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全口径预算管理

2018-05-14 08:59徐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徐强

摘要 针对介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趋势,探讨实现全口径管理的策略,从而实现资源优化与预算体系构建的推进。

关键词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全口径预算管理;财务体制

中图分类号 F8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029-02

Abstract Statu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units was introduced.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rend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undertakings,strategies to relize full aperture budget management were explored to improve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budget syst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unit;Full aperture budget;Financial system

新常态下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体系正在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下不断完善,政府对资金收入与支出等进行统一预算管理,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全面化以及公共资源配置的优质化,确保政策方针与公共利益的落实,实现对账套操作、预算编制以及项目资金的优质化建设,提高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深化全口径预算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建设,针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以及项目管理等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加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针对目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实现对收支内容的全面覆盖与统一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清晰定位,確保我国农业科研事业的复式预算以及部门预算的全面落实,完善审计与预算在规范事业单位项目与资金管理中的强化。

1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1.1 外控盲点明显,法规体系不足 法规制度受到框架的限制,多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被简单化及框架化的规定,提高了管理难度以及管理执行的矛盾,使得文件精神的贯彻效率降低,法律法规体系的欠缺导致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难以贯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理念,造成外控存在明显盲点[1-2]。2010年财务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条例,明确多数财务管理的细节以及要点,但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并不是行政单位,文件的定位以及文件的目的难以符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发展,再者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政主要是以科研项目为主,无论是经费支出还是经费收入,都是以项目为主进行结算以及管理使用,文件的实施不仅对其资金往来造成困惑,对其严肃性、规范性等也造成影响,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以及预算,不同于行政单位的资金支出以及财政拨款,财务管理体系虽然受行政部门的管辖,需要落实文件内容,但资金流出与收入存在较大差异,难以一概而论。

1.2 项目监督欠缺,财务管理体系失职 项目资金使用是根据单位人数定额编制,预算收入中的基本支出以维持单位运转为主,无论是三公经费还是办公费、水电费等,都属于基本支出预算,所以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很多资金支出,财务人员都只能够将费用从基本支出转到项目支出中,导致科研经费被挤压,项目资金支出核算与审计出现问题,很多项目受季节以及人员的影响,难以实现年终结算,项目资金形成结转结余后却没有及时转出,停留在项目款项中,资金的预算及支出存在较大浮动,科研事业单位难以针对项目进展以及项目成果转化等进行预算体系的全面落实。换言之,不少资金都处于悬空状态,只在账目中挂上了项目的名号,但其使用以及管理监督缺乏,使得国有资产疏于管理,财政支农资金的力度不断增加,形成了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需要从实物资产管理以及流动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无论是设备报废还是设备维修等,都需要及时上报处理,但实物资产管理与资金项目管理,受科研事业单位人数以及项目管理的限制,并没有从财务报表以及公开财务信息中体现,而相对的很多科研技术资料以及数据等保密工作不完善,造成不少的技术泄露,出现严重的财务管理体系失职。

1.3 预算管理缺陷,绩效激励不健全 一般来说,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管理人员过于注重预算的编制过程,而往往忽视预算的执行力度,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对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认知存在缺陷,实际情况与预算脱节这一现象时有发生,在预算方案实施过程中,单位监督力度不够,控制效果不好,有的单位只是表面上敷衍了事,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科学地进行指导,严重偏离计划,导致预算管理低效甚至无效[3-5]。其次在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有时为保护自身利益,有针对性地将不关键的指标纳入其中,且部分指标存在模糊性,缺乏明确性,导致绩效考核的不公平与不合理。也没有针对不同人员,制定相匹配的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从而严重影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

2 实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策略

2.1 落实财政票据管理,强化监督审计体系 全口径预算是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统一预算管理体系中,针对现阶段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的预算支出与收入,采用规范、科学的预算体系,全面落实项目资金、事业单位费用以及资金结算等预算管理,根据国家2011年取消预算外资金的要求,切实将预算外纳入预算内,改变传统项目预算以及事业单位支出费用分开规划的财务体系,以票据管理与监督检查两项工作为核心,落实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得到稳定推进,以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以及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为主,真正消除预算外资金。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先从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入手,梳理相关信息,从领购财政票据种目与标准入手,全面收集基础信息,避免基础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导致的财政票据管理混乱,例如试验设备的维修与更新,先要针对单位所有的设备现状进行调查,并且登记在案,然后根据各个科研项目对报出的试验设备以及试验仪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成果应用中会应用到的各种设备、仪器进行核对,确保报表上的设备项目能够满足当年乃至以后项目的科研需求,避免后期的预算追加,给预算外资金留下空间。因此,采用电子化管理,以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为主,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手段,引入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多种信息技术,强化对财政票据的全程监管,严格禁止暗箱操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通过部门联动,结合科研事业单位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将以往预算外的资金项目实现全面信息核算,根据信息交流平台与票据管理信息数据库的使用,强化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票据能够通过较快稽核与流程管理,实现全面审计。

2.2 细化预算科目,建立权责发生制 预算科目的细化是要避免以往笼统的财务审计,导致资金流出与使用难以落实到位,从资金用途到用途结果反馈,将支出分列到具体科目中,减少“其他”之类的科目支出,确保每一笔资金的预算与核算能够以实际用途记录到位,改变传统项目支出的资金管理,反映每一项支出的具体花费,财政部应该严格按照预算向单位进行拨款与审计,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细化四级科目中包含的具体农业事业单位活动,实现预算科目的责任制建立,以《201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的文件精神为主,提高对资金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的管理,细化到最小科目,确保费用预算与支出的一致性,避免支出的违规现象,有利于监管与督查,提高预算的透明性与公开度,以预算绩效目标为主落实财务管理,通过权责发生制将财务报告向群众解释清楚,针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以及成果转化等效益进行明确核算,以责任落实到人,用制度实现财政支出与收入的标准化考核体系建设[6]。

2.3 强化预算管理,健全绩效考核体制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且直接影響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首先应借助有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制订科学可行的预算方案,并编制相应的具体计划,还要借助单位各部门力量对预算实施效果进行检查监督,及时纠偏,进而保证预算管理顺利开展。其次确立“考评与奖惩是预算管理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以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保证绩效考核标准、方式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尽量避免考核制度的模糊性与主观性;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考核方式方法,可综合多种方式,实现柔性考核与管理;绩效考核后应及时进行绩效面谈,借此了解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今后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同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实时地与财务进行信息输送,为财务部门预算管理编制提供依据。没有预算考评,单位预算就无法执行,预算管理变得毫无意义,严格的预算考评可以确保预算指标的最终实现,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在项目验收合格后对职工进行合理的资金奖励,对工作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一定惩处,做到奖勤罚懒。可见预算的绩效激励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8]。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在科技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方针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完善,农业科研项目正在不断增加,农业科研项目产业链不断拓展,从系统化及科学化等多个角度实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王淑杰.加强我国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3(1):66-68.

[2] 陈翔宇.全口径预算中的绩效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2017(9):104-107.

[3] 徐阳晨.我国全口径预算制度改革的现状及路径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4(11):53-57.

[4] 王云芝.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129-130.

[5] 刘艳.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会计师,2018(1):23-24.

[6] 张晓琳.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3):189.

[7] 张洁琦,刘维忠.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5):148-150.

[8] 杨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之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