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会议在中国

2018-05-14 09:04
旅游会展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术会议会议科技

国际科技会议,是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具有国际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参会者一般为科学家、学者、教師等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是一种交流的、互动的会议,参会者往往都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各种形式集中发表与展示。中国科协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会议处副处长魏仁力6月27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做了主题为“国际科技会议在中国”的主题演讲,内容整理如下:

科技会议迎来春天

中科协的两百多个学会隶属于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的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是为了这些学会进行的科技会议的服务,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成立,目的是为了将国外的新技术、新交流引入到中国,在华召开国际大会,打开中国的外交之门。所以说中科协是中国真正的第一个PCO单位,1985年的ICCA大会上,当时中国有两个参会代表,一是中科协国际会议中心,第二个是大家熟知的中国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分别代表了会议业和展览业,由此迈入了国际大门。自此中科协拉开了国际会议在华的序幕,至今为止三十多年,组织千人以上的国际会议约有一千多场,涉及的专业也十分广泛。

科技会议在商业会议的比重里只占了17%,科技会议和商业会议会场上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所有的科技会议是以PPT的宣讲、科技的交流为绝对核心,所以科技会议的会场最重要的“现代化武器”就是讲台上一定要有一个笔记本电脑,演讲者一定要站在讲台后面去讲他的PPT,他不能用身体的移动去影响在座听会的其他代表对高深学术知识的判断。

科技会议的目的是研究科技发展,做学术交流,对课题的深入研讨,参加科技会议的代表是各国的著名科学家、科研机构、大学以及科研性的产业,所展示的都是当今科学最深切的话题,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以及最新的科技成果,所以科技会议最重要的就是互动性,也就是说所有的嘉宾做完演讲之后一定要科技互动。

不得不说,科技会议的春天已经来临,原因可以追溯到今年的十九大,在十九的报告里,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值得注意,习近平同志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可以推断的是,以上提到的科研项目一定是五年之内国家投资的重中之重,一定是各个科研部委、各个大学努力突破的国际性交流项目,如此一来,中科协的大型国际会议都将蕴含在这些项目当中。十九大报告出来后,在2020-2021年,与基础研究相接壤的会议提升了15%,十九大报告的指导线路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际会议的分类

那么通常所说的国际会议分为哪几种?首先是主场高端会议,是以中国企业的政治需求、产业需求、科技发展需求,主动发起的会议,在会议当中能更多植入中国方的利益、中国方的诉求,会议安排上也占主导地位。比如刚刚举办的“上合会议”,就是以中国为基础,其中所宣扬的观点为中国政府服务,此外像“G20”、“一带一路”都是这样以我国为主发起的主场会议。中科协此前作了“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智能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也属于此类,这些会议都是由中国科协发起的为将来行业治理的铺垫行为。

“G20杭州峰会”就是典型地运用议题和议程设置主动权,引导峰会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首次全面阐释我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

其次是国际学术会议,这是理论上真正的学术会议,也是未来的趋势,它是由国际组织发起,规模大,学术水平高,行业纵深性深入,多的时候的有一百多个国家参加,是以学术论文,学术交流为主场,以个人代表参会。再有是地方发展服务型国际会议,以及其他研讨和座谈会。

中国科协2016年有34542场学术会议,参会的代表约610万,中科协收到的论文有109万,这组数据凸显出学术会议人数多,会议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术会议都选择了各地城市和以专业相关的位置,学术会议更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支持力度强、城市配套设施完善、行业自身发展优势突出的城市,甚至是营销手段多样化的城市或者是有学院能够给予高素质人才支持的城市。

国际会议又分为承接会议和发起会议,承接的会议主要是由国际组织发起的系列会议,在各个大洲流动,由各个国家来申办国际会议,申办城市会亮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城市接待能力,政府支持力度,以及近期学术报告获取的力度。申办城市可根据学术要求,定向邀请或联合举办,主要以政府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根据科研部门服务自己的产业。发起会议主要是指政府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发起的会议、根据城市产业部门需求发起的会议、服务城市产业聚集区发展的专项会议或者是根据突发事件发起的研讨会。

目的地选择有讲究

中科协在选目的地通常会先明确政府的支持,大型学术会议有时因为它规模过大,就需要政府在会议服务上多方面的配合,其中,对交通的助力非常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当地有优越的场馆和酒店配套,酒店和场馆是决定学术会议举办地的决策性行为,完善的配套服务、航班、物流,都是国际会议选择目的地的重要体现。

因为国际会议的海外参会者人数较多,航空就显得尤为重要,航班的航次决定参会人数,直接决定了会议的规模。外宾通过中科协的调研,请假周期是七天,中科协的国际会议基本上都是四到五天,很多酒店都欢迎国际会议是因为它的周期很长,很少有国际会议低于三天,通常千人以上的国際会议大都选择北京、上海、广州这样方便到达的城市,对二线城市的选择会比较谨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所有科技类的会议都是与相关的部委机关高校院所来合作,很多会场就受到了八项规定的限制,比如说风景名胜区等等。此外,大家在为科技类会议选择目的地的时候也会重视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季节性因素,因为所有的会议都会套着旅游,旅游是会议的一项基础因素,城市的旅游资源通常会扩大中科协会议的规模,加大会议的吸引力。

比如“Miconex2015多国仪器仪表展”选在重庆市举行。为什么选择西部?当时是为了响应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考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其次满足中西部地区对技术、资金、人才的市场渴求;再有中西部地区资源的优势:石油、天然气、有色冶金、矿产、化工、粮食、制药、新能源、军工等产业资源丰富;最后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为什么选择重庆呢?它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同时是中西部工业重镇(机、电、冶、油、气、车等)和仪器仪表重要的产业基地,最重要的是有着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和产业、学术界的支持,对中西部市场也有重要的辐射作用。

“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选择在深圳召开。考虑到这是提升深圳市国际形象的重要机遇,是推动深圳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将发挥深圳市生物技术、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基础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包括中国植物学会在内的国内外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深圳市生物产业发展。同时,还将积极推介本土优秀的生物企业和科研机构,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和优秀国际专业人才,迅速占领国际生物产业制高点,共同推动中国植物科学发展,做大做强深圳生物产业。

魏仁力简介

魏仁力现任中国科协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会议处副处长。曾任中国科协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服务处副处长。

自1992年至今,她始终从事国际学术会议、展览、双边、多边团队交流活动。执行各类国际学术会议500多个,与208个国际学术组织建立关系,会议专业涉及理、工、农、医、交叉学科。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包括联合国各部门、国际各学术组织、国际基金会、世界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国际著名PCO公司、展览公司;国家各机关部委事业单位、各地方政府、专业院校与科研机构、学会协会等。

猜你喜欢
学术会议会议科技
学术会议质量评价方法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欧洲理事会会议
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
主席团会议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学术会议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
科技在线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