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培养路径

2018-05-14 17:05黄枫燕郑兴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基层

黄枫燕 郑兴明

[摘要]鼓励农科类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当前农科类大学生巨大就业压力和解决涉农专业人才紧缺问题的双赢之举。通过选取部分农科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的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在此基础上,再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力更甚于前者的结论。最后就促进农科类大学生向新型职业农民演进的有效途径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新型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给国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和骄傲的成绩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份成绩单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和矛盾。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后备力量匮乏,现代农业科技无法得到正确、有效运用,从而减缓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降低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连年递增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科类毕业生频频出现了 “群体就业难”的低迷就业态势。为切实解决现有问题,连续5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年轻人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成为合格的新型农业接班人和与之息息相关的农村基层服务人员。毋庸置疑,增强对农科类高校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引导力,提高其农村服务意识,并鼓励其扎根农村是缓和当前农科类高校学生极大就业矛盾和解决农业发展后备力量不足的双赢之举。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背景下,调查研究地方性综合高校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随机选取部分农科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探析其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现状,并试图挖掘出有效的应对之策,进而提高其服务基层意识,真正做到“学农乐为农”。

1 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现状调查

1.1 调查方法和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的林学、水产养殖学、园林、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蜂学、风景园林、茶学、微生物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10个涉农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填写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相结合。本次调查共发放6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82份,有效率达90.9%。本次调查受到福建省教育“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基金的资助。

1.2 调查内容

本文的探析基础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拟从两方面对此展开研究:一是通过考察农科类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优先次序,分析其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主动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率及其决策逻辑与动机;二是通过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意愿比较剖析,了解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特殊性。其中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包括:通过“选调”或“选聘”方式赴农村担任“村官”;在农村地区进行“三支一扶”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充实到乡镇及以下基层各类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到乡镇企业或涉农企业就业;到农村地区自主创业。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以城市就业和继续深造作为其最优目标。为深入探析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现状,本文通过设定问题“关于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您优先考虑的目标是什么”作为测量指标。相应的答案选项为:“进城市公司或企业、进乡镇涉农企业、考研、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备考大学生‘村官、参加‘三支一扶、在城里自己创业、到农村自主创业”。

据调查结果表明,有191人选择了“进城市公司或企业”,占比32.8%,选择频数最多的前三个选项依次是:“进城市公司或企业”、“考研”和“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而选择“进乡镇涉农企业”、“备考大学生村官”、“参加三支一扶”、“到农村自主创业”总共有109人,仅占总频数的18.7%。当然,在“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选项中包括了乡镇及以下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如果排除该选项,则不到两成的农科类大学生会把农村基层就业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相较于费喜敏等(2013)的调查结果40.98%有一定差距。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农科类大学生易受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功利化、利益化氛围所影响,“学农不归农”现象突出并排斥到农村基层就业。

1.3.2 农科类大学生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各自存在鲜明的特征。据已有数据和研究表明,农科类大学生与新生代農民工农村基层就业意愿都偏低,但各自具有鲜明特征。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多属于“被动型”意愿,由于无法适应城市就业与生活环境,在城市社会排斥下只好回到乡下谋生。然而,“基本不会农活”且又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就业培训,使得他们很难重新回到农村基层进行就业;农科类大学生除了“自动型”意愿(把农村基层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也存在“被动型”意愿,但存在根本的区别,前者是由城市社会排斥所驱动,而后者是大学生应对城市理想岗位缺失的权宜之计。

2 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培养路径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多数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把献身“三农”作为就业的最优选择目标,供职于农村基层的意愿较差,愿意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的比例偏低,但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又有其特殊之处。如果加以政策引导,仍可较好地为“三农”服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力更大。

随着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人口低素质化倾向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促进留守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演进将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可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吸引农科类大学生身上,让农科类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再则,在连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的态势下,有效引导农科类大学生加入新农村建设与服务队伍,不失为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的一大举措。为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对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培养,以促进他们顺利地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2.1 大学生自身端正心态,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由此可见,心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农科类大学生,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心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未知挑战。

