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8-05-14 09:06郅慧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郅慧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上,抓好课前预习,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优化课堂教学,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这是叶圣陶先生的至理明言。这说明教师教学生就要像大人扶小孩走路一样,边扶边走,随时准备放手。因此,教师要坚持这项原则,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一、切实提高学生第一次感知效果

小学生要想获得牢固的知识,必须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来的“一言堂”,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参与机会,上好讲读,提高第一次感知效果。

(1)课前充分做好预习。每篇讲读课文前教师都要求学生自己解决生字、新词。字意、词意查字典,也就是将查得的字、词意思放到句子中,看是否妥当。这样做既明白了字词的意思,又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2)教师要有目的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样做比教师直接讲出来,效果要好得多。(3)讲读课文时,我主张“读讲”,从读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多读,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表象,使其与课文产生共鸣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二、讲读与写作相结合

讲读课文往往都是名篇、精品。它既是阅读教材,又是学生习作的范文。所以,要把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1)观察方法的模仿迁移。“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例如,《颐和园》一文写了园中的美丽景色。文章先写了进大门看到怎样的长廊,而后写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的和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再写从万寿山下来,看到了昆明湖的景色。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了颐和园的美景。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这类以观察见长的课文,是对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引导。有观察重点、观察角度、观察顺序等做基础的写作训练和基本技能的练习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完成。(2)选材构段的模仿迁移。“读写例话”是学生作文的导师。学好“读写例话”,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作者选材构段的方法和特点,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又一训练目标。例如,《落花生》这篇课文讲的是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对种花生只写了一句话,收花生也只有一句话,吃花生没有具体写,而议花生却写得非常具体,突出了中心。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再细读“例话”,就更能体会到写文章要做到重点部分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略写的重要性。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写文章要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这一知识,我曾让学生做过一篇《小粉笔头》的作文。因为事先学了《落花生》并让学生掌握了这课的选材结构特点,所以学生在写作中,对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如粉笔的构造及制造过程都略去不写,而对粉笔的寓意写得具体生动。(3)遣词造句的模仿迁移。小学阅读课文,文质优美,语言朴实、生动,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比比皆是。这为学生遣词造句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学生习作时或引用于文中,或仿造于句中,都是文中最闪光的部分。

模仿范文、范句是学生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过程,但绝不意味着死搬硬抄、套用套作。模仿应当成为学生创造性的劳动,成为思维的导向,并逐步达到熟能生巧。

三、以读为教学重点

朗读是语言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通过读可以帮助学生学词学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可以发展学生思维,通过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阅读,始终以读为教学重点。

(1)讲前读。讲读课文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全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摸清文章層次,找出字词句等方面的疑难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读前所提问题要尽可能浅显、单纯,这样可使学生不必为问题太难而对阅读失去兴趣。(2)讲时读。浅显易懂的段落以读代讲,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要反复读,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意思猛一看是不容易懂的,应让学生读读议议,或分组讨论,直到明白:这里所指的是“死亡”“离开这个世界”。再让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内容知道:小女孩是在产生幻觉的时候死的。(3)讲完读。讲读课文之后,要让学生做一些巩固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懂、读好已学课文。这样可以通过读记忆字音、词意、句式,加深对词句的理解,达到熟读成诵。

四、加强复习巩固练习

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更牢固、更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使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复习时要做到。

(1)复习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复习目标,使学生复习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复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复习内容的特点进行练习,一般是串练为主、讲评为辅,做到抓重点、释疑点、补缺漏。(2)组织练习时,要合理运用多种形式的复习。方法可以是独立的、小组的、全班形式的,禁止题海战术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应练的精、练的巧。教师把复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能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3)复习课的讲评、总结要揭示复习的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在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时应注意的问题,告诉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上,抓好课前预习,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优化课堂教学,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目的,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倩.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6(1).

[2]王茹英.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1(2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