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2018-05-14 09:12贾志勇
杂文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河塘下水道强降雨

贾志勇

暑期,全国多地出现分散性强降雨。“雨神萧敬腾没有休息日”“今天的雨跟依萍找她爸要钱那天一样大”“像白素贞遇到许仙那天小青施法下的雨那么大”,网友脑洞大开,用各色笔法修饰各自城市的大雨。因为打不到车,有人甚至开启了“货拉拉”打车模式,因为觉得积水的街道上,货车出行最是安全。

雨果說:“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而遗憾的是,我国的一些城市,是禁不起一场强降雨的。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断,我们的许多城市的下水道这个“良心”不怎么好。

这听起来像骂人。可是,高速城镇化理念之下,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富丽堂皇,赏心悦目,唯独一场大雨就现了原形,城市仿佛变成了“落汤鸡”,“城里看海”“城中楼房变成海景房”并不是在讲笑话。骂城市“没良心”“良心坏了”,也是理所应当,没什么可抱委屈的。

城市遭遇大雨就看海,首先说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只重地上建筑这个“面子”,而对地下建筑这个“里子”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对城市地下排水设施规划不科学,不舍得投入,或者对地下管道建设质量监管不力,工程偷工减料。同时,忽略城市地质地形地貌特点,不考察城市洪涝历史,没有充分考虑雨水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地下管网一有强降雨就瘫痪。

其次,是各地大搞房地产开发,强行对城市部分湖泊河塘填埋造地,在湖泊河塘上起高楼,导致城市无处蓄水,无处泄洪。媒体披露的关于城市湖泊河塘消失的问题,数据是令人咋舌的。如果城市湖泊河塘被大肆填埋,即便地下排水管道科学、齐全,最终也是要造成地表泄洪排涝和地下排水障碍的,这样城市地势相对低洼地带,全都会遇雨便成灾。

近年来,我们一再强调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求城市建设不仅要能排水,同时还要能蓄水,能涵养大量的雨水。这蓄水能力,就是要保护城市湖泊河塘,确保其具有水库功能,干旱时,能补充城市水源;沥涝时,能像海绵一样、吸囊一样,把浩大的水量储蓄起来。

如此,城市主政者、规划者,建城、建楼时需先考虑排水,先考虑在哪里蓄水,将地下排水设施建设和城市蓄水功能的充分发挥一并重视起来,自然就不怕“萧敬腾没有休息日”,不怕“依萍找陆振华要钱”。

但愿海绵城市离我们不是太遥远,但愿各地各城市及时在这方面查漏补缺,及早将短板补齐,从而将城市的“良心”及早找回来。或许,全国文明城市的考核验收工作中,可以考虑把城市排涝问题或有无沥涝问题,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强化考核,如此,对城市建设“良心”是否有所裨益呢?

猜你喜欢
河塘下水道强降雨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醉叶
村子前后老河塘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故宫遇上最强降雨何以“不看海”
下水道堵了 究竟该怎么办
关于河塘清淤回填施工工艺探讨
浙江经受第五轮强降雨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