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材料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8-05-14 09:06聂明昊
丝路视野 2018年29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聂明昊

【摘要】审视当前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我国材料比较丰富,是一个材料大国,但是在当前的发展局势之下亟待进行转型升级,进入材料强国的行列。本文针对中国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当前中国进入材料强国所遇到的问题,说明中国材料行业最为薄弱的地方,对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强国;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数千年间,材料一直是人类文明动力源之一,也是其文明进程的见证者。随着铁材和复合材料的出现,人类的视线已经从地球发展到太空。当下,材料的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无论实验还是理论都达到一定高度,一再突破我们的传统的认知极限,不断应用到最高精尖的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已经成为热门的行业和研究方向,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从学科分类上出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归类于应用科学旗下,所以,研究材料最终是为了应用。如今,中国的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业已进入新时代,而其主要特征展示如下。

一、亟需进入材料强国的行列

经过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业已进入材料大国的行业行业,无论是材料种类还是材料规模方面都已经占据世界前列,亟需完成“大國”向“强国”转变的进度。材料强国的标准是需要建立健全构件、元器件需要的材料系统。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许多材料,市场的需求也使得中国材料领域稳步发展,逐渐的从量取胜步入质取胜的阶段。毫无疑问,我国的材料发展实际情况是需要引起相关行业和部门足够重视与支持的,这样才能促进其稳步发展。国家和市场需要加强对该领域的投入,强化其运用,带动这一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进入材料强国所面对的挑战

从材料大国转变为材料强国是中国材料领域和材料行业的一项巨大挑战,我国现今的材料发展现状是苦于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需要有领先的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必须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很明显,目前情况下,我国还无法完全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不仅技术力量落后,其没有足够的创新,相关理论不能及时作出验证,同时,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根本无法运用于实践。而且,管理手段不够科学,研究过程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虽然设置了不少的项目,但是其效果并不突出,消耗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无法给予验证,无法构成完善的系统,真假混淆在一起,难以辨认。最后,科学技术系统才是核心竞争力。假如其构不成系统,其就无法转变为生产力,更不要说构成相应可靠的材料。

从技术层面出发,我国材料产业较欧美国家而言,属于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低下,产业初级,创新无章的层面,也没有建立核心技术,没有构成相应的规模,企业也没有将技术转变为利润,让其形成一定规模。整体而言,其居于中低端位置,处于竞争中的弱势。规模也能形成竞争力,没有对应的规模就无走进强国的行列。

三、材料产业提升的关键点

材料体系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牌号系统,二是技术系统。牌号系统指的是通过对比材料特性指数,分列构成序列;技术系统是对牌号系统生成进行的技术支持层面,例如标准系统,材料技术系统等。此外,还包含每一个牌号对应的成分和结构,合成和加工,服役行为系统等。而上述两个系统均是极为复杂的,它们包含的内容众多,同时两者的关系也极为繁杂。有资料显示,中国目前依然在使用中的材料牌号包含有10000多个,其中,专门用于航空方面的材料就有2500多个。如此就能够看出这一技术系统有如何庞大的规模。其间,有不少的牌号受到国外牌号的影响,对国外的牌号进行仿制,标准、技术、习惯等方面的要素影响极为明显,这应该如何应对;为了部门和单位的个体利益,不停地进行各类立项,对于同一类型的牌号不断地进行重复,这些应该如何应对等。简而言之,在进入材料强国的过程中,最紧要的问题是重新组建材料系统,构成规范的运用系统,做好相应的发展规划。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进入材料强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材料科学和工程行业进入新时代的标志。而审视目前的情况,中国想要进入材料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综合上面的各个问题,它们都是中国走进材料强国的拦路石。必须对之进行全方位解读,逐步化解这些问题,将他们一一移开,才能让中国走进材料强国的行列,和中国材料大国的地位保持相对应,带动中国材料科学和工程走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赵振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时代[J].航空材料学报,2016.36(03):1~6.

[2]周丹.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教学策略与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4(38):28~29.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