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剧融入高校戏剧表演教学的思考

2018-05-13 09:34李可燕韦海燕
艺术评鉴 2018年6期
关键词:戏剧表演高校

李可燕 韦海燕

摘要:在少数民族众多的剧种中,仫佬剧是一种新兴的剧种,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戏曲表演形式,亦具备戏曲表演的程式化,但又不同于程式化。剧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浓烈的民族表演气息,仫佬剧融入高校戏剧表演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戏剧文化认识,提升学生戏剧表演的技能,并对戏剧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民族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仫佬剧   高校   戏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136-03

一、仫佬剧的形成与发展

(一)仫佬剧的形成

仫佬族作为中华少数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经历了久远的历史生活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的仫佬族艺术家与民间艺人根据仫佬族山歌的演唱方式,以最能反映仫佬族民族文化元素和仫佬族人民最熟悉的民间传说人物潘曼为剧本题材,以《抹脸的和麻脸的》和《又出了一害》兩册潘曼传说故事为主线,创作了彩调剧本《潘曼》。在广西区彩调团江波老师和曲作者刘筱媛、韦景泰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在剧伴奏乐上根据仫佬族传承古歌与仫佬族依饭傩戏仪式、仫佬族走坡等音乐元素,融合了彩调明朗欢快诙谐的节奏,对剧本前奏曲、间奏曲、舞蹈伴奏曲进行创编。在戏文内容上融合了以往表演程式和形式,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对剧本中的语言内容重新进行修改调整。在仫佬语对白中夹杂了诸多的谚语、歇后语以及民间笑话,使剧本变得生动,贴近生活。新剧本《潘曼小传》是集语言、音乐、舞蹈为一体,以诸多的仫佬族历史文化,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完整地呈现了戏曲表演的方式,以多元化的艺术表演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倍感亲切。同时,也宣告了少数民族剧种——仫佬剧的诞生。

(二)仫佬剧的发展

仫佬剧脱胎于仫佬族傩戏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在傩乐、傩舞的基础上进化而成的傩戏,是融合了傩仪、傩礼的传统文化的结晶,丰富多样的傩事活动完整地保存着民族宗教民俗文化的基础仪轨和形式。傩戏是由傩乐和傩舞从古到今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而来,从禁锢的宗教文化中解放出来,逐渐变为民间所有,由单一的封闭性演变为开放性的艺术表演,充分显示出它的艺术效应,成为广大群众的娱乐欣赏艺术。

仫佬剧以傩戏表演艺术为蓝本,在题材上了解仫佬群众的欣赏需求和审美情趣,创作题材从古代传说到现实社会,从历史故事到农村趣事,有改编移植,有独立创作。如:由杨衍谣创编的《红背带》反映了仫佬族人憨厚淳朴、积极向上的精神;刘冠英、刘冠兰创编的《鸡生鸭熟》则是反映现代仫佬山乡农村题材的短小喜剧戏曲作品。由任君创编的大型仫佬族历史戏剧《玉笛情缘》(原名《罗城轶事》),该剧描叙清康熙年间“一代廉使”——于成龙初涉仕途在罗城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剧情以“高山”“流水”两支玉笛与于成龙为官清廉的密切联系为主线,全剧由笛品、笛诉等七个场次构成。剧情根据真实的历史人物改编,深刻地反映于成龙清廉为官,抵制金钱富贵诱惑,不惧怕与恶势力做斗争廉政为官,一心为民的廉政文化思想。由中国戏曲学院专业导演邹德旺导演,广西彩调剧团作曲家沈桂芳编曲,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艺术团排练演出。该剧在规模、人物形象刻画、舞台艺术形象的设计、舞台背景设计以及演出服饰上都融入了仫佬族依饭傩戏文化和民族风情元素,多方位的展示了仫佬族古老神秘奇特的民族文化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仫佬山乡人文地貌。

(三)仫佬剧的表演模式

1.仫佬剧表演动作

在戏剧表演的动作程式化上,仫佬剧根据依饭傩戏师公的“唱”做身形步伐和民间歌舞表演动作,吸收和融合了彩调剧的表演动作,结合仫佬族人民的生活习俗规律与思维行为习惯,经过和民间老艺人的研究、推敲,创编了仫佬剧手位罡步组合、旦角表演身段组合、生角表演身段组合等三套身段组合,真正做到了戏曲艺术产生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根本,而不是凭空臆想捏造而来。

2.仫佬剧音乐唱腔

在仫佬剧音乐的创编上,无论在是音乐体裁和形式,还是音调和风格都呈现仫佬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了仫佬族传承古歌、山歌、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宗教音乐、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戏曲音乐、民间器乐等艺术类型。仫佬族民歌的歌唱形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唯一仅有的演唱形式,即无伴奏同声二部男女两两对唱形式。高声部先唱称之为起唱,即先唱;低声部为跟,即跟唱。低声部起到陪唱、跟唱的和声作用,晚于高声部一至四拍,主要是衬腔以烘托高声部;高声部则是起调,定音,掌控歌曲节奏、旋律,根据人物、情节、场景等不同氛围的内容,使用不同的唱腔旋律节奏方式进行演唱。然而仫佬族民族音乐唱腔直接运用到戏剧表演中出现曲调不对韵,歌腔拗口,词句文理不通,与仫佬族民歌音韵创作原则和仫佬族民歌字形式相违背,戏剧表演体现不了仫佬族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也不符合戏曲歌腔表演程式。在刘筱媛老师的鼎立帮助下,经过反复的研究定论、比较、修改、论证,最后以仫佬族依饭师公傩戏音乐和民歌音乐元素为基础,歌词以方言为基础,注意字与音的韵味,曲式结构,衬词,衬腔形式多样性创编了亦有鲜明的仫佬族民族音乐特色和民族风格,又符合戏曲表演形式,反映仫佬族人生活精神状态的二十八段歌腔,四段间奏乐曲,三段舞蹈乐曲。戏剧台词对白则用汉语西南官话柳州方言和仫佬语结合的语言表达,对白与旁白常使用仫佬族地区语言,方言词汇与语法调式,融合地方风趣活泼的歇后语、水话、土语使戏剧唱词与道白更加生活化、个性化,更富于戏剧情节,同时也更风趣幽默,耐人寻味,为群众喜闻乐见。由此可见仫佬剧的形成和发展是仫佬族依饭师公傩戏与民族音乐文化一次升华,其内容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传承的通俗性对于仫佬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代替性。

