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群的建筑新游戏

2018-05-14 11:55
生活PLUS 2018年7期
关键词:君山张华塑形

这一座被“捏”出来的美术馆,深浅不一,叛逆却不失魅力。完美融合的动与静,刚与柔,与雕塑血脉紧紧相连。

于庆成是世界著名的原创雕塑家。他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蜚声中外。中国著名建筑师张华形容他与雕塑大师于庆成的相遇是“命中注定”。依张华自己的话说:“那般惊艳世界的泥塑作品,在中国这片有着几千年封锢的土地上,透视着人的淳朴,挖掘出了人性的本质。”于庆成的泥塑作品震撼着张华,同时亦给他带来设计上的思考——怎样的一座建筑才能“装得下”这些泥塑?

著名女词人管道升的《我依词》曾让张华豁然开朗:

你依我依,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方即是方,圆即是圆,建筑就得棱角分明。而张华却不愿遵守这些陈旧规则,这一次,他以雕塑的创作血脉,如同捏泥巴一般,“捏”出了这座位于天津府君山南麓山谷中的美术馆。

为了表达理想的建筑效果,这位建筑师曾一头扎进了泥塑的世界,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泥塑过程。数十次的实验和塑形,他都未满意,直到把一块揉得烂熟的泥巴高高举起,朝地上狠狠砸去,密密麻麻的龟裂纹如同干旱多时的土地,也如同于庆成大师极具表现力的雕塑肌理——最终得以发现了建筑与泥塑的完美契合。

Q&A与设计师张华建筑深度对谈

于庆成美术馆

位置:天津市府君山南麓山谷

开馆时间:待定

P+:请你分享,关于于庆成美术馆的独特设计理念。

建筑从弯曲扭动的柔软,到方方正正的坚硬,在我自己看来,这就像从和泥,到塑形、上色、成型的全过程。

P+:从直到曲,从静到动,从刚到柔,这座复杂的建筑如何做到了不突兀?

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都处于变化和活动之中。而“流形”,正是我倡导的新的美学概念。于庆成美术馆作为一个没有焦点的建筑,它所表现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一个从头至尾充满运动变化的形体,才能把我心中的“流形美学”完美呈现。

P+:那段《我侬词》是怎样转化为建筑灵感的?

建筑界有一句谚语: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却是流动的艺术,我们需要聆听从头到尾完整的音乐,而非只停留在一个音符上。

我为了彌补建筑的这个缺憾,从一直喜欢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找到了相应色彩,这段词涌入我脑海时,便浮现出了用泥塑形式做建筑的雏形。

P+:于庆成美术馆的建筑形体著名的10个变化都有哪些?

1、体态从静到动2、形式从直到曲3、分块从大到小4、颜色从深到浅5、面层从厚到薄6、缝隙从宽到窄7、质感从粗到细8、空间从二维到三维9、气质从刚到柔10、属性从阴到阳。

P+:美术馆屋顶被特意安排成植被栽种场所,是出于何用意?

于庆成的雕塑灵感,正来源于这片土地。同时也为了实现我对原有场地的尊重,表达了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在此土生土长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屋顶的草种我选择了当地的野草,自生自灭,任其自然地去繁衍。

猜你喜欢
君山张华塑形
“君山”别名知多少
年轮
桐君山
白衣天使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斑竹丛中君山茶
美女塑形计
题君山
超声吸脂塑形11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