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清远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的研究

2018-05-14 17:05李子豪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展水平

李子豪

[摘要]清远市紧抓广州市对口帮扶的战略机遇,构建七大产业集聚区,强化与广州市和顺德区的产业共建,共建亿元以上项目35个,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201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41.8亿元、税收27.2亿元,分别增长19.6%和28.5%,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集聚区也面临着主导产业过多、产业链短、征地拆迁难、基础配套跟不上、知名度不高、项目推进缓慢、开发面积不能满足需求等难题急待破解。因此,建议针对不同产业集聚区的问题,实施“一区一策”来进行破解。

[关键词]对口帮扶;产业集聚区;产业共建;发展水平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1 清远市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分析

1.1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

广东省2003年批准设立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1995hm2。2008年成功申报为省示范性园区,2011年被广东省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年将原获认定的4.37km2扩大至18.58km2,同时将高新区范围、清城区的广清园范围和源潭镇相关区块约1570.87hm2,成功申报为燕湖新区集聚区。分三个园区:新材料产业园目前已有先导稀材、贝克洛门窗等,主导产业为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园已经建成的华南863、天安智谷等科技创新平台,主导产业为科技服务业;莲湖产业园在建有长隆旅游和际华园商贸两大项目,主导产业为高端服务业。

1.2 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园分析

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园始于清新区与禅城区合作共建的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2009年2月6日经省政府批准、省经贸委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013年开始省规划由佛山市对口帮扶改为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清远市清新区,双方进行产业帮扶共建更名。分为云龙片区和太平片区,云龙片区于2009年获省认定,面积为451.2hm2。目前已有18家建筑陶瓷企业、8家卫浴陶瓷企业,主导产业为绿色陶瓷产业;太平片区在2015年申报成为省级集聚区,申报面积为313.3hm2。目前与花都共建汽车配件特色产业园、在建粤江整车生产项目和飞机起落架维修项目,主导产业为汽车、临空产业。

1.3 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分析

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始于清远华侨工业园,是英德市2008年8月在英红镇创办的园区,原规划总面积73.8km2。2011年获省认定,面积为620hm2。2015年利用广州市白云区对口帮扶英德市,双方进行产业帮扶共建更名。2015年将周边748.93hm2成功申报为集聚区。目前已有材料企业38家,利用白云区的扶帮,引进通用电梯、白云电器等大企业。园区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产业。

1.4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區分析

2010年佛山市对口帮扶清远市,2010年12月16日顺德区与英德市(县级)签订协议,顺德区全面负责运营、英德市出土地,在英红镇规划面积36km2,共建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合作年限为25年。其中,税收地方留成部分、GDP和工业产值双方各按50%进行分配。2011年获广东省政府批复,规划面积36km2。2015年将周边687.13hm2申报为省级集聚区。目前,已有五金机械企业16家,还有容声集团上下游配套企业13家前来投资。另外,与广东省电动车商会签订了“共建新能源交通工具产业园”的协议,广州文忠电动车、广州雅琴电动车等10多家企业纷纷进入,园区主导产业为高端五金机械、智能家电产业、新能源电动车产业。

1.5 佛冈产业集聚区分析

佛冈产业集聚区由约克科技工业园、建滔电子工业园、食品饮料工业园等工业园区构成,2015年申报为省级产业集聚地,申报面积348.36hm2。目前已有约克空调公司、欧亚制冷有限公司,建滔电子公司、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吉多宝制罐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主导产业为空调制冷、食品饮料产业。

1.6 连州产业集聚区分析

连州产业集聚区始于2008年5月成立的清远民族工业园,位于连州市。园区总体规划面积80km2,起步区规划面积10km2,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复合新材料、家具制造等产业。2015年申报为省级产业集聚地,申报面积为433.33hm2。城南启动区目前已经有连州市海斌食品有限公司、连州市天天食品饮料厂、连州市田新饮料厂等,主导产业为食品饮料产业;新塘产业园目前已有凯恩斯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金泰玻璃厂等,主导产业为建设材料。城西红木家具产业园目前已有聚福红木家具有限公司、王氏木业有限公司等,主导产业为红木家具产业。

1.7 广州(清远)产业园分析

2013年广州市对口帮扶清远市,双方确定首先进行产业帮扶,两市合作共建广州(清远)产业园。由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管理团队全面负责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入园企业可以同时享受广州市和清远市的优惠政策以及清远市的成本和广州市的服务。广州市属于帮扶性质,不参加收入的分配。产业园区2014年6月25日正式动工建设。产业园区分A、B、C片区:清城区(A区)即起步区,位于清城区,面积30km2,同时开展佛冈县(B区)51.4km2的开发建设,正在启动清新区(C区)。截止2017年底,动工项目62个,投产项目26个。主导产业为汽车整车和汽配、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产业。

2 各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问题

一是原有低效企业较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征地拆迁缓慢制约发展;三是各片区确定主导产业过多,交叉重叠情况严重。

2.2 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园问题

一是传统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二是企业总部、研发、营销在外地,产业链短;三是园区发展面积不断增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任务重。

