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太行山革命老区平顺县精准帮扶模式研究

2018-05-14 12:19刘浩杰李平则
山西农经 2018年9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大数据

刘浩杰 李平则

摘 要: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位于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平顺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调研发现平顺县脱贫工作压力大,短期行为严重,政府负担加重,而贫困群众长远增收的效应不明显。大数据背景下,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精准帮扶模式。对红色旅游带动型、功能杂粮增收型等具有平顺县当地特色的精准帮扶模式进行探究。同时,结合平顺县扶贫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贫困户进行分群,最后实现个性化帮扶。为平顺县乃至整个太行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平顺县;精准扶贫;精准帮扶模式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9-001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F592.7 文献标志码:A

山西省贫困面大,119个县(市、区)中有58个贫困县。同时,许多贫困区又是革命老区,贫困程度深。当前,扶贫开发仍然是太行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扶贫工作精神,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摸清扶贫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委托山西农业大学进行第三方评估,力争到2020年实现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山西农业大学作为脱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了对平顺县的评估工作。评估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入户调研等方式,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在此期间,发现了扶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成为这个时代的趋势之一。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精准帮扶模式。

1 太行山革命老区平顺县贫困的原因及现状

山西省平顺县地处太行山革命老区,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民群众生活在大山深处,生态环境脆弱,稳定增收渠道少,人均纯收入在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下,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贫困人口集中,贫困乡镇遍布全县,贫困村处处可见。平顺县有12个乡镇,有贫困人口的乡镇占比高达100%。全县有26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数241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2.0%。

2 平顺县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情况

2.1 平顺县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情况

自2014年起,精准扶贫在平顺县全面展开。2014年,平顺县对贫困户进行了精准识别。摸清贫困户的经济现状,对贫困户建档立卡;2015年建档立卡回头看,识别出贫困村241个,贫困户18 616户,贫困人口54 052人,贫困发生率40.2%左右;2015年底实际落实贫困户数12 650户,总户数57 728户,贫困户占总户数比例21.9%。其中农业人口数134 265人,贫困人口数36 452人,贫困人口数占农业人口比例27.1%。通过2014年、2015年两年努力,已有11个村17 600人脱贫,现有贫困村230个,贫困户12 651户、36 452人。

2.2 平顺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1 脱贫工作难度加大。目前,平顺县脱贫工作压力加大,短期行为严重,政府负担不断加重,而贫困群众长远增收的效应不明显。在扶贫的过程中,存在暂时的收入实现脱贫,而在未来又重新返贫的现象。

2.2.2 精准帮扶的针对性不足。在帮扶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因户制宜,因人立策。也有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但是格式化严重,复制粘贴式的搞帮扶。个别帮扶单位人少,由本村的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进行补充,有些无能力进行帮扶的党员心有余而力不足,帮扶效果差。

2.2.3 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经研究发现:贫困户不愿脱贫,已脱贫的不承認脱贫,使脱贫工作复杂艰难。同时贫困户存在不愿脱贫的心理。农民文化程度低,无相应的技术和技能,自身不思进取,缺乏主体意识。在调研中了解到,贫困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改变不了贫困的现实;甚至有些贫困户总想着等政府帮扶,没有自力更生的动力。

2.2.4 贫困户需求与国家扶贫政策脱节。在太行山革命老区平顺县扶贫工作中,许多政府优惠政策本身非常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非常大。但是有些扶贫政策与贫困户现实需求的耦合度不高。这导致贫困户需求与国家扶贫政策脱节。

2.3 平顺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脱贫规划

扶贫路漫漫。对此,平顺县制定了脱贫规划:

第一节点——至2016年底,实现6 580人脱贫,49个贫困村整体脱贫。

第二节点——至2018年底,实现23 025人脱贫,101个贫困村整体脱贫。

第三个点——至2019年底,实现6 847人脱贫,8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

目前,脱贫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政府负担不断加重。基于此,平顺县脱贫工作引入大数据技术来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 大数据背景下平顺县精准帮扶模式的架构

大数据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具备超大容量,多样性,速度特征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的技术,并以此得到实用价值。笔者认为利用大数据的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效能评估的技术全景,可以应用于精准扶贫领域。据此,对贫困户进行基本信息采集→生产生活条件调查→收支状况录入→致贫原因分析→贫困等级评定→帮扶模式构建→帮扶成效监管。基于此,在充分考虑贫困户的贫困信息,贫困户的现实需求,国家政策等多种数据的情况下,从业务需求到技术方案,引入专业的大数据公司,架构起大数据管理平台。

