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

2018-05-14 17:56薛雪
家教世界·V家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念念幼教镜子

薛雪

在新西兰幼儿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叙事性评价方式——学习故事,近年来在国际幼教界评价颇高,并在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很多幼儿园中推广。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如果每位家长能够和专业幼教工作者一样,去分析自己的孩子,那么家园共育会更加有效。

一个学习故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1.注意:对儿童学习的观察(故事和照片)。

2.识别:对幼儿学习的分析、评价和反思,如“我认为在这个情境中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关于马可,我今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回应:为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制定的计划,如“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支持、促进和拓展儿童的学习”。

同时,一个学习故事还可以呈现家长和儿童的声音。学习故事不仅将成人的视线聚焦在每一个儿童身上,记录那些学习过程中的“魔法时刻”、那些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引导我们讨论儿童的学习,对教和学进行反思,为支持儿童学习制定计划;还通过阅读和回顾那些充满魔法的学习时刻,让儿童参与自我评价,并和家庭成员分享信息和经验,使它成为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会让大人学习到很多东西,领悟到更多,让我们来看看响响和念念的观察故事吧。

响响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在班级里有些调皮捣蛋,哪里热闹总会有他的身影,偶尔还会有些恶作剧。每天都会有小朋友去跟老师告状,是个有点让人头疼的孩子。

2017年12月,我在大四班活动室观察了响响同学,发现他真的很棒。区域活动开始了,响响走到松松的身边,惊呼松松很棒,提出和松松一起玩耍的请求,然后两人在一起玩游戏。他们玩得很开心,一起用镜子照鸭子、地球仪、小鱼,把镜子的反光照射到房顶上,彼此也会听取各自的意见。这让我感到小小的吃惊,因为平时响响是个让老师有点头疼的孩子,松松或许是有些内向,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玩,能够友好相处,并且会考虑到他人的个性和特点,就像响响会谦让松松一样。

区域活动结束时,我给孩子们观看了两个孩子合作的视频,也表扬了响响的谦让和松松的新发现,号召大家都带镜子来玩游戏,向他们学习。我觉得他们俩都在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也都是一个闪亮的小星星,而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认可他们的行为。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是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想,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以及引导。

念念是一个7岁的小姑娘,小学一年级,在家中是长女,还有一个小妹妹。性格开朗活泼,很单纯。思考问题的方式很简单直接,从而也导致她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自主意识太强。

而念念的妈妈在一次晚饭时观察到念念很不一样的特点,念念突然说起了和同学之间相处时的一些情景,并告诉外婆说她们很狡猾。说到这里,念念甚至有些忿忿不平,应该是不明白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外婆告诉她说她也可以狡猾。此时,念念义正言辞地告诉外婆狡猾是不对的。念念的妈妈在旁边立马对孩子的认识,提出了肯定,并告诉念念不管别人怎么做,不需要去学人家。

念念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并且念念的品质是非常纯粹的,她对于自己不认同的一些行为,都会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可能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不太愿意自己的孩子吃亏。其实,从小到大,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中,对待是非对错总是会有鲜明的分界线,那么,为什么不能纯粹一些呢?虽然狡猾这个词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贬义词,孩子也很明白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以及所带给自己的感受。她很不喜欢,也不愿意去模仿。

孩子每天回来都会描述在学校发生的故事,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那么作为家长,第一步,让孩子说一说,做一个狡猾的人为什么不好?你愿意继续和这样的同学做朋友或者一起玩耍吗?第二步,当你遇到一些麻烦或者是需要你去面對的问题,你应该怎么做?首先告诉孩子不要逃避,如何运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矛盾。第三步,观察孩子后续的情况,利用每天晚餐后聊天沟通,看看孩子如何自己解决问题的。帮助孩子在学校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每个孩子都需要朋友,既然不认可做一个狡猾的人,那么我们何不尝试做一个快乐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尊重孩子个性发展,适当给予指引,未来的路需要她自己走。

猜你喜欢
念念幼教镜子
念念念念念念念念不忘
高悬的镜子
我的事情我做主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小镜子,大威力
会下沉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