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

2018-05-14 12:19李文蕾李达朱文博李淑翠任守美
山西农经 2018年8期
关键词:废水处理技术

李文蕾 李达 朱文博 李淑翠 任守美

摘 要:面对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中严峻的废水处理形势,应当采取针对性且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予以化解。随着近年来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构建经济可行的污水处理系统已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前景方向,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8-0054-01 中国图书分类号:X714 文献标志码:A

1 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

由于现如今的海水养殖在方式、环境及废水排放形式方面存在区别,所以也就导致废水处理技术呈现复杂且多元化发展。就当前来看,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三大类,主要处理目标在于降低废水中的磷、氨氮、悬浮物、生物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及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的浓度,实现部分可循环再利用。

1.1 物理处理技术

1.1.1 沉淀。结合废水水体中固体悬浮物的特性与水质情况,通过诸如平流式、辐流式沉淀池的处理工艺,以悬浮固体的重力作用实现固液分离,进而实现固体物的去除。

1.1.2 过滤。结合液相中固体物的粒径不同也行,采用相应的过滤装置对固体颗粒物进行截留,进而实现悬浮固体的去除目的。一般来讲,过滤方法能实现懸浮物的去除效果,但对氮、磷的去除无法发挥效果,且倘若海水养殖水体中悬浮物过多,还有可能导致过滤装置的堵塞。

1.1.3 泡沫分离。该技术原理主要为向废水中注入空气,使得水体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细小气泡吸附,在气泡浮力作用下升至水面而聚集为泡沫,进而实现溶解物与悬浮物的去除目的。采用泡沫分离技术能确保在有机物尚未转化为有毒物质之前予以去除,同时为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提供了溶解氧。

1.2 化学处理技术

1.2.1 混凝。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添加剂的投入使得水中细分散颗粒物与胶体物质脱稳,从而形成粗大絮凝体,进一步降低了废水的色度与浑浊度,可有效去除众多高分子物质、有机物以及氮、磷等可溶性有机物。

1.2.2 氧化还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废水处理主要可分为光氧化法与臭氧法,其中臭氧法则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实现水体中有机质与无机质的快速分解,进而将其中病毒、微藻杀死,同时增多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而光氧化法则是利用紫外灯照射,将水体中微生物的DNA或RNA结构予以破坏,进而实现杀菌目的。

1.3 生物处理技术

1.3.1 微生物。该技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光合细菌与固化硝化菌,其中光合细菌能促使水体中蓝藻为主的杂藻降低至约为10%,同时对有害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水质实现良好调节;而应用固化硝化菌与混凝沉淀处理技术在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时,能确保COD与NH4+ -N的去除率达到74.9%与82.5%,有良好的去污效果。

1.3.2 藻类。充分利用藻类与细菌的结合反应,能实现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目标。藻类通过对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合成有机物予以吸收,同时释放出氧气。而细菌可将藻类分泌物与死亡细胞进行分解。

2 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在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现如今,我国的海水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针对与海水养殖产业的废水排放标准,我国并未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予以约束,也就导致大量的海水养殖废水并未经处理便直接进行排放[2]。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构建完善的废水排放体制,而确保该体制得以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在于着重研究可行性与经济性并行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这也是我国今后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重点目标。

在我国的陆地海水养殖中,池塘养殖为重要方式之一,也正因为该方式的经营者非常多,导致废水排放量极大,所以可在废水排放集中的河道区域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这类废水实行集中处理。由此可见,构建海水或半咸水人工湿地生态系对海水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值得深入探究,诸如红树林系统等等。此外,改善生物浮岛技术且将其应用与深海或浅海的养殖废水处理当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盼盼,邱立平.规模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6,47(2):1-4.

[2]陈进斌,苗英霞,邱金泉,等.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盐业与化工,2016,45(5):1-5.

猜你喜欢
废水处理技术
燃煤电厂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的探讨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氨氮废水及工艺设计方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济宁地区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