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有歌剧的城市何其幸福

2018-05-14 16:21黄靖芳
南风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节歌剧广州

黄靖芳

2011年始,广州开始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在城市原来扎实的文化基础上,尝试注入更多元、更优质的艺术细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接触此前未曾体验过的艺术形式。这是广州艺术节的开端。举办者带着一种美好的想法传承下去,今年已经是艺术节连续举办的第八年。

2018年的广州艺术节,以“美好生活,花城绽放”为主题,将艺术节和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关联,艺术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享受,两者变得紧密相接,愈加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需求。此间,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这正印证了英国艺术家瑞安·甘德的那句名言,“在生活当中,我们和艺术处于一种不期而遇的邂逅状态”。

歌剧魅力

本届艺术节将为期三个月,设有“原创力量”、“致敬经典”、“岭南艺粹”、“周一星剧场”四大演出版块。

正式为这场艺术盛宴拉开帷幕的是广州大剧院的首部大型原创歌剧—《马可·波罗》。

作为此次艺术节的承办方,广州大剧院为这部歌剧的诞生做了充足的准备:三年前就开始了剧本敲定、选角、筹备等工作,并力邀国内外知名的大咖组建班底,力图演绎一部具有留存价值和标志意义的艺术作品。

如果说八年前,歌剧对于广州观众而言,还是一个陌生、遥远的事物,那么八年后早已不同。这期间,广州大剧院每年挑选一部经典的年度歌剧进行展演,向广大市民普及和宣扬歌剧之魅,培养了一批忠实和高品位的粉丝。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韵曾经向《南风窗》记者表示,她所在的广州鳟鱼歌剧艺术团举办讲座活动时,经常有观众听得不愿意离开,谢幕了还不走,她觉得“很有意思”。

这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观众真正理解和用心去欣赏这门高雅艺术,她不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走进了广州人日常的生活方式。

本次负责执导《马可·波罗》的导演卡斯帕·霍尔滕讲述过这样的一个见解,歌剧不是为了追求当下热点,而是为了反映永恒的人性。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而理解了歌剧更多其实是理解了生活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生活在一座有歌剧的城市何其幸福。

本次活动不仅准备了独具匠心的原创歌剧,还囊括了经典的华人歌剧《洪湖赤卫队》,讲述上世纪30年代捍卫家园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凝视过去。

每一届艺术节的压轴大戏都无不让人振奋,去年《阿依达》的演出盛况犹让人回味,今年也同样值得期待。

本次压轴大戏,则是引进保持了原作恢弘规模的俄罗斯经典歌剧《战争与和平》,这部改编自同名文学巨著的作品,由前苏联音乐巨匠花费十余年时间创作而成,届时会由俄罗斯最高艺术殿堂马林斯基剧院全阵容进行演绎,可谓是群雄璀璨,原汁原味。

原创和经典,交相辉映在今年广州的盛夏,这是歌剧所带来的馈赠。《马可·波罗》剧中饰演文天祥的演员王云鹏曾向记者感慨歌剧的魅力,他认为这是能“改变一生”的艺术,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进入歌剧院,聆听一场真正的艺术盛宴。

现在观看一部歌剧对于广州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每一个人都从这种丰盈的艺术氛围中得到滋养。

包罗万象

如同过往每一届艺术节都有所呈现的特质,本次的艺术盛宴依然坚持归集国内外优秀的剧目,采百家之长,让经典匠作和先锋新作都共容于同一舞台,这是其视野和高度。

如果放眼世界,我们更会察觉到这种特征的可贵和可爱之处。每年八月,苏格兰首都都会举行举世闻名的爱丁堡艺术节,这里的人们整个八月都会在狂欢中度过。

正是每一场成功举办的艺术节最可贵的初心。不同语言、不同种类、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轮流交替上演,迸发出闪耀的火花。他们所带给观众的思考和启发,也许会远远超过作品本身。

在今年的广州艺术节舞台上,将有来自国内外的56台(102场)优秀剧目轮番上演,涵盖几乎所有的戏剧种类,包括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偶剧、戏曲、儿童剧等等。

其中不少的经典作品为此次活动的人本价值和艺术品味树立了标杆。多年来,不管是主办方还是承办方,都竭力在每年的活动中引进具有分量的经典剧目,让市民和远道而来的观众品尝艺术的原味。

改编自同名小说,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的原版舞台剧《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在艺术节期间首度被引进中国。故事从主角发现邻居席太太家中的小狗死后的情节开始,随后一层层铺开细节,牵连起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此外,现场的舞台设计也非常特別,不仅给观众带来头脑旋风,还将冲击观众的视觉极限。

还有作为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累积票房最多的戏曲剧目之一,越剧《红楼梦》也来到了广州。

既在广东,就不能不提最具有代表性的粤剧。作为传承南粤传统文化重要的力量,此次艺术节将会展现著名粤剧大师红线女的经典代表作品。

同时,这座开放、海纳百川的城市也同样欢迎原创力量的加入,本届艺术节将承载勇于创新、先锋实验的功能,力邀多部国内外原创戏剧重磅加盟。

这个夏夜,观众不仅能欣赏到本地艺术院团带来的原创大戏,还会有雄浑深厚的音乐话剧,爆笑的达人秀,诗歌剧……

在这个喧嚣、烦躁的时代,给生活留下一片热土并不容易。在这次艺术活动中,你不只能观赏到舞台上的唱念做打,还能无处不在地感知主办方、承办者的和用心,这是艺术作品所赋予的抵抗这个烦躁的时代的力量。

新生力量

所有的艺术命题发展到一个阶段,归根到底都会慢慢接近这样的思考,那就是如何创新,如何传承和延续?当一代创作者和观众老去,离开舞台,那么何以为继?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目前在中国,因为受众群体有愈加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未来的艺术市场前景广阔。具体到艺术节所承载的平台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新生的力量得以被培育和呈现。这是这个时代所欣喜雀跃的力量。

多年来,广州大剧院着力培养喜爱艺术的年轻人,充分尊重其创作空间,并且拥有全国首个文化创意人才培养、IP培育的演艺项目孵化基地—“D艺空间”。欣喜的是,这些年轻人给予了城市良好的反馈,他们创作、收获,让更多观众能欣赏他们的努力成果,实现不同代际间充分的沟通、交流。

去年推出的“青年戏剧培养计划”已经初试牛刀,展演了包括“青年戏剧嘉年华”在内的一系列大学生原创戏剧。今年将会推出更深入和实质的重磅举措—“周一星剧场”,让更多有志的青年艺术创作者将通过大剧院这个平台,充分释放和展现其创意。

首个在“D艺空间”的孵化团队MEGA工作室以毕业季为主题,将会带来了四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西·游·纪》《先生,你好》《欧罗巴语路》和《少年为何捡起熊》。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戏剧教育已经走进了广州中小学的课堂,以必修课、校本选修课、社团等形式开展的相关课程已经成为特色。专业剧场和民间力量的联动、合作,让下一代人从小就接触戏剧、让他们更懂得表达自我、倾听他人,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而言,具有潜移默化的滋养作用。

这就是时刻发生在广州的艺术故事,每个人都能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滋养,获得创作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这是当下所稀缺的品质。

艺术,远看是不可触摸的风景,近看则是生活。得益于艺术节的栽培、熏陶,每一年广州的文化气息都愈加浓重,城市生机勃勃,这是城市最佳的名片和日益丰厚的文化软实力所在。

猜你喜欢
艺术节歌剧广州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走进歌剧厅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