激发了所有人的爱国主义豪情;孟广禄、袁慧琴、史依弘、李军共同演绎大气恢弘的京剧戏歌《同圆中国梦》,唱出了13亿中国人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望。戏歌,这一由戏曲与歌曲交融而衍生的音乐,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态,更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表现。《中国戏歌》节目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人民尊重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中华民族能歌善舞,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戏歌同样是借着歌声来表达情感,更是借着歌声传递出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因此打动观众的并非只有动听的歌曲,还有每首戏歌背后所蕴含着的故事,而故事背后所折射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则是照亮民族前进的指路明灯。可以说,每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背后都凝结了中国人民的智慧,都折射出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

三、 传播方式的创新

《中国戏歌》从本质上说是一档和电视“联姻”的戏曲节目。央视戏曲频道也不断推出多档戏曲节目,如《快乐戏园》《锦绣梨园》《青春戏苑》等,但收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节目形式单一,且观众对于传统戏曲了解甚少,对传统戏曲欣赏不来,因此難免形成曲高和寡的局面。对于戏曲和电视的“联姻”,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电视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它一旦与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结合必将对它们进行重组和改造,应该改造到什么程度才能使之成为合格的荧屏审美产品而又不致于损害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本体美色?这无疑需要靠大量具有创造意义和探索意义的实践来回答。”[3]

因此戏曲类节目的首要创新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只有适应时代精神和大众文化,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戏曲类电视节目才能始终活跃在戏曲舞台,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戏曲艺术。《中国戏歌》的创新首先在于,戏歌是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流行元素相结合的艺术形态,既是戏又有歌,既传承经典又吸收流行元素,完全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如越剧戏歌《美丽心跳》将越剧经典《天下掉下个林妹妹》和流行歌曲创意融合;陕北说书戏歌《丝路新声》用独具地方特色的陕西唱腔讲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生活气象。《中国戏歌》就是将戏歌推到戏曲舞台的中心,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传统戏曲和传统文化。其次,节目还运用现实虚拟技术、万向轮鹰眼、威压等现代特殊装置,与表演杂糅,产生奇妙的碰撞美感,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给观众带来“酷炫”的视听体验,打破了单一的戏剧舞台表演模式,而形成对传统文化全新的印象和记忆点。而节目中增添的戏歌解读部分,则融古铄金,彰显了戏曲、文学、美学、历史等多重魅力,不仅向观众弘扬了传统戏曲的文化内涵,更传递出了宝贵的民族精神。除此之外,《中国戏歌》还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向并行,实施线上线下双向互动传播,充分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形成现代化的节目传播。节目不仅在首都机场、公交车身等投放线下广告,还借助新浪微博、网易新闻等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和观众互动。截至节目完美收官,新浪微博官方话题“中国戏歌”阅读量近800万,网友纷纷线上留言,给予节目好评:“《中国戏歌》绝对的视听盛宴。”“《中国戏歌》唱响属于中华民族的最美音乐。”微信发布“中国戏歌”相关文章共600余篇,百度搜索“中国戏歌”相关内容共130余万条。

《中国戏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开拓了全新的戏曲节目形态,将戏曲的呈现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而又保存了其本身的文化韵味。其节目的呈现方式,也对以后戏剧类节目的呈现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范式。

结语

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率先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我们欣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并没有被现代社会所遗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有所反思,以电视媒体为主导掀起的传统文化热潮是否有一天也会“潮落”?如果有“潮落”的可能,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中国戏歌》或许给出了一个解决的答案,那就是在内容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同时又深入地挖掘出里面饱含着的人文精神,最后以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技术为媒介,让观众能够以各种渠道参与其中,为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文化内核,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创新、发展,打造独特的中国审美风范,真正做到“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参考文献:

[1]周伟娟.浅论中国传统戏曲和现代歌曲的融合体—戏歌[J].大舞台.2011(5).

[2]孙重亮.戏歌的审美效应与社会功能[J].上海艺术之家,1999.

[3]马蕊.戏曲类节目发展途径探索—以叮咚咙咚呛为例[J].传媒.2015(18).

猜你喜欢
类节目戏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