二、当前高校戏曲表演教学现状

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生源扩招放宽入学条件,报考艺术类的学生逐年增多,相当一部份的学生并不是喜欢艺术而考艺术,只是为了有一个学校念书,有一张文凭可拿,在考试前突击参加高考艺术培训班,选择性的针对艺考科目进行强化性训练,因此很多学生艺术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对什么是戏剧表演更是一知半解,对戏剧是如何演变而来,如何从民间傩戏、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在历史的进程中慢慢演变成为今天的戏剧知之甚少。因为对戏剧缺乏了解,对戏剧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四功五法”“唱做念打”“手眼身法”等基础功不牢靠,所以在学习戏剧表演的过程中相当吃力,往往对戏剧角色塑造演绎上只是单一的模仿,只注意外形动作不注意内心,动作程式不到位,刻画不出角色人物性格,塑造的人物有其形而无其神,达不到戏剧表演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对戏剧表演产生厌倦,丧失学习戏剧表演的兴趣。

三、仫佬剧融入戏剧表演教学的作用

河池学院大部份生源都来自广西边远地区,属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或几个民族聚居杂居地域,包括壮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域生活形态,造就了各少數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具有本民族浓烈气息的特色音乐文化。有不少的学生来自本民族地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促使本地学生对本民族独特的傩事音乐、民族歌腔、民族舞蹈都相对熟悉。仫佬剧进入戏剧表演教学课堂,其戏剧表演呈现的程式化、虚拟化、节奏化表演会让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自己民族的傩事音乐、民族民歌、民族舞蹈都有在仫佬剧表演过程中有“片段”呈现,却似像非像,引起学生们的好奇,提高学生对戏剧表演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仫佬剧的特色表演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体现

综合了仫佬族依饭傩戏和仫佬音乐艺术升华而成的仫佬剧比其他表演形式更加具备观赏性与娱乐性,其语言对白的地域性,如:《潘曼小传》中“有人捅我背龙骨”“豆腐园——放心”《悠悠寸草心》中“半夜吃黄瓜——不知头尾”“红薯进灶——该煨”等。这些贬义词讽刺语言在桂西北地区都有传播,贴切日常口语。动作表演程式技术也是以生活为依据,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加以夸张的肢体和表情的修饰,根据宗教、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把普通的生活动作变成具有节奏化的舞台动作。同地域环境音乐文化互通的渊源能够让学生对仫佬剧的表演教学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通过对仫佬剧教学的学习和表演,明白戏剧表演不是简单地模仿,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戏剧文化知识与深厚的文学修养,舞台人物的塑造要做到神形兼备,需要从生活中去寻找,对生活中的人物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以达到人物外形的形成和人物特定性格的创造。如:《潘曼小传》潘曼出场,身份腔开唱:“我在山上打虎,我在水里斩蛟,你上山来捉我,我去捣你老巢,你下水来追我,我进你肚里把心掏”一套程式动作与唱腔把仫佬人潘曼正直侠义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反之人物山蚂蟥,“有人捅我背龙骨,嘻嘻!我山蚂蟥,不信神,不信鬼,只信经商之道——无奸不商!”把欺压百姓,坑蒙拐骗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一目了然。

学生通过对仫佬剧表演教学的学习,理解了仫佬剧的历史背景和民族音乐文化,熟悉了仫佬剧的表演艺术形式与戏剧特征,明白了傩戏是中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品种,是傩事活动中所表演的戏剧行为,是傩事民俗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戏剧表演涉及政治、经济、宗教、风俗等,也包括劳动生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仫佬剧也正是借鉴了彩调剧戏曲艺术,摆脱了旧程式的羁绊,剥离了傩戏中的傩祭部分,将傩戏唱腔、师公步伐与民歌小调、杂耍、舞蹈、戏曲等巧妙地融为一体演变成为新的专业的戏剧艺术。

如此看来,各民族的民间傩事活动,音乐文化和自己民族的民歌小曲,以及本民族的民间舞蹈和说唱音乐是否也能够像仫佬剧那样形成与发展?带着问题的“萌芽”,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以及民族“情结”会让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学习更努力,更能提高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兴趣。并且会带着一颗好奇心探究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进而对戏剧表演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感受本民族带着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与沧桑淳朴气息的音乐文化。甚至有可能会扎根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土壤里,吸取民族音乐文化养分 ,融合创新,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努力。

五、结语

仫佬剧融入高校戏剧教学不但能以点带面有机的结合戏剧教学教程,其娱乐性、通俗性、功能性、民族性、教育性通过具体的戏剧表演向人们显示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和行为值得效法和尊敬,什么样的人和行为是不道德,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怎样生活。通过仫佬剧表演教学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教育,领会中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为优秀的戏剧文化传统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仫佬剧融入戏剧表演教学有利于戏剧表演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柯琳.民族戏剧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李伟.戏曲考证[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3]唐代俊.仫佬族音乐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5.

[4]李可燕.仫佬剧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艺术评鉴,2016,(11).

猜你喜欢
戏剧表演高校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浅析戏剧表演中的感觉艺术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