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公众参与原因分析

2018-05-14 09:06蒋子嫣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象征性公众参与参与

【摘要】本文以L再生能源利用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各方参与者,结合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对本次活动目的、范围、流程、时间和形式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关键词】公众参与;象征性;参与

参与环境管理并对环境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是现代社会公民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L固废处置基地地处S镇,每天承担了全市约70%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2016年 5月10日至12日,在L固废基地开展了为期3天的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公众参与以村民代表参观L固废基地中四、五期填埋场及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整个公众参与活动共有222名村民代表参加,经环评单位统计调查问卷后得出,支持率达99.1%。虽然二期工程的整个公众参与未发生群体性事件且问卷得出的支持率较高,但关于垃圾焚烧厂的信访矛盾量并没有下降。

一、L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工程公众参与分析

笔者通过分析L二期工程公众参与的目的、范围、流程、时间和形式,剖析本次公众参与的参与层次和效果。 通过访谈法来了解本次公众参与的相关情况,共访谈33人,包括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和村民。

(一)公众参与目的

公众参与的目的就“二期工程是否进行建设”听取群众意见。公参只是让群众知晓建设背景、工艺流程及环保措施设计标准,向群众灌输二期工程环境影响可控的概念。

(二)公众参与主体

S镇最终确定222名村民代表。通过访谈得出本次公参并未进行公正公开的村民代表选举。代表的选择仅是由村居书记做主,选择一些党小组代表、村民小组长等村民参加。

参与者的年龄都在40-60岁,农民占80%,文化程度较低。参与者具有两个个特征:一是因学历、知识水平不能准确地理解技术指标和相关术语;二是大多数是村民小组长,有一定身份特征。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他们的被带入到建设方预先设定的轨道中。

(三)公众参与的时间

二期工程的公参时间是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审批前,这就意味着二期工程已经选址结束了。对于已成定稿的报告书来讲,即便听取了公众意见,也很难再根据公众意见对報告书进行修改。公众参与的时间很大程度引导了公众参与的形式化。

(四)公众参与形式

二期工程的参与形式包括参观、座谈会以及填写调查问卷。整个座谈会中只有在最后一个过程中,有几名村民代表与专家进行了互动,其余环节均无互相交流和沟通。

根据谢莉·阿恩斯坦在《市民参与的阶梯》一文中提出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她认为公众参与的评价可分为八个阶段,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参与程度,即无参与、象征性参与、主导性参与。最后三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有实权的公众参与。

二、造成目前公众参与“象征性参与”的原因

许多邻避设施会产生电磁辐射、噪音、废气、污水等方面的负外部性效应,在设施的技术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与一般的规划设计项目相比,其公众参与的门槛要求也相对更高。对于这样一种具有强烈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征的规划行为,如果公众参与主体自身缺乏必须的科学技术知识,则不仅无法很好地履行参与权利,而且极可能对规划决策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指出:“由于公民常常不能理解政策质量标准中包含的知识和常识,所以,他们可能会对专业领域或科学界认定的政策质量标准提出质疑。”

参考文献

[1]汪劲.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之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兼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的施行[J].法学评论,2004(2):107~118.

[2]侯璐璐,刘云刚.公共设施选址的邻避效应及其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以广州市番禹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J].城市规划学,2014(5):112~118.

作者简介:蒋子嫣(1990—),女,上海人,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象征性公众参与参与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克制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