3.1 大数据技术下贫困户的信息采集

以往的扶贫信息采集工作主要以人工收集数据为主,而现在利用大数据采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这些数据的来源有:政府扶贫信息网的相关数据;贫困乡镇收集的贫困户数据和已有的贫困户管理系统;各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收集的第一手数据;山西农业大学第三方评估的调研数据;贫困户自身反馈的信息。

3.1.1 网络爬虫技术助推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录入。网络爬虫技术可以自动地抓取互联网信息,以此来对贫困户已登记的信息进行抓取。贫困户的土地亩数,种植情况,养殖情况,房屋间数,居住条件,外出打工情况,其他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等,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抓取,均要录入贫困户信息库,为下一步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1.2 数据收集系统助推对贫困户的收支状况统计。利用海量数据收集系统Flume对贫困户的收支状况统计。其中包括政策性补贴收入,家庭生产性收入,其他收入,生产经营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指标。对贫困户的收支状况统计,均要录入贫困户信息库,为下一步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建立贫困户信息库,涵盖贫困户的全部信息,并建立相关的子系统。并对信息库中的数据整理。

3.2 大数据技术下管理平台的架构

在建立贫困户信息库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中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实时处理Storm,框架Sold等专业技术。与大数据行业中的技术型企业开展合作,在前期的贫困户信息库基础上,架构相应的管理平台。

3.2.1 数据存储技术助推对贫困户的存储。利用分布式存储平台Hadoop对收集来的贫困户的信息,贫困户的现实需求,国家政策等多种数据,进行开发和运行。并与上一环节的数据收集相互集成,保存扶贫工作的海量数据内容。

3.2.2 数据处理技术助推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析。实时处理Storm是一个用于实时分析的系统。利用此系统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找到贫困户具体的致贫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分类如下:

“收入性贫困”即增收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资金短缺型,技术短缺型,产业短缺型,劳动力短缺型,好吃懒做型等。“支出性贫困”即开支大的问题,贫困户虽然有一定收入,但开支巨大,导致入不敷出的现象,造成贫困。主要表现为因病致贫型,因学致贫型等。“例外性贫困”即除收支因素外造成的贫困。主要表现为:因灾致贫型,意外事故型,生态脆弱型,特困人员型(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等。

3.2.3 信息检索技术助推对贫困户的贫困等级评定。通过分析数据库中所有指标来找出贫困原因,并利用Solr全文搜索服务器检索分析,把贫困户分为一般贫困,贫困,严重贫困,特别贫困四个等级。根据贫困等级来进行下一步帮扶。

3.2.4 数据挖掘技术助推对贫困户的帮扶模式构建。从大数据信息库中,挖掘所需的扶贫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精准帮扶模式。

3.3 大数据技术下管理平台的效能评估

效能是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在此过程中采用对贫困户访谈,在线评估等手段进行效能评估。从大数据信息库中,整合所需的扶贫信息,建立和完善帮扶成效监管体系。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量分析,在架构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将贫困户信息和相关的帮扶措施信息与监管系统相对接,建立起帮扶成效监管系统。

在此基础上,建立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系统。将山西农业大学第三方评估调研信息与之相结合,提高扶贫工作的真实性。

所建立的扶贫大数据平台要和已有的互联网平台相融合。构建的平顺县域平台要与当地振东集团已有的企业网络平台,市场信息丰富的微商平台等有机结合。并积极探索构建整个太行山革命老区的扶贫大数据平台,最终融入全国的扶贫体系,实现全国性的互联互通。

4 大数据背景下平顺县精准帮扶模式探究

利用数据挖掘算法提供更精准的检索效果,通过聚类算法对贫困户进行分群,最后实现个性化帮扶。对以下八种精准帮扶模式进行探究。同时,结合平顺县扶贫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可行性分析。

4.1 红色旅游带动型

平顺县是著名的劳模之鄉。西沟乡是中国农业建设的红色圣地,著名景点有西沟博物馆,西沟金星峰等。此外,平顺县还有赵树理《三里湾》的创作地,上党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形成红色旅游带动型帮扶模式。例如,平顺县政府推出以西沟、西井山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级30个。下一步应以旅游+切入,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下的平顺县全域旅游,将特色旅游提档升级为品质旅游,将旅游对精准扶贫的贡献发挥到极致状态。

