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回归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意愿分析

2018-05-14 12:19张樱馨
山西农经 2018年9期

张樱馨

摘 要:基于对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上谷农贸小镇的务工人員返乡意愿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基本信息、自身经济状况两方面选取自变量对在扶贫工作开展后农民工返乡的意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务工人员自身年龄对返乡意愿影响较大。第二,不同类型收入来源的务工人员返乡意愿不同。第三,影响务工人员的收入提高的相关因素与返乡意愿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关键词:返乡意愿;Logistic回归;收入来源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9-002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49.27;F224 文献标志码:A

伴随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展开,农村劳动力也逐渐呈现回流趋势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进行转移,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上谷农贸小镇作为首批安徽省省级特色小镇,其农业商业店铺的开展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吸引了较多的外来劳动力的加入。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204份,对上谷农贸小镇的技工、农民工的返乡意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民工返乡意愿进行分析。

1 调研背景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上古农贸小镇为省级特色小镇,上谷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项目,蚌埠市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在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上谷农贸小镇的出现吸引了大批外来劳动力的流入。

此次调查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实发问卷 220份,含无效问卷 17份,遗失问卷 3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204份,有效回收率为 92.73%,调研有效对象共计204人。在年龄层面上:18岁以下有35人,占比为17.65%,18-40岁有57人,占比27.94%,41-55岁有96人,占比47.06%,55岁以上有15人,占比7.35%。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此次调研对象的年龄各个阶段都有分布,主要为41岁以上的中年群体,占到总体的3/4,说明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分布集中于中年,年轻人老年人占比较小;在文化程度上:小学及以下的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为47.06%,共有96人,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群体只占到1/4左右。说明文化水平较低也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总体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选择;在收入方面,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月收入都在800元以下,占比高达56.86%,其次占比最大为月收入3 500~4 500,占18.63%。通过调研不难发现收入较高的外出务工人员工作大多属于技术工种,而普遍来看月收入集中在800元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2 模型的建立

2.1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因变量为特色小镇的务工人员返乡工作意愿,为二分类变量,在“是”和“否”之间取舍。因此选择建立广泛应用于个体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返乡意愿进行研究:

该模型的标准方式为:

上述式中y为因变量,表示外出务工人员是否有返乡意愿,pn,1-pn分别表示“是”和“否”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概率,βi表示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xi表示影响返乡意愿的相关因素。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章从个体基本信息和自身经济状况两方向选取了相关自变量因素,个体基本信息选取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距离小镇的距离四个自变量,自身经济状况选取了主要收入来源、月均收入、影响自身收入水平提高的原因三个自变量,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2.3 模型回归结果及拟合度检验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采用向前分析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初始阶段的结果显示出155个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意愿并不强烈,模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100%;49个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意愿强烈,,模型校正后的总正确率为76%。通过对常数项进行赋值,B为1.512,标准误差为0.164。B和EXP(B)是对数关系,将B进行对数进行变化后,可以得到EXP(B)=+1.152=3.163,自由度为1,经过11个步骤的向前赋权,模型卡方值数值呈现递增趋势,且大部分变量的 P 值逐渐接近于0,且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5,拒绝不显著的原假设,说明模型越来越显著。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9个自变量P值均小于0.05,表示以下自变量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3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Logistic回归,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第一,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对其返乡意愿有显著影响,估计结果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与返乡意愿的相关系数B为-4.096,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不同年龄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意愿不同,相较于年龄段偏低的外出务工人员,年龄越大的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意愿越不强烈。其原因可能在于,年龄较大的外出务工人群对工作环境已经适应且工作熟练度较高,此外大多数年龄较大的务工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负担需要供养子女赡养老人,外出务工形式成为了他们的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第二,外出务工人员居住地距离小镇的距离对返乡意愿有显著影响,估计结果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外出务工人员的居住地距离小镇距离与返乡意愿相关系数B为3.756,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远的居住距离耗费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较多的时间成本和路途交通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成本,因此会增加他们的返乡意愿。此外,伴随国家对农村贫困县扶贫工作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等,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意愿有所增强。

第三,主要收入来源不同的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意愿不同。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以子女、亲戚补助获得主要收入的模式对返乡意愿有显著的正方向影响,估计结果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B为3.896。当外务工人员从子女亲戚获得收入越多时,其返乡意愿就越为强烈,这表明受子女、亲戚补助获得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是临时性的生活所需,并无长远进行外出务工的打算;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以土地房屋租金获得收入的模式对返乡意愿有更加强烈的正方向影响,估计结果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B为9.333。这表明随着农村土地良好的流转和相关的政府补贴政策,主要以土地房屋租金获得收入的占比较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工作意愿更为强烈。而对比来看,外出务工人主要以农产品包装运输获得收入的模式对其返乡意愿具有负方向的影响,相关系数B为-9.359。其原因在于上谷农贸小镇主要投资在于农产品的流通领域,小镇意在全国开展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农产品物联网体系。因此随着农产品运输的发展,以农产品包装运输获得收入来源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来源稳定、工资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其返乡意愿因此与收入为反向变动状况,收入越高则返乡意愿越不强烈。此外对于以充当特色小镇小工、技工获得收入的务工人员,其收入与返乡意愿的相关系数B为-13.008,估计结果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两者呈反向变动情况具有显著的负方向影响。上谷农贸小镇中以小镇小工、技工的务工人员获得的收入较高,自身具有一定的技能和人力资本常年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因此其返乡意愿并不强烈。

第四,影响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提高的相关因素与返乡意愿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个人能力较低无法找到多样合适工作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具有子女、老人需要赡养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制约收入因素越强的外出务工人员,其返乡意愿越不强烈。

结束语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意愿,结论表明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居住在特色小镇的距离、不同类型的收入来源、不同影响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出务工的返乡意愿,影响方向与影响大小具有显著区别。

参考文献:

[1]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02):46-54+66.

[2]赵翌.农民工返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代际的视角[J].兰州学刊,2015(10):202-207.

[3]张蕾,刘晓旋.返乡的理性与非理性——城市外来毕业大学生的返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02):56-61.

[4]李楠.农村外出劳动力留城与返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06):102-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