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土地整治信息化监测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18-05-11 02:30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兵团整治土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引言

2016年国务院批准颁布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批复中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和节约优先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确保建成0.27亿hm2、力争建成 0.40亿hm2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在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再次加大。目前土地整治基本采用较为传统的人力加强监管,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要求政府机构进行简政放权,做到“放权上求实、监管上求新、服务上求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改革项目管理办法,加快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切实提高监管水平”。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土地整治监测监管工作是顺应中央形势,保障土地整治事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应充分运用和发挥信息化手段,更好的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2 土地整治信息化监管现状

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化管理已在全国铺开,国土资源部已建立由市、县国土部门填报、省级国土部门对报备数据审查、核查的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1]。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中的数据作为检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重大工程和示范省及高标准农田示范县建设实施进展情况以及省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依据,是信息化监管在土地整治行业的重大运用。国土资源部正在推进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信息的及时、全面、真实、准确报备,通过对土地整治监测数据的信息化监管进行统计分析,为国土资源形势分析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全国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贵州、宁夏、新疆兵团共14个省份建立各省级监测监管系统。

3 兵团土地整治信息化监测监管构架

为实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管,兵团土地整治监测监管平台建设从数据建库、功能实现和业务模块3个主体出发,建立兵团“7+6+6”土地整治监测监管体系(图1)。

3.1 统筹7类数据(监测监管的基础)

平台建设数据是基础,统筹融合土地整治规划计划数据、项目基本信息数据、项目矢量数据、项目遥感影像数据、动态监测数据、项目现场采集数据和其他数据,实现各类数据的存储与融合,为监测监管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实现数据效用的最大化。

3.2 实现6大通用功能(支撑业务的需求)

完成项目信息审核、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多源数据叠加分析、影像数据处理、三维动态分析等通用功能的开发,实现对项目的日常监测监管,辅助项目的实施管理。

3.3 搭建6个业务系统(构建监管体系)

依据土地整治项目的监测监管业务需求,开发项目规划与计划管理、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监测监管、项目综合评估、土地整治行业管理、耕地质量等级与评价6个业务系统,构建综合监测监管体系,满足对土地整治的宏观监管、专项监管需要,实现综合监管的总体目标。

4 兵团土地整治监测监管平台业务

兵团土地整治监测监管平台主要包括2部分,一是PC端的土地整治监测监管平台;二是移动端的现场辅助系统。

图1 兵团“7+6+6”土地整治监测监管体系

图2 兵团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构架

4.1 监测监管平台

4.1.1 规划与计划管理系统

按照土地整治规划建设情况,对比分析每年建设任务分解落实。该业务系统对建设方案以及年度项目的实施立项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各区域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支出情况进行对比,便于对项目整体的宏观把控和调剂,辅助领导决策。

4.1.2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

该系统是监测监管平台的核心业务系统 (图2),按照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后期管护、考核5个环节进行备案管理,其中,实施环节从招标、进度、变更、现场检查方面进行管理,验收环节从合同段验收(团场验收)、土地重估、审计、师验收、工程复核、兵团抽验进行管理,实现对土地整治项目全过程的关联、追述性管理,真正落实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4.1.3 土地整治监测监管

整合多种数据实现项目监测监管,对项目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多图联动、现场辅助、项目预警、三维飞行、综合查询以及与各系统对接,可全方位实现对项目的监测与监管。例如:项目立项阶段,将拟建项目区起止范围与以往土地整治数据、规划数据进行比对,审查项目区是否落在耕地区、基本农田区或基本农田整备区,是否与历年的项目建设区重合,辅助项目立项阶段的审查(图3)。

图3 兵团土地整治监测监管构架

4.1.4 项目综合评估

建立项目综合评估指标库,分成效评估和绩效评价2部分,进行某年度项目综合评估工作时,根据项目特点需要,调取需要用的指标,形成该次工作的特定评价表,进行数据收集,同时汇总分析形成项目分析表,协助评估工作的开展。

4.1.5 行业管理

从土地整治机构管理、土地储备机构管理、从业单位信用登记、从业单位信用考核、从业单位培训进行管理,掌握各级土地整治机构、储备机构的人员配置等情况。其中,从业单位的信用管理工作与项目管理中实施阶段的招标情况相关联,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后均要进行信用登记,纳入各师的信用考核,系统自动对每年需要考核的单位进行列表显示,由考核单位完成考核。

4.1.6 耕地质量等别

以项目为单位,自动分析项目区建设前后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测算提高等级。

4.2 现场辅助系统

现场辅助系统是搭建在移动端设备上,与PC平台衔接,存在项目基本情况数据(项目的建设内容、项目区起止范围、建设工程矢量图、影像图等),在项目现场检查项目建设内容“干没干、在不在设计位置上干、干的质量如何”,同时通过影像(照片、视频)进行记录,记录反馈意见,检查完成后将成果返回PC端。不仅为检查带来了便捷,而且也减少资料的携带量、后期资料整理工作量,提升了业务效率,形成了永久性电子档案,同时便于项目建设情况的直观展示。

5 小结

土地整治信息化监管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流程化的问题信息化”。通过土地整治监测监管平台建设,解决目前项目信息传统化管理不能互通,数据资源不能共享,监测监管成果不能有效整合,做不到相互支撑和可追溯管理,难以实现“集中统一、全程全面”有效监管等问题,监测监管平台的建立,是新政策、新要求,项目创新监管的产物。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上综合运用3S技术、办公自动化(OA)、数据库技术,衔接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一张图”工程,为土地整治监管提供统一数据、应用和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全覆盖和动态化监管目标。

[1]李晨,高向军,张晓燕,等.土地整治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 (4):111-114.

猜你喜欢
兵团整治土地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我爱这土地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