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跨国公司来沪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思考

2018-05-14 09:06陈欣然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考

【摘要】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上海人才集聚,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上海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举措,提升上海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网络枢纽地位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思考。

【關键词】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思考

一、引言

通常来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指跨国公司母公司设立的,对在一个国家以上的区域内的企业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唯一总机构,一般包括管理决策、采购销售、研发、物流分拨、资金运作、共享服务等功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跨国公司的管理中心和决策中枢。

中国经济在维持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受到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已逐步开始进入转型期。发展总部经济等服务性经济模式,成为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的共识。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上海发展能够产生多重促进效应,主要包括:(1)辐射带动效应。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来沪投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上海人才集聚,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在提升上海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网络枢纽地位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2)税收贡献效应。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数据显示,参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纳税总额达417亿元人民币,户均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3)高端人才就业效应。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员工结构具有高端化、专业化特点。据统计,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吸纳的大都是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超过80%,硕士以上学历超过20%。

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7年5月,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96家,上海已成为中国大陆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投资来源地主要是欧美和日本。二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行业分布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三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注册区域以浦东新区为主,逐渐向其他区县扩散。四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规模不断扩大,能级不断提升。

三、机遇和挑战

(一)上海面临的机遇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日益看好上海。上海已经超越了中国香港、新加坡,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亚太地区发展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上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靠近客户、市场与生产设施,以及良好的分销渠道。此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能级不断提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将亚太区总部、业务部门全球总部等更高能级的总部迁往新兴市场国家;将从事基础研发、全球研发的更高能级的研发机构迁往新兴市场国家。

(二)上海面临的挑战

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相比,上海尽管有靠近客户和市场的明显优势,但在税收环境、法律和监管制度、商业环境、政策透明度等关键指标方面仍有明显差距。例如在税收政策方面,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比,中国大陆地区企业所得税率和个人所得税率较高,跨国公司如将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或中国香港迁来上海,会使跨国公司营运成本增加。此外,国内各省市越来越重视总部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力度正在加大,上海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工作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强。

四、吸引跨国公司来沪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思考

(一)以质取胜,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

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来沪发展关键是要立足于上海的区位优势和综合优势,通过不断强化,包括商务和居住坏境、人力资源、产业配套、专业化服务水平、行政效率等在内的软实力来增强吸引力。在具体工作措施上,可通过规划功能性区域,形成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区;加强交通、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为便捷的通关、重组等贸易投资环境;配置满足外籍人士需求的医疗和教育资源等措施来具体推进。同时,还应建立面向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应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行政效率与行政服务水平;加强与兄弟省市间的沟通协调,为跨国公司在全国整合业务提供延伸服务。

(二)审时度势,调整完善地方政策支持

(1)在吸引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及业务部门全球总部等更高能级的总部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上海在靠近客户和市场方面独特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希望将其亚太区总部和业务部门全球总部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迁来上海,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吸引更高能级总部的相关政策。(2)在吸引外资研发中心方面。通过吸引和集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会引领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聚集大量高端人才,对同领域的企业产生示范与竞争效应,同时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在促进上海产业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会通过人员流动和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而产生知识外溢效应。

为吸引外资研发中心来沪发展,要抓住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向亚太区转移,加紧在新兴市场国家布局研发中心的趋势,完善现有的政策支持,努力创造与国际接轨的研发环境。如为研发中心研发设备和样品的通关创造更为便捷的环境;探索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地与本市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更好地参与政府科研项目的机制,激发外资研发中心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地融入本市的自主创新体系等。

参考文献

[1]沈则瑾.上海巩固跨国公司投资优势地位[J].中国外资,2017(03).

[2]彭羽,沈玉良.上海、香港、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比较——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环境的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2(04).

作者简介:陈欣然(1983—),女,浙江台州人,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