首先,大学生自身应摒弃专业偏见,端正学习态度。农科类专业一贯被看成是“苦、差、累”的代名词,也因这样的缘由,一心报考农科类专业学生人数偏少,大部分由调剂大军组成。在接受正统涉农教育的过程中,抱着“万般无奈”的消极心态学习的学生们,没有主动了解本专业所包含的内容和必备技能,而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尽快摘除农门“光环”,成功通过转专业考试进入非农专业学习。抛弃对农科的专业偏见,并对所学专业进行全面性、科学性的认识和了解,不仅有助于明晰自身专业发展前景,尽早做好职业规划;而且还能增强学习动力,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进行客观自我定位和评价,扬长避短。现今大学生是高学历的代表,农科类学生更是如此。但在求职过程中,大量用人单位都表示,他们并不缺少拥有高学历的应聘者,恰恰缺少的是具有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农科类专业有其特殊性,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三农”。因此,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更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在学习过程中,农科类大学生在谨记其学科特殊性的同时,还应奋力打破专业界限,做到“学习没有围墙”。同时,阶段性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客观评价自身优缺点,弥补自身不足,竭力塑造为拥有卓越“第二成绩单”的复合型人才。

2.2 逐步消除就业歧视,营造“乐于为农”的社会氛围

第一,社会大众应改变对就业范围、就业地域以及职业种类的固有看法。在常人眼里,高校毕业生向往城市生活,并试图留在城市谋求生计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而那些决心回乡创业、服务农村基层的举动却被当做茶余饭饱的谈资。畸形的社会氛围在无形中加深了人们对农业、农村的误解。第二,消除传统意义上的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基础上的良性竞争。长期以来,女性就被固有地打上了“柔弱”、“娇气”的烙印,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在男女比例失衡的就业大军中,女大学生就业率低似乎已成为社会常态之一,其中以涉农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最为突出。究其原因,还是以性别因素为主。虽然随着国民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这一现象有所缓解,但固有的社会分工模式和陈旧的性别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科类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更新落后的性别观念,吸收高质量农科类女大學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用人荒”现象,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迈上崭新台阶。总之,改变具有偏差性的老旧看法,形成“乐于为农”的社会氛围,必会推动农科类大学生实现高效就业。

2.3 完善课程设置漏洞,紧随时代发展潮流

现今高校课程设置多有其不合理之处,农科类专业亦是如此。农科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指向,不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必然妨害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全面性、有序性地吸收,降低高等涉农教育的时代契合性。对此,应首先增加农村基层实践教学环节。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科类大学生参加过“三下乡”活动的仅占22.2%,对“三农”认知状况不容乐观。由于不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使得部分学生,尤其是从小在城镇里长大的大学生在潜意识里对农村充满偏见和恐惧。同时调查也表明,绝大多数涉农专业学生都将进入城市就业和继续深造作为最优选择目标,而把农村基层就业当作首选目标的比例极低。可见,增加农村基层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就业能力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农村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农村基层的现状更进一步了解,增长了见识,锻炼了适应农村基层的能力,使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得以磨练,以此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当前,高校教学与农村实践环节往往处于脱节状态,不能达到高校教学计划预期的效果,无助于农科类大学农村基层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实践教学环节,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深入农村,通过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农村现状,使学生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农村基层实践教学要规范化,必须纳入农科类大学生必修课教学计划中。其次,尝试建立校地企联动扶持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邀请成功校友返校,举行相关内容的讲座和报告。通过他们精心的讲授,感染和激励更多的农科类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二是与具有当地影响力或反映当地特色的涉农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成立校外实习基地,并通过定向培养模式,提升农科类大学生的实习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减缓招聘压力;三是加大对回乡创业和到农村基层就业人员的支持力度,促进农科类人才的良性回流。

[参考文献]

[1] 郑兴明,曾宪禄.农科类大学生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吗?——基于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97-102.

[2] 费喜敏,王成军.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J].调研世界,2013(12):36-40.

[3] 夏晶.做个智慧的舵手[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5):96-96

[4] 王小龙.基于专业承诺的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90-94.

[5] 张玲,吴风亮.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2):1-3.

[6] 张志平.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4(05):58-61.

[7] 张玲.农业高校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172-174.

[8] 梁广东.新常态视域下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服务农村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0):37-39.

[9] 袁涛,顾明华,李正文.地方综合性大学农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2(10):61-63.

[10] 蔡秀娟.农科类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2(03):148-149+152.

[11] 唐凤娥.农科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刍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0(08):2041-2043.

[12] 陈利琼,汪海霞,李仙玲.农科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0486-10487.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基层
农村基层腐败犯罪情境预防机制构建探析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陕西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评价
农村基层财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党员文摘》:基层党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