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

2018-05-14 17:05王岚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王岚

[摘 要]当前,国内的农业环境存在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和农业生产中污染物的产生与化学品的过量投入有关,而深层的原因和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有关,针对污染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污染问题;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污染具有相对的特殊性,污染物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污染物会扩散到很大的范围,具有广域性,污染物的存在比较分散,污染物会发生溶解直接作用于地表或地下水,由于污染物以微量的形式存在,因此难以识别。农业污染物由于潜伏的时间较长,所以难以实现有效的防治。

1 农业环境污染现状

当前,国内的农业生产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而这些落后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效益,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相关资料表明,当前农村地区有一半的地下水存在污染问题,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实现了转型发展,但是农业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化学品的作用,而化学品的使用存在过量问题,由于化学品缺乏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壤的污染物含量在持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 农业污染的成因

2.1 粮食安全保障与产业政策

2.1.1 粮食安全保障压力。中国的现状是人口众多,但是可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在逐渐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所以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生产中特别重视提高粮食的产量,为了实现粮食的高产,化学品在过量地使用,比如,农药、化肥等。而从现有技术看,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还没有其他的替代品,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化学品的投入难以避免。因此从深层上讲,粮食安全问题导致了农业污染问题。

2.1.2 产业支持政策。国家的相关政策间接导致了农业污染。国家针对农业生产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比如国家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价格实施了保护政策。在政策的刺激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但同时化肥的用量增加了。由于近年来化肥的进口价格也在降低,农业可以获得价格较低的化肥。农民为了一味地增加粮食的产量,在过量使用化肥,这种现象对于农业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实施的财政补贴作用到了农业环境,增加了农业污染物的排放。

2.2 化肥、农药和农膜过量使用

农田土壤发生污染和化学品的过量使用有关。由于化肥和农药以及农膜等化学品的过量使用,许多化学品残留在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虽然可以通过土壤的自净化得以降低,但是过量的污染物如果超过了土壤的承载能力,会大量残留在土壤中,会直接导致土壤的污染。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土壤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将会受到破坏,有益微生物数量会减少,生物种群数量将会减少,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将会发生恶化,活性下降,功能变差,会影响到土壤的生产能力。

2.3 农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针对农业污染问题,财政对于污染治理缺少相關的投入。虽然国家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有专项资金,但是用于农业环境污染的资金非常少。此外,财政上对于污染物治理的资金投入存在重视城市污染治理而轻视农村污染治理的现状,由于城乡采用分治的方式,城市和农村的环境治理存在不平衡性,农村的环境治理难以从财政上获得资金支持。此外,由于农村地区比较分散,污染物的治理难以实现市场化方式,污染治理的实施难度较大,农业污染在持续恶化。

2.4 缺乏对流域环境的综合管理

从近年流域环境来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污染存在复合性的特点,流域内的水污染范围在持续扩大,由此导致了水资源短缺问题,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流域的生态效应在降低。流域内存在水旱灾害,污染事件在持续发生,涉水灾害常有发生,水问题风险增加了不确定性。当前区域内的水污染治理基本通过地方政府完成,缺少统一的规划,对于农业污染的控制效果不好,特别是在一些地方的交界区域,缺乏治理的主体,流域内的污染难以得到改善。

2.5 农业与环境政策的脱离

主要体现在制定农业政策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政策内容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没有结合农业发展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农业政策和环境存在脱离现象。比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但是畜牧业的发展没有考虑到畜禽废弃物的利用问题,存在随意排放现象,因此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环保部门对于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缺乏必要的管理,对于污染防治缺少制度化的约束,影响到农业污染的控制效果。

2.6 农业污染治理法律缺失

我国《环境保护法》虽然体现出的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但是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对于农业污染问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律在这方面存在空白。现有法律中针对农业污染问题由于缺乏约束,农业污染没有制约机制,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污染的治理效果也就难以保证。而现有水污染防治多针对于工业生产,对于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不适用,无法实现农业污染的综合治理。

2.7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但是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由于意识上的缺乏,农业保护环境缺乏主动性,农业生产中存在污染物随意排放的现象。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后,农村是直接的受害者。但是当前许多农民由于环保意识的淡薄,难以实现生态式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缺少农民的配合。

3 农业污染治理的对策

3.1 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

针对当前的农业污染问题,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是非常必要的,实现政策上的一体化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政策在制定前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的发展要全面考虑到环境因素。粮食安全要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处理好粮食安全和农业环境之间关系,粮食生产中要降低化学品的使用量,改变粮食生产方式,最大限度保护环境。

3.2 高效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与推广体系

通过完善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助于控制污染。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在增产的同时可以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因此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形成相应的体系,扩大科技推广的覆盖范围。要注重新型农业化学品的开发和推广,要确保农业化学品高效和低残留。

3.3 实行对流域的综合规划与管理

针对流域性水污染问题,要实施综合的规划和保护,消除地方治理的局限性。完善流域內的综合管理措施,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区域要实施农业化学品的限量使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施有机肥种植,逐步完善农田的生态保护,通过河流的综合整治,为生态农业创造条件。

3.4 增强地区农业污染环境管理的能力

对于存在的农业污染问题还要注重从源头抓起。强化农村环境的治理,可以采取区域治理和流域防控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阶段性推进的方式改变农村环境。此外,对于农村基层的技术人员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帮助农村基层掌握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5 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环境教育力度

针对农民缺乏环境意识的现状,要加大环境保护教育的力度。采用农村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内容要贴近农民的生产,让农民了解到当前的环境状况和存在的危害,要易于被广大农民所理解。此外还要通过普及生态农业知识,积极引导农户采取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3.6 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

针对农业环境问题要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对于当前不适用的法律条款进行必要的修订。要通过法律形成农业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实现环保、财政、农业等多个部门的共同作用,实现农业环境的逐步好转。

3.7 完善农业环境检测监测体系建设

针对农业环境问题要完善相关的检测体系,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通过必要的检测监测体系可以发现农业生产中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实现环境保护的动态管理。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农业环境正面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污染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环境治理的力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少兵,张雅鹏.现代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03).

[2] 孙兆良,张波.中国粮食生产的化肥利用效率及决定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4).

[3] 刘继红,王曙东.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农业面源污染——以化肥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5(07).

[4] 冯大用,李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4(02).

[5] 葛继红,周曙东.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农业面源污染——以化肥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6(03).

[6] 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4(04).

[7] 苏丁丁,曾建国,伍小松,等.湖南省畜禽养殖污染年排放量调查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1).

[8] 杨曙辉,宋天庆.洱海湖滨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6).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