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正在谈论的“一带一路”目标

2018-05-14 08:55米歇尔.勒利维尔德安冬尼.昆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际关系国际合作一带一路

米歇尔.勒利维尔德 安冬尼.昆

摘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国际社会引发极大反响和来自不同层面的各种解读。本文两位作者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在国际关系及国际事务方面之于世界各国的影响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关系;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B8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8.01.007

2017年5月15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参加北京北郊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一带一路”论坛圆桌会议。

一、背景

上个月(2017年5月,译者注),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重点强调中国国家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计划与去工业产能过剩关系问题,同一天,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报道了这一问题。它们根本不同意去工业产能过剩是“丝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的中心任务,也不是理解“一带一路”计划动机与目的的根本原则。它是建立(中国)与欧洲和非洲多边对外贸易的经济基础。这项目计划共享经济开放、贸易自由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至今为止,已经有七十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加入“一带一路”计划。

“一带一路”计划从理论上讲,它创造了联系四个大陆②的贸易网、铁路网、港口和高速公路网。中国官方也高调地称“一带一路”是“世纪计划”。据(中国的)外籍专家们推算,“一带一路”计划 (OBOR)的实施,将需要在数量上高达64个国家投入1万亿美元建立贸易线路。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利用“一带一路”转移剩余产品到海外,为泡钢(the blister steel)和水泥工业转让产品、转嫁污染到发展中国家,③或者为了减轻国内减排(污染)的压力而开放门户呢?

下面我们引述一些人士对中国政府“一带一路”计划的评论,那是理解这个令人惊叹的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关系项目的基本方式。“‘一带一路计划主要不是通过出口消除工业产能过剩的手段,而是对各方带来利益的一项计划。”新华社援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毅伟(音译)的话说。同样,中国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刘华龙(音译)也说,“基础项目和国际合作将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增加……这首先对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是有益的。”

二、两项对外优先政策

透过合作,中国政府正同时致力于两个对外的优先政策,即使那不是合作,也是努力寻求合作。第一个,“一带一路”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上个月所举办的那个论坛,它有29个国家或政府首脑参加。④第二个,工业产能合作。它出现于2014年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邻国哈萨克斯坦期间,中国同意参与一个14万亿美元的项目。那个项目就是利用多余的产能建筑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房屋等。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南美四国之行,表示利用中国国内机械和制造业关闭的过程,对发展中国家从零开始,提供建立整个工业体系。产能合作不仅意味着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而且意味着整个产业链的转移,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工业产能合作”这个概念从表面上看,它是中国工业面临着诸如煤、钢和建筑材料等数量庞大的产能过剩的紧张压力,并且因为低价格、高污染和不公平竞争而遭到诟病。在外界看来,“一带一路”有着转移污染和转移产能过剩的祈愿。但是,中国是通过产能合作和转移整个工业生产或制造业过程,同时应对国内工业削减目标。应当说,这是无可厚非的。

大卫·鲍施曼是中国问题研究方面的学者,也是华盛顿大学国际研究所教授,他认为,“一带一路”很难从产能合作中分离出去。“我的意思是,它是一个重要因素”,⑤鲍施曼说,“但是,那是一个经典的政治策略的例证:一方面,习(近平)正在拓展中国在世界上的伟大視野;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处理一系列国际事务的努力。”鲍施曼的确看到了“一带一路”计划背后复杂的动机,也看到了中国政府两个对外优先政策的分界线。关于这两个优先政策和它们的动机之间相互关系的争论,也许不可避免地陷入共产党政治概念的形式、意识形态运动和口号形成的泥潭之中。⑥

中国急于发展在现代世界中的角色,并且试图在受美国影响的国际关系中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时,中国还想在产能、雇用劳动和产品使用的国际交换方面确立自己主人翁的地位。至于制造业,中国正在寻求雇用已经建立的无数工厂去建设所有想建立的基础设施。但是,想要弄清楚“一带一路”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和列举它的所有动机,这简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无论如何,人们会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将带给他们法律的途径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

