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与预防措施

2018-05-14 09:06王建刚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矿井对策

王建刚

【摘要】随着矿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在不断地向前迈进。整体上,国有煤矿企业由于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通风人员及通风设备管理、配备、检查、维修等方面工作开展较为全面,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效果显著。但是一些小型矿井,由于财力不足,人员配备及安全管理水平有限,导致矿井通风管理人员、设备检查、维修维护方面的管理工作开展的不理想。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一些矿井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减少,导致通风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巨大风险。矿井的通风管理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井下作业的进行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以保证工作人员不会发生窒息危险。除此之外,氧气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井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而降低矿井生产工作的风险系数,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对策

一、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

(一)物质影响因素

在矿井作业过程中,工作区域会存在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等过量能量及瓦斯、煤尘等危险物质,两者均有可能导致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一,瓦斯爆炸是高瓦斯或突出矿井的主要事故之一,因此,矿井企业应详细分析本矿井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及条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做到从源头解决瓦斯爆炸问题;第二,煤尘爆炸问题也易导致矿井安全事故,由于矿井防尘措施不健全,对防尘措施疏于管理,极易导致作业区域煤尘量过大,一旦井下空气中的煤尘量达到爆炸程度,极易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第三,煤层自燃发火,煤层自燃发火矿井的煤层在经历氧化放热后,煤层的温度会升高,如矿井的通风效果不好,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后,就会发生煤层自燃事故;第四,回采过程中产生的过量能量,由于井工开采的作业场所空间狭小,井下各种设备之间容易发生碰撞,碰撞期间可能会产生火花,如果此时区域内的瓦斯或煤尘浓度达到相应的爆炸极限,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是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一,井下流通测空气成分复杂,极易引起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做好井下气体监测实时监测工作,并及时对空气中的瓦斯、粉尘浓度、风流稳定等情况进行分析,合理确定各项参数的临界值;其二,煤矿井下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个人及危险物质防护用品、各种设备设施的灵敏性等方面,矿井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避灾路线。

(三)人员配备、设备不能满足需求

近几年煤炭行情的持续低迷,造成矿井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率较高,很多矿井通风安全技术人员断层现象严重。设备保障是矿井通风安全的基础,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一定比例的矿井通风设备或瓦斯治理设备老化,设备能力不能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设备老化会给通风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较大的隐患,瓦斯治理能力不足则易导致矿井瓦斯治理不充分,进而造成煤层瓦斯涌出量加大,矿井瓦斯浓度超限,严重者导致瓦斯爆炸或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四)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全面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升,矿井基本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安全生产制定,但很多矿井的安全生产制度未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也没有随着矿井环境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制度仅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或上级部门检查,未能有效落实,成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矿井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存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二、矿井通风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一)增强安全意识

人是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要想切实保障矿井通风安全,加强通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最为重要。作为管理者,首先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认识和了解通风安全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管理隐患。其次,要加强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拓宽视野和心胸,让管理者有意识并有途径去改善通风安全问题。最后,不断提升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安全即是责任。

(二)加强矿井生产通风安全监管力度

煤矿生产监管部门应该结合实际的开采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实时地监控、调查、跟踪、指导矿井的通风工作。不断地完善、优化矿井生产的复查制度体系,及时发现矿井生产存在的通风问题,并采取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保证矿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监管部门要对矿井的通风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落实好通风监管的工作任务,尽可能地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三)环境因素防范

矿井从环境因素上对通风事故进行防范,首先要求井下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及科学的通风管理系统,合理计算确定矿井的风量需求,保证矿井风量足够,实行分区通风,保证井下各个采区均有独立的回风巷道,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其次要加强瓦斯管理,矿井要建立立体的瓦斯抽放体系,结合矿井实际地质及瓦斯地质条件,运用多种有效技术手段对煤层瓦斯进行抽放,保证瓦斯抽放效果。第三加大通风设备及其安全监测设备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提升通风设备运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瓦斯、煤尘等危险因素的监测、检测水平,将有关设备进行联网,做到全方位实时监测。第四提高矿井通风设施的维护水平,只有合理的安装、维护井下风门、风桥、挡风墙等通风设施,才能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

(四)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规范化管理

实现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需要健全通风安全管理体系架构。对于安全管理组织的建立,要从矿井类型、矿井灾害种类、灾害严重程度等方面考虑。从矿井通风管理工作角度来说,采取直线职能制,来设置管理机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上级领导或者职能部门下达管理指令,下级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指令开展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考虑到每个矿井生产的差异性,要按照安全条件、矿井类型,来合理设置管理模式。管理原则如下:第一,分层原则。要明确管理分工与工作内容,使每个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权利。除此之外,还需要明确工作流程;第二,统一指挥原则。为确保安全管理的有序性,每个人在同时间内,只可接受一人或者一个部门的指令,若多人指挥,或者多部门同时指挥,则需做好指令优先沟通工作,以免造成指挥混乱情况的发生;第三,分工协作。为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效率,需将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任務,合理地分配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使其能熟练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动态管理。管理形式等应依据井下生产中安全条件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对整个管理工作动态监管。

(五)培养相关人才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必不可少,尤其是为了企业不断地发展,需要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不过目前很多企业存在问题,如技术人才不足、管理人员水平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领导应意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可挑选企业优秀的员工外出学习,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注意招聘外来人才,尤其是在招聘时就要对人才进行筛选,选择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此外,企业也要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如一些演讲或培训,也可举办一些分享会,增长员工见识的同时也可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和素质。在培训时要注意请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主要是让员工能学会一些先进技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企业应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机会,让员工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通风安全工作

矿井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应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时时讲安全,处处做到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到人尽其责、确保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奖惩分明。矿井应逐级建立通风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现场的检查工作,力争做到全覆盖,无隐患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实时对问题进行跟踪,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三、结语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矿井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职工的人身安全,因此,针对现状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为煤炭企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安全的生产环境,全面提升矿产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春,马浩东,李贤功.浅析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J].煤炭工程,2010(04):118~119.

[2]牛明东.浅析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方法[J].能源与节能,2016(04).

猜你喜欢
矿井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矿井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矿井通风技术及系统优化设计要点分析
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废弃矿井变成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