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新时代文明为魂的美丽都市
——访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吴丹

2018-05-11 08:45晏青王铁清袁绍阳
当代贵州 2018年14期
关键词:都匀市都匀文明城市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晏青 王铁清 袁绍阳

2月14日,经中央文明委批准,中央文明办确定全国391个城市、直辖市城区、县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都匀市榜上有名。为深入了解都匀市多年来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做法、经验及成效,以及如何继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本刊专访了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吴丹。

全力创建让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当代贵州:从获得“全省文明城市”称号到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都匀市经历了怎样的创建历程?

吴丹:习近平总书记说:“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这也是都匀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而文明城市创建其目的就是要把文明摆在首位,通过打破城市管理现状的条块分割壁垒,将原来相对分离的历史文化、人口特点、百姓需求、业态特征、交通园林等落到一张图上,最终“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市。为此,我们立足黔南、大西南并放眼全国,充分发挥都匀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积淀深厚、民族文化丰富的优势,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长效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并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做到创建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希望能为全国其它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首府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一种有益的做法。

在省、州的指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都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得以有序开展。2017年12月,贵州省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复核考评组对都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及省级“文明单位”进行复核检查,对都匀市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今年2月,都匀市被中央文明委批准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都匀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都匀市文明城市创建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都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着力推动公民道德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努力塑造城市文明之魂,让老百姓感觉到都匀这座城市一天天变得更美好、更文明。

全方位打造立体的现代文明都市

当代贵州: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都匀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和坚毅执着,您认为都匀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有哪些亮点?

吴丹:城市发展,经济、文明是两翼。积累物质财富固然重要,精神财富更不可少,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所以自获得“全省文明城市”殊荣以来,我们倍加珍惜、砥砺前行,积极以“同心同创,共赢同享”为目标,以“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等主题活动为抓手,通过“五个创新”全方位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一是创新机制,涵养城市气质。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市文明委统筹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把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城市及“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保持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同时也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能齐头并进。

二是创新载体,疏通文明筋络。设立文明行动岗,常态化开展礼让劝导,城市交通秩序大幅提升。着力建设了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农民文化家园三大文化阵地,打造精神文明建设“五进”模范小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等一批亮点工程,促进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三是创新思路,搭建干群桥梁。着力打造都匀政务110“为民服务中心”,联通了“110、119、122、120、12345、12315、95598……”等政府应急及热线服务电话,拓展了微信、短信、微博、手机APP等多种诉求渠道,解决了政府职能部门责任不清、履职不到位,群众投诉等渠道不畅的实际问题。

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吴丹(右一)在都匀市文峰街道办事处龙潭社区了解文明社区建设情况。(都匀市委宣传部供图)

四是创新发展,擦亮生态名片。把文明城市创建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将城市作为“大景区”来打造,相继打造了螺蛳壳、三江堰、杉木湖、青云湖等景点,形成“一江四湖六园”的城市景点布局和贯穿南北的剑江绿色生态景观带。

五是创新宣传,劲吹文明新风。用典型人物树立精神标杆,全市成功选树全国道德模范4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中国好人榜5人,全省道德模范6人,贵州好人榜2人,黔南骄傲18人,文明细胞创建以点带面,构筑都匀大爱城市形象。

建设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都匀

当代贵州:文明城市的创建对都匀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助推作用?

吴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文明城市创建给都匀带来的好处我认为可以用“四个有”来概括。

经济社会发展有厚度。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13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37.09亿元,同比增长19.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0元,分别增长10%和12%。

城市转型发展有深度。紧抓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机遇,积极推进“双百城市”建设进程,全力推进马鞍山、观澜等十大棚户区改造,完成棚户区改造15931户,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目前达54.73%。

人居环境改善有力度。实施“净土工程”、河长制等措施,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03%,建成区绿地率37.6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5%。

民生事业提升有温度。重点解决了养老、就医、上学、就业、住房等一批群众最急最盼的民生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帮助困难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精品水果、畜禽养殖和乡村旅游等市场前景宽广的特色产业。2017年新增就业2.44万人,同比增长5%。

把文明都匀打造成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当代贵州: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到获得提名,近年来都匀市创文成绩着实可圈可点、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都匀市将如何巩固提升现有成果?

吴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都匀创文明城市遇到的问题既有共性问题又有都匀的个性问题。针对创建过程中诸如城市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等问题。我们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为群众排忧解难。

一是开展城镇综合整治行动,夯实文明根基。大力推进市容市貌提升、基础设施提升、交通秩序整治提升、文化环境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创文宣传工作提升等;二是开展“三破”整治乡镇环境“七乱”,激活文明引擎。破观念,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动”;破常规,从“临阵磨枪迎检”到“建长效机制治理”;破瓶颈,从“无序的乱建”到“有规的发展”。三是大力推进新一轮“五大”创建活动,营造文明气氛。加强对现有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乡镇和文明村的动态管理,聚焦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确保把都匀打造成为新时代贵州南部文明为魂的美丽都市。

猜你喜欢
都匀市都匀文明城市
野猴闯入蛋糕店吃“霸王餐”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阳光体育背景下都匀市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都匀市挂牌成立老干部党校
不做作的文明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绘就“大都匀”画卷
都匀市召开2016年老干部、老年教育工作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