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动态评价研究

2018-05-14 10:01李伟军黄理裕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

李伟军 黄理裕

摘 要: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就是开展教学评价。构建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动态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对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动态评价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指出了现阶段教学评价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动态评价;动态评价改进

作者简介:李伟军,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黄理裕,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教务办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2-0024-02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环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质量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对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树立良好教风、学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结果的评价被过度重视,而教学过程形成动态的评价多被忽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前高校虽然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已有很多措施和手段,但基本都是静态的,仍是以学生评价评分为主的“效果评价”。

学校在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方面有不少制度和措施,但由于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手段比较单一、监控的关键点比较有限,没有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

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存在滞后和延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作用不够强,教与学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平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飞跃式的扩张,教学质量问题愈发凸显。通过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共识。

二、动态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动态评价是教学与评价为一体的交互式评价办法,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师生通过评价互动主动建构和修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现教学效果的诊断、评价与补救。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相长,具有以下特点:

1. 动态评价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实践教研、道德修养、学习潜质等,多维一体。

2. 动态评价强调多方参与,包括教师本人、教师同行、学校管理者、教评专家、学生等。

3. 动态评价关注多方的协商和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关注师生互动反馈,重视评价的改进,引导和控制教学建设的方向,保证在各项建设中贯彻教学改革精神,固化教学改革成果,使之更为科学合理。

4. 动态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反馈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结合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师生多层互评,形成促进教师发展的多重动力。

5. 动态评价标准与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育改革方向、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6. 动态评价方式多样,包含当面评价、纸质评价、网络评价、座谈会、研讨会等。

三、建立教学质量动态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大部分。动态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动态评价主体要全面

通过对比研究,较为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动态评价的系统应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专家评价,构建和形成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体系,实现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多角度实现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效果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动态评价标准要合理

高校学科众多,课程不同,知识构成、内涵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规律存在差异,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的特点,既有共性评价的标准,也有非共性的评价标准,应做到评价标准的合理差异。

3. 动态评价方法要科学

动态评价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重点,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以学生为评估主体,探索建立学校管理部门、教学院部、学生三级联动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动态机制,以测试、互评、座谈等为手段,跟踪教学全过程,量化评估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动态反馈评估信息,更好地服务教学。

四、教学动态评价的改进建议

针对目前教学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动态评价的目的,提出以下建议:

1. 转变动态评价的理念

動态评价的真正目的和出发点,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并不仅仅是以管理者咄咄逼人的态势,给教师的教学优劣打一个定性和定量的分数标签。

2. 两类评价相结合

反馈性评价一般在期中前多次进行,分为同行反馈、主管领导反馈、专家反馈和学生反馈,大量反馈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处理,分类反馈给任课教师,使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修改课堂教授方案,解决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综合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考试之前进行,通过网络平台将动态评价指标量化,综合计算出每个教师的教学评价综合值。反馈性评价引导教师及时修正教学过程的失误和偏颇,是一种补救参考;综合性评价则是整个教学过程和补救效果的总体评价,是一种重置参考。只有两类评价相结合,才能给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一个科学完整的指导。

3. 根据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需求,构建动态的指标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一直在不断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各项考核指标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在对教学质量进行动态评价时不能长期采用一套一成不变的评价指标,或只局限于某些环节的评价,应构建一套全过程的动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相应设立动态指标修正的系列制度。

4.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比重

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中,往往只涉及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常常因缺少可操作性而被忽略,或者只占很小的比重。应加大实践教学的评价比重,建立一个由教师引导发起、学生积极参与、全时段的实践教学考核动态评价模式,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实践教学环节动态评价的项目包括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体系、实习基地的管理和服务、实践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会的技能以及学生课外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等。

5. 在动态评价中增加教师的自我评价

常规教学评价体系中一般没有教师自评这个部分,在动态评价体系中中引入该评价,有利于教师对所授课程不同章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省,并及时回应动态评价中发现的教学问题。

6. 加强学生课堂教学动态评价的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权益的认同

教学评价的初衷是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博弈、追求短暂共赢的心态,让教学评价沦为“老师跟我互不为难”的形式主义,长期来看这是学生学习权益的损害。动态评价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加强对学生的评价知识培训,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结果。动态评价应选取和确立多个可以覆盖课堂教学过程各个关键环节的关键点,通过对关键点的监控实现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监控。如设置前期、中期学生评价,而不只是在课程结束时的单次评价。总之,动态评价体系应该加强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参与评教直接受益。

7. 根据动态评价综合数值给教师排名,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储存的课堂教学评价数据将为学校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统计、分析的结果数据可以为学校完善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责任制度提供重要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学校评优、评先以及人事部门评聘教师和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参考。

8. 充分利用先进网络技术促进动态评价的改革

教师可以探索利用手机微信平台的功能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新方法,为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手段提供参考。充分利用高校成熟的网络环境和手机微信平台的功能,设计课堂教学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

综上所述,教学质量动态评价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动态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整合。构建和完善課堂教学质量的动态评价体系,将更有力促进建设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体系建设,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助推高校教学质量的再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慧贞,等.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

[2] 杨玲.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途径与整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6):71-74.

[3] 蔡红梅,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77-180.

(编辑:秦俊嫄)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运用
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实践探索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效途径探索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几点思考
菲律宾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析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探究
公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策略
基于教师专业化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原则分析
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