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竹筏赶路等

2018-05-12 07:47
时代青年(悦读) 2018年5期
关键词:方苞桓玄竹筏

大人物小故事

为何挨鞭子

东晋时,大将军桓玄与大家练习射箭。刘参军和周参军两人比射箭时,刘参军对周参军说:“你这一箭再射不中靶子,我要鞭打你。”周问:“我为何要挨你的鞭子?”刘说:“伯禽那样高贵的人,尚且免不了被鞭打,何况是你!”周听了没有一点不高兴的神情。桓玄对身边的庾鸿说:“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宜勤学问。”

刘参军滥引古书,把《礼记》中伯禽挨鞭打的典故胡乱使用,把自己与周参军的关系比方成父子。而周参军因读书少,不知典故的来由。桓玄说刘参军要停止读书,是思考如何把书读懂、读活;而周参军则要勤奋读书,以明此中义理。

扛着竹筏赶路

惠能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有一天,他外出去讲经,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正扛着一个竹筏赶路。他好奇地问:“你扛着竹筏是要去哪里呢?”那人回答:“我要去城里看个生病的亲戚。”

惠能禅师又问:“这竹筏是给亲戚送去吗?”那人回答:“不是的,是我自己用的。”惠能禅师听后,更好奇了:“既然你只是去看亲戚,为什么要扛着竹筏呢?”那人叹了一口气,说:“去城里要过三条河,坐渡船过河要花钱,我舍不得花钱。”惠能禅师说:“不愿意花钱,那你可以自己游泳过河呀!”“唉,我不会游泳啊。”那个人叹气道,“我的家就在河边,可我从小就不敢下水学游泳。”

惠能禅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既不敢学游泳,又不想花钱坐渡船,那也只能自己扛着竹筏赶路了。世界上有很多人活得累,都是因为‘没勇气和‘舍不得呀!”

尴尬的“文豪”

清朝康熙、雍正时期,方苞牵头扯起桐城派大旗,俨然以古文运动领袖自命,以文豪自居,有不可一世之概。

钱塘高士龚鉴为官清正,生性狷介,与人交集,谄言谀辞罕出其口。有一回,他耐着性子听完方苞的高谈阔论,居然起身夸赞道:“先生不愧称本朝第三人矣。”方苞闻言一怔,摸不着头脑,好生奇怪,就微笑着询问第一、第二是何方高明。龚鉴徐徐作答:“贵老师安溪先生,令兄百川先生。”安溪先生是当朝大学士李光地,是方苞的救命恩人。百川先生是桐城文人方舟,是方苞的兄长。戴名世在《方舟传》中夸赞方舟、方苞兄弟“各有其造极,人比之眉山苏氏兄弟云”,吹得太过响亮,捧得太过高端,就会被智者打脸。龚鉴的回答可谓绵里藏针,方苞立刻听出了言外之意,郁郁寡欢了好几天。

天且如此

一日,乾隆与纪晓岚君臣闲话。乾隆说:朝中之人,说你好的有,说你坏的有。纪晓岚道:春雨如油,农夫喜其润澤,行人恶其泥泞;明月皎洁,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明。天且不能尽如人意,而况臣乎?

纪晓岚真不是耍嘴皮子。我辈凡夫俗子,但能行其心之所安,人家背后说好说歹,还用得着在意吗?天且如此。

猜你喜欢
方苞桓玄竹筏
自然风
给个台阶
给人一个台阶
给人一个台阶
挣扎与妥协:方苞的科举之情
方苞《世说新语》评点
方苞狱中著书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清初《史记》流播视野下的方苞《史记》学说研究
激流中的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