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2018-05-14 10:25苗利明
党的生活·青海 2018年10期
关键词:菊花文化

苗利明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因其开于群芳凋零的深秋,花色艳丽,花香清新淡雅,花姿隽美多变,倍受人们喜爱。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传统中,菊花不断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与文化,逐渐培养了中华民族雅洁高尚的情操、品德素养和民族节气,并最终发展成为具有丰富精神意蕴和独特文化内涵的菊文化。

菊,亦作“鞠”,以身姿为低头鞠躬之式,故有此名。因开花于秋季,故又称“秋菊”。依生物学分类,属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由舌状花和筒状花聚缩而成,舌状花是花瓣,围绕于花序四周;筒状花即花心,位于花序正中。野生菊花大多为黄色,因而得黄花、金花、金蕊之名。菊花原产于我国,野生菊花分布较广。汉代时,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种植,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撰《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乃我国首部菊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撰《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270余个。我国菊花大约自10世纪起经朝鲜传到日本,1688年由荷兰商人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9世纪又由英国传到美国。自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

菊花的文化内涵起初表现为三大实用功能,即物候、药用和食用功能。早在2000多年前,《礼记·月令》就载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这是菊花物候作用的最早记载。晋人周处《风土记》也说菊“生依水边,其华煌煌,霜降之时,唯此草茂盛”。菊花全身都是宝。菊花的药用价值很早就为古人所知。中国古代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菊花的药用价值。称白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南朝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也有关于菊花药效的记载:“(菊)主治腰疼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医学巨典《本草纲目》也详细记载了菊花的药用作用:“治头目风热,风旋倒,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并无所忌。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养目穴,去翳膜,主肝气不足。”菊花的食用功能也相传已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九为阳数之最,两阳相重有“久久”之意,于是菊花成为了吉祥、长寿的象征。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人采野菊供药肆”。饮菊花酒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晋人傅玄《菊赋》云:“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称赞了菊花酒祛病延年的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菊从最初的药用花卉,到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观赏花卉,其文化意蕴逐渐显现。特别是在对菊的吟咏、赞叹之中,历代文人常借菊抒怀,或比颂高洁,卓而不群;亦或坚守气节,不屈不挠;有抒发友谊,怀思亲友;也有慨叹迟暮,感伤孤独。从而使菊成为不同境遇中的文人的象征,赋予了菊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国曹魏时的钟会在《菊花赋》中说:“故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从菊花的形状、颜色、花期、气候、利养生等方面提炼出菊花的五种美德。《周礼·夭官·内司服》中载“后服鞠衣,其色黄也。”说明菊花之色已被皇家定为帝王服装的专有颜色,一直延续到清代为止。菊花因为它高洁、韵逸、色彩缤纷、形质兼美,更由于它开放在深秋,傲霜挺立,凌寒不凋,被诗人们誉为“花中君子”。屈原不仅最早以菊入诗,用诗的言语写菊花可以食用,还以菊花寄托理想。他写《离骚》以寄志:“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他洁身自好、永远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此后,菊花便与君子、高洁的品德结缘,于清逸之中平添了几分高洁与坚贞的意味来。

历代咏菊诗篇中,菊花大都被定位为不从流俗、不媚世好、卓然独立的君子品格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云:“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的淡泊、超然与孤傲,使它很自然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园田,饮酒赋诗,逍遥适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字,让菊成了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他的《饮酒二十首》之七赞美菊花:“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和郭主簿二首》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菊花以纤瘦身影和淡淡幽香,滋养着具有自由意识的士大夫精神。从字里行间我们似乎可见到菊花的身影,可闻到菊花的清香。宋代女词人朱淑贞《菊花》云“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陆游《晚菊》诗中句:“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菊花之归隐,绝非弱者之逃避,而是志士之刚强。其不畏严寒、不萎尘泥,具有了志士的刚烈品性。南宋遗民郑思肖《寒菊》借菊言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首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他独特的感悟,抒发的是血泪与生命的体验,每每读之,令人感佩。菊花的“不随众草出”“气为凌秋健”的特性常常与反抗世俗、叛逆抗争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在其《不第后赋菊》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中句句赋菊,又句句言志,菊花的特性与作者的壮志水乳交融。菊花寒秋兀立,寂寞无依,给人以落寞之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以菊花反衬词人因相思而憔悴伤感之状,成为艳词绝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与思乡也是密切相关的。唐代的岑参作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因为安史之乱,诗人被迫离家,只能借故乡的菊花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杜甫的名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也是对故乡思念之情的一种写照。明代大诗人唐寅的《菊花》诗中“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菊花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也包含着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无尽乡愁。

菊花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悠悠千余年间,赢得了历代画家的青睐。菊花入画,盖始于五代。徐熙、黄筌皆曾画菊;宋人画菊作品存世者不多。元代画家苏明远、柯九思亦皆有菊畫。因桂花亦在秋季绽放,所以古人多有将菊花与桂花相伴入画者,以示德之不孤。明代画家吕纪绘《桂菊山禽图》,便是实证。古人还以松、竹、梅、兰、石为五清,画家常将菊与石相配共同入画,二者相得益彰。明代画家陈淳,曾画《菊石图》,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属菊画珍品。近人吴昌硕,亦画有《菊石图》,颇受世人珍视。因菊花代表长寿,菊花与绶带鸟、葫芦等的组合也颇受画家青睐。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百花凋零的秋天,那独傲风霜的菊花成了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菊文化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物态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一种人生观和自然观的交融。这种独特“菊花情结”世世代代吸引着中国人,并将它灿烂升华为一种气节、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靓丽的一页。

猜你喜欢
菊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菊花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公园里的菊花
什么是文化
秋天的菊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