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年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2018-05-14 14:27何苏苏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何苏苏

【摘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如何立足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每一位語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以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文本、写作训练以及听读能力方面出发,围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展开分析和思考,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文字运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视。这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要将言意兼得、把握文脉作为反复诵读文本的要求,同时将读写相结合,实现技能的迁移,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将语文教学价值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一、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词句运用关键点和激发点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而课堂教学活动是围绕着教材展开的。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中,围绕教材,挖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正确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不是凭空而论的,是需要一定依托的,而文本中的关键点和激发点就是能力培养的依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乡下人家》一文的教学中,对于字词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其分为具体的三类:第一类是一般认读要求的重点字词,例如“棚、饰、瞧、觅”等;第二类是多音字,例如“冠”“率”;第三类是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词语,例如“鸡冠花、归巢、率领”。将词语教学分类别地开展,不会显得混乱,让学生有一目了然的学习体验,在清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学生在今后的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会更加注意这些词语的特点和不同。文中有一个词语,叫“别有风趣”,教师除了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别有风趣是如何而来以外,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一番语言描述在大脑中构造春天、夏天、秋天等不同季节瓜架上的情景,“闭上眼睛,轻轻呼吸,想象一下,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瓜架上一定开满了……长出了……;夏天到了,瓜架上又结出了……;秋天来了,瓜架上……”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刚才在大脑中构建的画面。又例如在句子“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些语言点的挖掘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和关键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才会犹如有源之水,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增长。

二、让写作成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主要推手

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记忆库中的词汇虽然还不够丰富,但是也有了一定的数量,这些词汇量已经为学生的写作表达奠定了基础。可就当下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而言,大部分词汇因为缺乏有效的运用而处于休眠状态。针对这个情况,语文教师要从词语含义入手,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词语多层含义的基础上,给予其正确的运用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写作中通过词语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反复灵活地运用,让词义在学生脑中更加深化。例如,以“春天的美景”为主题的写作中,建议教师在提前备课中,将“争奇斗艳、百花盛开、春光明媚、春风和煦、绿草如茵”等词汇做出详细的词义讲解,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如何学以致用,让自己的写作语言更加优美、更加生动形象。另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形象化的小诀窍,比如告诉学生试着将每一个词语当成有生命的个体,细心品读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和表达,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自然深刻地感受到词语的个性,以及每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情感和角色。当学生与词语之间建立起朋友的关系,那么在学生需要表达的时候,对词语的运用会更加得心应手,多读、多写、多看,与“朋友”见面的机会多了,友谊的建立会让“朋友”在紧急关头跳出来帮你。

三、通过培养朗读能力助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

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四个相辅相成的能力。理解文本的基础是听懂、读好,而理解又是开口说、动手写的基础。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常会忽略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对于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是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的,而正确的朗读指导更是教学关键。教师要避免从开始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而是要让学生回到思考问题前进行充分的阅读,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而才能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例如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设置特别的朗读体验环节,“挑选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同桌听,并谈谈你有些什么感受?”这个环节不需要公开表演,留给学生自己体验,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设置中留一自选题,这样的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利,给予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对于教师也会达到了最初的教学目的。再例如在教学《雨后春笋》的画面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走进这个生机勃勃的画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身体语言来朗读,比如自主的探究,对词语和句子有了更加形象的理解,能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表达时拥有更出彩的表达方式。朗读能力的指导,能够为学生的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搭好支架,让听说读写的能力相辅相成地增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主要阵地,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关系着学生写作、朗读、理解等全方面能力的发展,这需要教师正确、到位的引导训练,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叶民乐.在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J].新校园(阅读版),2016(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