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助力经济高质发展

2018-05-14 09:06段杰妤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经济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商标品牌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商标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市场经济的主要竞争形式。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要加强品牌理念的构建,要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要加强对品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商标品牌;经济;高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中的外表是有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贪利性的弊端,要求市场规则及法律规范在市场竞争原则下,通过对商标及品牌的有序调节对高品质的商品及服务进行保护,防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恶性竞争的出现。

一、我国商标品牌保护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分析

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在当时都位于前列。尤其是科技,四大发明、地动仪、算盘等都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发明创造实用性之强,作用之大,世界各地都有目共睹。创新成果在当时都记录完备,但是相关的法律保护制度却并无记载。早在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古代法律制度,但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对知识产权进行关注,直到2017年4月才首次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系统地提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目标。随着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商标、品牌等词汇被人们所熟知。

目前,我国的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就商标而言,我国是商标大国,但是想要实现商标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新发布的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上,我国仅有华为、联想入围,是典型的产品大国,品牌小国。世界知名品牌少,商标注册周期长、恶意竞争等问题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企业对商标和品牌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说根本分不清楚商标与品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品牌文化建设的忽视,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薄弱,质量产品不过关等;另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企业有意或无意地利用我们对商标和品牌的薄弱意识打压国内企业品牌的成长。

二、实现商标品牌战略,助力经济高质发展的路径

(一)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要加强品牌理念的构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国际上的许多知名品牌,它们的品牌认知度非常高,这与品牌理念的构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对品牌理念一知半解,更多关心的是政府鼓励扶持的政策。所谓品牌理念,是指能够吸引消费者,并且建立品牌忠诚度,进而为客户创造品牌与市场优势地位的观念。品牌理念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稳定的功能。品牌理念的塑造与构建主要体现在企业使命、经营思想、行为准则三个方面,即企业在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中,其原动力是什么,原动力是出于功利、投机打把式的追逐利益的目的,还是通过提质增效获得竞争优势获得市场份额,经营思想与企业使命紧密相连,企业使命决定经营理念,海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是在一种注重打造自身品牌使命下的经营理念,使命、理念是行为的向导,一个企业着力于品牌思维,就会奉行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则,从自严格要求的视域重视自我品牌的建设。

(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要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第一,政府要加强商标注册管理,使注册流程更加正规,审批效率更加高效,注册标准更加严格。加强审查标准、工作规程执行的监督指导,提高审查质量;优化审查流程,提高审查效率;加强技术支撑,提高职能水平。第二,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在许多知识产权案件中,尤其是国际知名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国内的弱小企业往往是被告方,处于弱势。这些惨痛教训的背后是我国品牌意识的觉醒,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当一件产品、技术或者商标被相关部门审批通过时,就会有相关的法律保障这类知识产权,不僅不会被山寨,而且拥有更加充足的使用权。在法律的保护下,专利类知识产权不会因为企业的人员流动而流失技术成果,可以独家垄断专利产品销售市场,还可以通过转让专利技术或实施专利许可,提高企业的地位,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第三,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在我国有许多企业以山寨著称,通过窃取他人技术成果,再以低价批量生产,获得高额利润,从而使研发者难以收回成本,甚至被挤出市场。之所以这样的事件屡禁不止,是因为违法侵权成本太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接受新华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具体数据:赔偿金额大约为10万。相比于他们获得的利润,简直是九牛一毛。也正是因此,导致专利人不会通过维权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发达市场经济体,侵权赔偿少则百万,判赔数亿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要加快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把违法成本显著提升上去,使法律威慑作用能够发挥出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要加强对品牌质量的提升

首先,规模对于品牌的影响非常大,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也不需要品牌。对特色产业要扩大规模,进一步推进一体化(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等),为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规模基础。此外,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品质是品牌的基石和生命。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满意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是塑造品牌的关键。在高质量产业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融入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品牌竞争力,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其中,自主品牌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提高对自主品牌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徐建宏.让品牌经济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J].新西藏,2018(02).

[2]陈红丽,范雅婷,李玉.论商标保护与实施品牌战略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8(19).

作者简介:段杰妤(1990—),女,上海人,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方向:MPA。

猜你喜欢
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数读中国经济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Out of time
经济
经济年度人物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