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短缺困局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8-05-14 09:06蒋林强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对策建议

【摘要】“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儿科似乎成了一些医生避之不及的禁区。如今儿科医生短缺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儿科医师短缺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疾病防治,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本文从我国儿科医生的工作现状出发,分析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儿科医生;短缺;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地儿科停诊的消息屡见不鲜。诸如2016年广东各大医院儿科的停诊风波、2018年1月天津市海河医院因仅有的3名儿科医生全部病倒而被迫停诊的新闻,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层出不穷的儿科停诊新闻昭示着一个事实: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

一、儿科医生现状

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近5年,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去甚远。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儿科医生数量短缺的“供需矛盾”將进一步凸显。儿科医生短缺,一方面是儿科医生本身数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儿科医生的不断流失。根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基础数据)》显示,儿科医生以小于35岁的从业人员为主,本科学历居多。2011年~2014年,中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比达到10.7%。其中,35岁以下医生流失率为14.6%,35岁~45岁医生流失率为11%,45岁~60岁医生流失率为6.8%。

二、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分析

(1)培养周期长。一般而言,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生需要在基地培训两到三年,再经过两到三年住院医师的培养,通过考核后方可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如果再算上本科的五年学习时间,培养一名儿科医生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培养儿科医生所需的冗长周期,必然使得医生紧缺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2)医疗风险高。儿科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儿童,而儿童往往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且易出现药物过敏。儿科医生对患儿的病征采集较困难,检查时患儿配合不密切,增加了明确诊断的难度,因此问诊和治疗过程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凭借经验,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3)工作负荷重。儿科是最累、最苦的科室之一,每天工作时间长,碰到流感高发季,一名儿科医生每天看诊最多可达100余位病人。儿科医生们休息时间短,加班时间长,节假日无保障已是常态。由于儿童诊治的特殊性,有时候称儿科为“哑科”。为了对症下药,儿科医生往往要比其他科室医生花更多的时间来确诊病情。(4)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儿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比其他科室高很多,儿科是“哑科”,医生与患儿无法直接交流,风险就会加大。加之儿童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面对孩子的病痛,父母比自己生病还要焦虑,一旦出现问题,就更容易激起他们的负面情绪,暴力伤医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中华医师协会统计,儿科领域的暴力伤医事件,正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儿科医生人才队伍培养

改革儿科医学专业化教育,制定普通医学高校开展儿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扩大医科大学儿科医学专业本科培养规模。但由于儿科医生培养周期较长,短期来看,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是推进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加大儿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经转岗培训及考核合格,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医生,在原专科执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儿科执业范围。各级医院要积极鼓励其他专业临床医师转岗到儿科专业执业,对已转岗到其他专业执业的儿科医师,鼓励和引导其返回儿科岗位。

(二)提高儿科医生岗位吸引力

公立医院内部要调整儿科薪酬制度,大幅提高儿科医生工作收入,并从进修深造、职称晋升、奖金分配和科研立项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增加儿科专业的职业吸引力和儿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感,让儿科医务人员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应有的报酬。

(三)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加强医患沟通,及时解疑释惑,畅通医疗纠纷投诉渠道,建立投诉反馈制度;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的长效机制,实行“三调解、一保险”,为儿科医务人员购买医疗责任险,降低风险分担,创造有利于儿科医生成长、工作的环境。

(四)设置目标考核体系

将儿科设置与发展纳入医疗机构校验、综合医院建设发展目标和管理评价体系、院长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及医院评审评价体系,通过绩效激励,为儿科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

(五)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

应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儿科基层首诊制度,尽可能引导家长在孩子患常见病时,首选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从而疏解到大医院儿科看病的人群,提高儿科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区域内供需矛盾。区域内不同儿童医疗机构要根据其性质发挥不同功能,基层医疗机构筑牢网底,做好守门人功能,充分发挥其疾病预防保健功能,综合医院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儿童专科医院重点诊疗疑难杂症,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形成儿童保健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卷)[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基础数据)[Z]. 2016.

作者简介:蒋林强(1987—),男,浙江嘉兴人,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对策建议
撕书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儿科医生缺口目前达20万
儿科医生“荒”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