4.2 功能杂粮增收型

山西省的广大山区是小杂粮优势产区。平顺县种植小米、绿豆、红豆等小杂粮的历史悠久。依托山西农业大学的相关农业技术,对当地的小杂粮进行开发,发展功能性食品,并将其做大做强。将山西农业大学的技术优势与当地的小杂粮优势产区的资源优势深度耦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功能杂粮发展方案。目前,平顺县发展特色农业帮381户居民户均增收1 000元,涉及贫困人员1 022人;实施畜牧产业脱贫项目2016-2019年,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场(小区)97个、规模养殖户294户,涉及村206个,贫困户3 329户,贫困人口10 220人。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当地引入功能杂粮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建立一条龙的种植加工销售渠道,使贫困户增收致富,从而形成了平顺县域内功能杂粮增收型帮扶模式。

4.3 集体经济引导型

农村集体经济,对加快贫困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实现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要重视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快该地区土地流转,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经营机制。目前,平顺县集体组织的发展尚处起步阶段,集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下一步应从产业、区域、组织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申纪兰的名人效应,吸引社会资源,外引内联多方发力,打造集体经济。

4.4 龙头企业辐射型

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定合同,贫困户在其所投资建设的种植基地内进行劳动生产,从而形成龙头企业辐射型帮扶模式。目前,振东制药集团在平顺县投资建设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4万hm2,种植户2万余户。振东制药集团在投资建设中,使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打造药材种植基地,其帮扶效果明显。下一步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平顺进行结对开发合作共赢。

4.5 政府金融扶持型

政府伸出金融援手,对当地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和政府财政补贴。2015年5月,平顺县研究制定了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并与县农商银行、邮政储蓄签订了金融扶贫协议。在具体工作中,平顺县委县政府组织县扶贫办和县金融部门,科学确定了多类金融扶贫信贷产品,保证了精准服务质效。下一步应探讨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贷,在集体经济发展之初以金融援手助力,进而可以形成更加丰富的政府金融扶持型帮扶模式。

4.6 干部农户结对型

充分发动基层党员干部的力量,建立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目前,全县贫困村实行了包村帮扶全覆盖,形成了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协调安排有结对帮扶工作队,在精准扶贫推进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日渐明显。下一步应继续完善,结合产业特点在驻村工作队中加入专技人员,以形成更具特色的干部农户结对型帮扶模式。

4.7 精准医疗救助型

对大病患者进行住院救助;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门诊救助;对重病晚期患者进行关怀救助。并提高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扩大救助范围,改善村级诊所的医疗卫生条件。例如,平顺县人民医院、长治市城区医院等七家医院签订了一站式直补结算医疗救助手续。在此基础上,按照分段分类救助的原则,全面予以实施。下一步应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以形成更加科学的精準医疗救助型帮扶模式。

4.8 社保兜底资助型

对于贫困村的特困人员(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建立“低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五保+社会捐赠+特困人员”的模式,多渠道救助特困人员。目前,平顺县政府加强标准衔接,争取尽快实现农村低保标准线和扶贫线的有效统一。民政局组织力量与建档立卡户扶贫对象进行全面比对,将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按照年龄、健康状况、教育等条件分类管理,优先保障扶贫对象中的特困群体,按时间段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从而形成社保兜底救助型帮扶模式。

结束语

目前,平顺县脱贫工作压力加大,短期行为严重,政府负担不断加重,而贫困群众长远增收的效应不明显。在当地扶贫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建立起贫困户大数据库。进而构建精准帮扶模式,创新扶贫的方式,关注贫困新动态,实现精准包户、精准对接。加强脱贫工作的长效性,使平顺县乃至整个太行山革命老区完成“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实现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的美好篇章。

参考文献:

[1]莫光辉.大数据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应用及实践创新[J].求实,2016(10):87-96.

[2]任亚杰.大数据时代精准扶贫实践探析[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1):537-576.

[3]莫光辉、张玉雪.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7(01):119-124.

[4]范丽萍.浅谈革命老区的精准扶贫[J].上海农业科技,2016(02):17-18.

[5]黄申.大数据架构商业之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07).2.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大数据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