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后

2018-05-14 09:02雯婷
安邸AD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沙丘冒险美术馆

雯婷

“如果说做建筑是一次冒险,那从设计到修建这座美术馆的过程,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建筑师李虎站在北戴河海边沙丘之下的UCCA沙丘美术馆,一字一顿地说。

“如果说做建筑是一次冒险,那从设计到修建这座美术馆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建筑师李虎站在这座由他和团队打造的沙丘之下、海面之边的UCCA沙丘美术馆的开幕仪式上一字一顿地说。冒险到什么程度?一个月以前,他对这座建筑最终会以什么样的面貌示人,依旧没有十足把握;而就在开幕的前一天,他仍耐心打磨着大门,直到开幕前夜的12点,这里才被第一次清理整洁,他得以清晰地打量这个孕育了3年多的建筑“新生儿”。在他眼中,这个“新生儿”虽已揭开面纱,却依旧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好的建筑会随着使用的过程而日臻完善,交给时间去打磨吧”。

虽早已听闻沙丘美术馆的独特形态,但当我们作为开幕展首批客人,步入这座凭海临风的奇幻空间,它依旧颠覆了你对它的所有想像。从洞穴般的入口进来,犹如进入神秘的白色隧道,内部结构又像生长的细胞,穿过形态各异的弧形展厅,会让你联想到原始聚落的居住形态,而那些面对大海的巨型落地窗,又将海平面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致映射进来……正如李虎所言:“我无法描述它具体是什么,它就是一座不可名状的建筑,需要每个人亲自走进去,用心去体验。”

大自然总能带给建筑师和艺术家们无限的灵感和养分,这座美术馆从设计到建造的过程,便是一次最好的例证。它“不可名状”的形态并非无迹可寻,来源于空间之上自然形成的沙丘。阿那亚的创始人,也是美术馆的业主方马寅告诉我们,这片黄金海岸线就剩这最后一块积累了千百年的自然沙丘了。对诗意建筑一直抱有情怀的他坦言,此举实则牺牲了一些商业价值,“对面有一些公寓,建立美术馆之后,三层以下的观海景观会受到些许遮挡,但我们仍执意将美术馆选址于沙丘之下,由于沙丘美术馆的存在,这片沙丘可能将永远不会人为‘被推平,从而维护了十分脆弱的沙丘生态系统。”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环保议题,不论是作为甲方的马寅,抑或是作为建造者的李虎,都流露出诚恳的敬畏之心和人文视角。根据这特殊的地貌环境,李虎引领建筑团队,用手工打造的方式建造出这个奇幻的建筑。美术馆复杂的三维曲面壳体,是由秦皇岛当地擅长造船的木工,用木模板等小尺度线性材料手工编织出的模板定型,并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他刻意保留了混凝土壳体上留下的不规则肌理,让手工建造的痕迹可以被触摸、被感知。除此之外,沙丘美术馆里突破常规形态的门窗、接待台、吧台、卫生间洗手台均为手工打造,甚至连咖啡馆的桌子也是李虎依照各个展厅不同的形状而设计定制。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好的建筑,绝不是披着漂亮外衣的空间,它必须拥有灵魂,而细节、功能性、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都是赋予建筑灵魂的内在因素。他感叹:“美好的建筑,并不是人们拍照、打卡的网红之地,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50年、100年以后,它依然存在,随着时间而包浆、完善,这是我所追求的目標。”

在李虎和马寅的眼里,建筑的完工只意味着美术馆完成了第一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则来自于在这个空间里呈现什么样的内容。马寅与UCCA的馆长田霏宇在一次戈壁之行定下了合作计划,对双方而言,他们可谓最佳的合作伙伴。UCCA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与先锋人文气质,与马寅在阿那亚所追求的物质、情感、精神三个维度的社区氛围不谋而合。马寅说:“现在有很多不错的美术馆,但我觉得还是有点像美术馆主题的私人会所,我希望沙丘美术馆是面向社会的、公众的,而不是用来炫耀的,与UCCA合作是最好的选择。”而田霏宇则坦诚地讲,在北京798之外,有这么一方特殊、美好的环境展示当代艺术,是UCCA的使命和愿景,亦能引发人们对于自然与环境的思考,正如这次首展的主题“后自然”,探讨人类是如何发现——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如何发明——自然世界的。展览囊括了李山、梁绍基、刘雨佳、娜布其、杨心广、杨沛铿、于吉、郑波、庄辉&旦儿这九组艺术家的作品,横跨中国当代艺术好几代,作品的布展方式也与环境毫不违和,或铺陈于展馆之内,或直接陈列于沙丘之上与大海对望,让自然、建筑、艺术、观者之间形成一次无声的互动。

猜你喜欢
沙丘冒险美术馆
沙丘移动的奥秘
流沙之谜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第六章无奈的环球冒险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等一下,冒险还没结束哦!
加州美术馆
冒险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