三、不只是挑战,而是信心与努力

中国当任领导人习(近平)曾经宣布有超过100万亿的基础项目资金,它部分来自一种称作“丝路基金”(the Silk Road Fund) 的资金,部分来自中国国家政策银行,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或中国发展银行。但是习(近平)同时也表示了,中国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也会是繁荣的使者、安全环境的保护者。“我们应当加强反对恐怖主义的努力,在恐怖主义的症候和根源上找原因,并且努力消除贫困与维护社会正义。” ⑦

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都在努力改进其投资政策,并且,已经变成了一个净资本出口国和外国基础设施的最大的建设者,尽管许多年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是崎岖和陡峭的。在缅甸和斯里兰卡等国,一些当地居民反对中国带给他们的投资,他们认为,中国的一些投资对他们来说是有所不利的。因为,一些项目实施加重了融资成本,使这些国家或当地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例如,中国以前的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几乎是政府对政府的,中国不太关心当地百姓对项目的心理感受。但是,现在中国的投资与建设过程中,已经开始注意并采取措施矫正这一方式了。具体说来,过去中国的项目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工人,而没有给当地百姓提供任何新增就业的机会。还有,过去中国所接受的某些外国项目,很少进行环境测评或公众评估,而这些是真诚与当地人民合作并赢得他们信任的基础。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正在试图打造一种国际新秩序,而她则是这种新秩序的掌舵人。习(近平)力图打消世人的疑虑,说明:中国没有任何染指其他国家内部事务的企图,没有输出中国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愿望,也没有强迫他国接受中国意志的想法,中国更不会依赖那种过时的地缘政治的手段。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最优先考虑的就是地缘政治策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日益感受到被美国及其盟国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限制——特别是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政策实施过程中,更是如此。这样一来,如果中国能找到一条通往西方的出路,那么,她就能缓解来自东方的压力。到目前为止,这一办法似乎奏效:排除中国的“跨太平洋协议”在美国和菲律宾退出后,似乎对中国是个好的帮助。

“一带一路”计划是通过缅甸和巴基斯坦直接向中国西部省份建设能源输送管道,那样就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潜在的瓶颈。一些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支持中国的观点,即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安全问题。土耳其总统埃尔多伊在北京论坛上表示:“这将是一种能够结束恐怖主义的行动。”

在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问题上,印度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国家。它抵制了这次北京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议,因为印度认为,中国在巴基斯坦的能源和经济走廊建设中切断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声称拥有的部分克什米尔地区。中国坚称在这场争端中,没有站在它们对立的任何一方。

美国最初对“一带一路”的怀疑态度似乎已经被许多盟国和合作伙伴的参与所缓和,比如英国。

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在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推进从东方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在英国是西方的天然合作伙伴”,特别是“当我们离开欧盟的時候”。

尽管美国还不是该倡议的成员,但它派出了由马休·坡丁治(Matthew Pottinger)领导的一个代表团,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东亚主任。

我并不认为,也不会相信,这些能够阻止中国发起针对外国受众的“一带一路”大规模宣传和营销活动。包括《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在内的官方媒体最近都发布了一些欢快的视频,这些视频是年轻的外国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歌颂。

注释

①本译文是将米歇尔·勒利维尔德(Michael Lelyveld)的《中国,主张“一带一路”的目标》(China Argues Over ‘Belt and Road Goals),安冬尼·昆(Anthony Kuhn)的《对于中国的“新丝绸之路”,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及一些挑战》(For China's 'New Silk Road', Ambitious Goals And More Than A Few Challenges)两篇观点相一致的文章进行取舍、合译而成的。来源于《政治与政策》(POLITICS & POLICY),发表时间2017年6月。

②与上面作者所说的联系亚、欧、非三大洲不一样,这里说的是从理论上讲“一带一路”可以联系四大洲(即包括美洲)——译者注。

③作者没有把中国看成是发展中国家——译者注。

④应当是代表了139个国家或政府——译者注。

⑤ 这个因素是指“工业产能合作”——译者注。

⑥作者的意思就是不想像有些对中国有偏见的人那样,而是想联系意识形态问题,对“一带一路”的中国政府两个优先政策进行动机考察——译者注。

⑦来源于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译者简介

罗克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

责任编辑 董金荣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国际合作一带一路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