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实证研究

2018-05-14 08:55邢帅
财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城镇居民

邢帅

本文根据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八个方面的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18个地级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7实证分析,考察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因素;此外。还对河南省18个地市消费性支出进行7分类,并得出以下结论: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其中郑州、南阳、开封、洛阳、漯河、济源处于最高水平;第二层次包括鹤壁、周口、驻马店、信阳,消费水平一般;第三层次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安阳、三门峡、商丘、濮阳,消费水平处于全省最低水平。最后,基于现有的结论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

引言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卜升,已然成为中部经济大省,但是就消费支出而言,河南省呈现出了效需求不足和需求结构不完善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面对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以消费为主的发展模式,增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是以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目前,由于各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明显,从而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为使河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居民消费水平,对消费结构差异的区域}生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拟对河南省18各直辖地级市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消费支出的区域差异,从而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的思想始于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它主要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就是寻找这些公共因子的模型分析方法,它是在主成分的基础上构筑若干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因子,以它们为框架分解原变量,以此考察原变量间的联系与区别。

数据来源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类标准,按用途可将人均消费性支出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及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等8大类别。本文拟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5年河南省18各地级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进行研究,上述8大类的各地级市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

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1.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原有变量之问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判断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用的是KMO检验法,得出巴特利球度检验统计量(Bartlett)。KMO(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主要是用来比较各变量之间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的大小,常用于研究偏相关性,取值范围在0~1之间。KMO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可做因子分析的判断标准是:当KMO为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0.8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表示勉强合适,0.5以下则不适合做因子分析。與此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则主要是用于检验相关矩阵是不是单位矩阵,即判断各变量是不是各自独立。KMO度量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参考值见表1。

根据表1中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KMO值为0.526>0.5,Bartlett检验的伴随概率是0.003<0.01,拒绝原假设(原假设为各变量独立),两种检验结果均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

2.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表2是丰成分分析的结果,我们根据因子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三个丰成分,它们总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4.595%,具有良好的统计意义,说明我们筛选的三个主成分所包含的信息量能充分的反映和描述伞省18各地级市消费的基本情况。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后8各变量在3个因子上的新的因子载荷。结果显示,因子l在教育娱乐、交通通信和其他服务上有着较高的载荷,我们将它命名为高质量消费因子,它反映了2015年河南省18各地级市的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汽车等方面的消费不断增加,说明居民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和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因子2则是在居住、生活用品和医疗保健方面有着较高的载荷,我们命名为保障消费因子,它可以反映出各市居民在现阶段的消费倾向更加注重身体健康以及生活方面的保障性问题。因子3在食品和衣着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可以命名为基本消费因子,它反映城镇居民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状况。

3.各直辖市的因子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若地区因子得分为正,则表示该市消费水平位于全省水平之上,得分越高,人口发展水平越高;得分为负则表明该市消费水平处于全省水平之下,如表5所示。

根据各市得分和排名表,我们可以看出反映教育娱乐、交通通信和其他服务的高质量消费因子方面,得分最高的和最低的分别是济源市和信阳市,两者相差4.565分之多,这与河南省各市之间区域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得分最高的几个市分别为济源、开封等市,表明这几个市在2015年居民消费在教育娱乐、交通通信和其他服务方面的支出要明显高于其他各市。其次,从反映居住、生活用品和医疗保健的保障因子得分来看,各市之间的排名变化较大,得分最高的几个市分别为郑州、洛阳等七个地市,其余得分均为负,这说明相比其他各市,郑州洛阳等市城镇居民在生活用品和医疗保健方面支出较大,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最后从反映食品、衣着的基本消费因子来说,排名较为靠前的是漯河、南阳、郑州、新乡、焦作、许昌、安阳、洛阳,这说明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不在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更加注重享受生活。

结论及建议

(1)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关于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区域差异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高消费水平地市:郑州和洛阳综合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完善,科技人才汇集,是日前河南省政治、经济中心,两个城市还拥有便利的交通,当地城镇居民的收入较高,所以消费水平最高。开封市、漯河市、南阳市、济源市近些年来,人均收入增加,使得该地市城镇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2.消费水平一般的地市:鹤壁、周口、驻马店、信阳这4个地市,这些地区大部分属于河南省中东部地区,根据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GDP排名情况来看,这些地市的排名也大多属于中游水平。

3.消费水平落后的地市: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安阳、三门峡、商丘、濮阳这8个地市。其中位于河南北部的安阳、濮阳、焦作、新乡,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消费水平历来偏低。

(2)建议

隨着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消费水平必然呈现相关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面对不同地市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打破区域消费水平分异扩大的格局现状,实现区域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已然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紧要任务。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区域内外商品贸易交流的密切联系,促进区域间经济体制环境与要素市场的统一,鼓励地区消费市场不断开放,实现消费市场共享,积极推动跨区消费,刺激消费模仿等行为。二是,改善落后地市的投资环境,大胆引进区外、境外资金和技术,综合考虑不同地市的自然、经济特点,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缩小区域间的消费差异。三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因此有效增加城市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才能稳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缩小区域间的消费差距。四是,要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进一步使他们更新消费意识,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消费光荣的全新现代消费观念。

[1]田晓佳.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区域差异分析[J].区域经济2015.3 114-115

[2]刘艺容,蔡伟.中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消费经济2014.(3)35-38

[3]柯健.中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10)36-39

[4]马银晓,柳红.因子分析法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3)337-339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城镇居民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第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9%
城镇居民收支同比增长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