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寨苗族乡玉米高产创建的成效及发展建议

2018-05-14 16:03张传纯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成效

张传纯

摘 要 蒙自市老寨苗族乡通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后,项目区全年实现玉米增产672 000 kg,新增产值168万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提出今后发展建议。

关键词 玉米高产创建;成效;云南省老寨苗族乡

中图分类号:S513;F326.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6.001

老寨苗族乡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地处两州三市交界处,位于红河州东面,是蒙自市最偏僻边远的高海拔山区乡镇,平均海拔为1 984 m。乡内经济以发展农业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和荞麦。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是老寨苗族乡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在粮食总产量中,玉米产量占到70%以上。2016年,老寨苗族乡按照《云南省科技厅2016年开展高产创建工作的通知》和蒙自市农业科学技术局文件要求,开展并完成了玉米整乡推进高产创建项目。

1 玉米高产创建的基本情况

玉米高产创建是充分合成良种良法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为主,从而达到提高总产量的目的。根据上级工作安排,蒙自市老寨苗族乡农服中心于2015年12月开始筹备实施省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2016年11月实施完成,项目共涉及全乡4个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2154户农户,共完成玉米高产创建745.5 hm2,其中:示范样板面积545.5 hm2,核心样板面积200 hm2。该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省、州、市各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得到了乡农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户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才能如期顺利完成。

2 项目实施情况及经济效益

2.1 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745.5 hm2,属于省级玉米示范点,涉及4个村委会49个村小组2 154户农户。其中:核心样板200 hm2,分布在老寨五组、田坝、中坝一、二、三、四组等12个村小组482户农户;示范样板545.5 hm2,分布在4个村委会42個村小组1 600户农户。主作品种为路单7号、丁单2号、五谷8567、子玉2号4个品种,经过实地测产第一个测产点667 m2的产量为478 kg,第二测产点667 m2的产量为489.6 kg,2个点的平均单产为483.8 kg。综合老寨苗族乡整乡推进的实际情况、面积及各种因素分析,专家最后认定老寨苗族乡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的产量为465.1 kg,

比杂交玉米示范样板每667 m2增60.1 kg,增15%。

2.2 项目成果

2.2.1 经济效益

老寨苗族乡共完成玉米高产创建745.5 hm2,加权平均667 m2的产量为465.1 kg,比非示范区667 m2的产量增加60.1 kg,增幅15%。共增产玉米672 000 kg,根据当地的市场价格,实现新增产值168万元,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粮食增产、经济增收的目的。

2.2.2 社会效益

从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农户主要得到两方面的实惠。1)项目区通过加大项目区种子、化肥、农膜的扶持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生产投入成本。2)项目区农户得到了市乡两级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粮食产量普遍提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推广,为老寨苗族乡玉米高产创建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项目实施,老寨苗族乡科技推广队伍自身的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项目实施中,主要采取分人分片负责制,每个片区安排专人负责,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开展规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控施肥等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10期500余人,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使农户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了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

3 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工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开展技术服务

1)成立了以乡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为成员的老寨苗族乡2016年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农服中心,由农服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从涉农部门抽派专业骨干具体办理相关业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拟定、物资发放、物资就位、及时落实、组织实施和总结上报等工作。2)成立技术指导组。技术指导组的工作任务主要有技术方案拟定、技术培训和指导、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等,通过组建机构,明确职责,有效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3.2 创新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

在高产创建项目中,老寨苗族乡采取专人负责制,各技术人员与项目区村小组干部、项目区农户密切合作,有效促进了项目顺利开展。

3.3 加大宣传培训及技术指导力度

老寨苗族乡开展了高产创建项目培训3期,培训项目区农民500余人次。同时,乡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中,多次到村、到田块、到户指导,通过落实乡、村、农户三级联动培训机制,确保了项目技术到位。

3.4 及时做好档案资料收集、整理

老寨苗族乡由专人负责将省、州、市下发文件,实施方案,高产创建花名册,分片实施情况,项目简报,实施进度,资金安排,相关图片资料和测产验收意见等档案材料归档,分片分项目建档立册。

3.5 加强项目资金投入及管理使用

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一支笔审批。资金分配、物资调供等由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切实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 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技术措施

4.1 统一良种

为避免未经试验示范的玉米新品种进入项目区,造成玉米产量减产,老寨苗族乡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高效技术要求,结合气候、土壤状况及群众的喜爱,玉米种选用适宜性强、抗病丰产、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路单7号、丁单2号、五谷8567和子玉2号4个优质高产品种。

4.2 统一栽培规格

在种植技术上,老寨苗族乡主要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确保项目区群众满意。项目区玉米种植规格主要采取宽窄行栽培技术,宽行100~120 cm、窄行40~50 cm、

株距15~20 cm,667 m2留有效株数4 100~4 500株,也可采用单行单株种植技术。

4.3 统一选用配方肥

项目区全部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 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 kg,玉米配方缓控释肥40 kg,肥料施入两塘玉米中间,不接触种子。

5 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群众认识不足

近年来,同时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资价格不断上涨,提高了农民种粮成本,加之粮食价格一直不涨,种粮价值难以体现,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5.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在很大程度上,老寨苗族乡仍处于“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给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5.3 粮食安全认识不高

近年来,老寨苗族乡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放松了粮食生产。据初步统计,2014年,老寨苗族乡种植玉米1 200 hm2,2015年种植玉米106.7 hm2,2016年种植玉米866.7 hm2,粮经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种植面积受到严重打压,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得不到重视。

5.4 玉米生产处于品种新老交替期

老寨苗族乡原种植的一些老品种由于丰产性和适宜性严重下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的新品种在短期内无法大面积推广,逐步形成了应该减少面积退出的品种未能减少,应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未形成规模的情况,对玉米产量增长造成了严重影响。

5.5 劳动力成本过高,农业机械化应用严重滞后

老寨苗族乡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地块小而分散,多为山坡岭地。传统的耕作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加上很多地方为了提高产出、增加收入,普遍进行农作物间套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型农业机具的推广和使用。

6 做好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建议

6.1 提高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力度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不安全国家就不安全,粮食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粮食安全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放在国家的首位。老寨苗族乡要毫不动摇地发展粮食生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老寨苗族乡由于地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雨养农业、靠天浇灌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土地产出能力,进一步加大改土治水、兴修水利沟渠、坡改梯和地改田的力度。同时,老寨苗族乡要组织实施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等项目,整合一切资源,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

6.3 严格把好种子质量关

良种是作物高产高效的基础,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内在因素。因此,把好品种质量关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从近年来的玉米长势来看,较适宜在老寨苗族乡种植的玉米品种有路单7号、丁单2号、五谷8567和子玉2号等品种。

6.4 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老寨苗族乡应积极探索适用于不同地区玉米高产创建的集成技术,多开展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为今后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提供技术保障。

6.5 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力度。

老寨苗族乡应按照“分片到人、技术到田、培训到人”和“市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分区域组织技术培训,通过科技宣传技术培训,使农户愿意参加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来,努力提高农户科学种田的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老寨苗族乡要结合当地农事活动,以现场培训为主,切实抓好农户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水平,把精细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此外,老寨苗族乡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励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开展高产竞赛活动,达到相互学习、带动生产的效果。

6.6 加大小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

1)加大农耕路的投入力度,力争做到有耕地就有公路,为推广中小型农业机具创造条件。2)加大中小型农业机具的推广力度,确保早日实现一户一机或一戶多机的目标,尽最大努力控制劳动力成本。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成效
靖边县农业气候特征与农作物区域布局成效
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应用的实效性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