2.3 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问题

一是征地拆迁推进困难,部分农民要价不断提高;二是园区施工管理专业人员少,项目推进比较缓慢;三是大项目不多,产业带动力不强。

2.4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问题

一是周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跟不上,影响合作区快速发展;二是重点难点地段拆迁缓慢,企业进驻施工一拖再拖;三是管理机构比较臃肿、人员比较冗余,审批程序比较复杂。

2.5 佛冈产业集聚区问题

一是集聚区起步比较晚,知名度比较低;二是有实力的企业数量少,贡献小;三是企业类型分散,产业集聚度低。

2.6 连州产业集聚区问题

一是受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引进优质企业较少;二是土地指标大多在新塘片,项目落户基本在城南片;三是部门联动机制不到位,项目建设推进缓慢。

2.7 广州(清远)产业园问题

一是要求进入企业越来越多,开发面积不能满足需求;二是企业类型比较分散,产业集聚度比较低;三是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回收难度大。

3 提升清远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的建议

3.1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议

开发区以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为机遇,争当省级优秀示范产业园为抓手,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一是开发区内的新材料产业园利用先导稀材、贝克洛门窗等大企业,加快引进新材料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开发区内的科技创新园利用天安智谷、华南863等大平台,建立辐射全市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来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及科技服务业发展;三是开发区内的莲湖产业园利用长隆和际华园等大项目,来带动休闲购物、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教育医疗等高端服务业发展。

3.2 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园建议

园区发挥紧邻对口帮扶区花都区的区位优势,合作共建产业园,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目标,以省其他产业园考评指标为抓手,推动园区循环科学发展。一是云龙片区引导已有18家建筑陶瓷企业、8家卫浴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超薄陶瓷、工艺陶瓷、功能陶瓷、智能卫浴等高端产业项目,打造集总部、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于一体的完整陶瓷产业链;二是太平片区利用离白云机场近以及在建飞机起落架维修项目,打造集飞机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飞行员培训、航空食品加工、航空物流等为一体的临空产业集群;利用与花都共建汽车配件特色产业园以及落户的粤江整车生产项目,打造生活设施和生产服务配套完善的汽车产业基地。

3.3 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议

园区发挥华侨品牌优势,积极争取省侨办的支持。以推進“全国华侨产业新城示范基地”为目标,以省其他产业园考核指标为抓手,推动园区加快发展。一是加快引进新材料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发挥全球最大电梯生产集群落户的机遇,推进以高端电梯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3.4 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建议

合作区发挥顺德资金、管理和英德土地、成本的优势。以建设国家区域合作示范园区为目标,以省起步产业园考核指标为抓手,推动合作区做大做强。一是利用已有16家五金机械企业,引进高端五金机械龙头企业,打造高端五金机械产业集群;二是利用容声13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抱团前来投资,做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三是利用与省电动车商会10多家企业抱团前来投资的机遇,培育新能源电动车产业。

3.5 佛冈产业集聚区建议

集聚区利用靠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科学规划集聚区,高标准加快发展。一是争取对口帮扶广州白云区的支持,共建广州白云(佛冈)产业转移工业园,全面提升集聚区的发展水平;二是利用广州约克空调公司、清远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等大企业的发展基础,组建空调制冷、食品饮料两大专业招商队,面向国内外龙头企业招商,扩大两大产业的规模;三是利用广州(清远)合作产业园开发佛冈片区的机遇,共同合作协调发展。

3.6 连州产业集聚区建议

集聚区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为抓手,以省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支撑,加快集聚区生态发展。一是争取对口帮扶区广州荔湾区的支持,共建“广州荔湾(连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提升集聚区的发展水平;二是推进永广高铁、连州机场、连佛高速、韶贺高速、韶柳铁路等项目,改善集聚区的交通条件;三是城南启动区、新塘产业园、城西红木家具产业园分别围绕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红木家具引进龙头企业,将各片区分别打造成为粤湘桂交界区域有机食品、新型建材、红木家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心。

3.7 广州(清远)产业园建议

产业园发挥两地政府大力支持的政治优势、广州开发区的品牌优势、清远的成本优势,引领我市其它六大产业集聚区发展。一是已经开发的清城片区利用欧派家居集团、白云电器、迅通科技、大运汽车、富强汽配、韩国三星等多家装备制造企业进入,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二是正在开发的佛冈片区,主要引进与佛冈工业园现有主导产业空调制冷和食品饮料协同发展,延长产业链,共同做大空调制冷和食品饮料两大产业集群;三是计划开发的清新片区,主要引进与清新太平片区主导产业汽车和临空产业协同发展,延长产业链,共同做大汽车和临空两大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彭锋.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合作共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2] 王瑭琳.“广清一体化”蓄势待发!清远踏上发展加速带[EB/OL].南方网,2017-03-22.

[3] 陈荣汉.清远六大园区三年引入项目523个投资1370.24亿元[N].清远日报,2016-06-22.

猜你喜欢
发展水平
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论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论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河北省“新四化”协调水平实证研究
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