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探讨

2018-05-14 08:59张延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财务管理

张延梅

摘要 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重视预算管理、加強事中审计、规范工作流程、加快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033-02

Abstract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funding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budget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audits, standardizing work processes, accelera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ng service method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ions;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Financial management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项目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项目经费是项目实施的基本保障,通过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科技产出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是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的改革精神,国家和各省先后出台了加速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措施,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政策。2016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改革创新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方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让科研经费真正成为创新的“助推器”。在此背景下,如何管好、用好科研项目经费,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率至关重要。鉴于此,笔者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重视预算管理、加强事中审计、规范工作流程、加快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1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实际执行偏差大 预算管理的目的是最大化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算编制是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管理新政策虽然强调简化预算科目、下放调整权限、放活资金使用,但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的要求并没有改变。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大多由课题组根据科研人员自身经验编写填报,而科研人员预算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高,缺乏财务专业知识,编制方法简单。这往往导致预算编制不完整、不严谨,存在少报、漏报的情况[1]。

科研项目预算内容与财务部门的会计科目设置内容差异较大,管理不畅[2]。加之项目申报过程中财务人员参与较少,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往往被忽视,容易出现项目实际执行与预算批复出入较大的现象。项目执行过程中,一方面一些急需开支的费用没有预算额度;另一方面,一些费用科目预算过大、出现结余,影响项目按期结题验收。

1.2 项目经费到位不及时,资金风险加大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项目主管部门要合理控制项目和预算评估评审时间,加强项目立项和预算下达的衔接,及时批复项目和预算。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结合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合规办理资金支付。

农业科研项目不同于其他科研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实施周期长、季节性强、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到账不及时,拖欠、垫付大量前期费用,造成项目启动慢,容易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在国家盘活存量资金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上级财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期限提出明确要求,对未按期执行完毕或执行比例不到位的项目实行资金盘活、清理缴存。科研项目组压力较大,突击花钱和提前采购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降低,风险加大。

1.3 审计缺失,监督不到位 科研项目审计一般是在结题验收阶段开展,而农业科研项目往往期限长、跨度大,审计介入过晚。项目实施阶段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容易造成科研经费不按预算使用,突击花钱,乱支滥用,项目间垫资串用,人为调节项目经费的情况,导致科研经费浪费,资产流失,审计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1.4 信息化程度不高,监管不得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各行各业信息化观念不断增强。然而,目前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预决算管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经费管理模式,侧重于人工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不能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不能随时了解经费来源、去向和使用进度,及时跟进项目管理,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调整。

1.5 结余经费缺乏跟踪管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按规定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在2年内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实际执行过程中,农业科研单位对项目结余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结余经费缺乏专门的结余资金管理制度。由于项目已结题验收,后续跟踪管理不够,往往导致结余经费长期挂账或超范围支出,财务风险加大,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2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措施

2.1 重視预算管理,科学编制预算 建立科研项目预算评审评估制度,从源头上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3]。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编制预算,规范预算内容,确保预算信息传输畅通、及时有效,避免出现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和有预算无开支、有开支无预算及预算执行进度缓慢、预算制度流于表面的问题。

2.2 强调行业特征,确保资金安全 由于农业科研受气候、季节、作物生长等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情况下项目执行期限较长,在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上需要针对农业科研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4]。应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农业科研特殊性,及时拨付项目经费;敦促项目组成员及时报销账务,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及时掌握政策,多方了解信息,做好项目资金结转结余的前瞻性和规划性工作,降低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最大程度地发挥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2.3 加强事中审计,保证监督有效 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要防患于未然。优化管理与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出活力与效率,管好底线与秩序,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5]。强化事中审计,提出审计意见,让项目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从而预防腐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科研项目管理环节中嵌入阶段性审计,形成分析报告,有效发挥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职能,使审计评价真正成为项目监督管理的有效补充,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事业更好的发展。

2.4 规范工作流程,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引进和硬件投入,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工作流程,减少重复工作,形成电子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办公,使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在信息化平台系统中有效衔接,确保每一笔项目经费都得到高效使用。从立项申报到结题验收,对科研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动态监管,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及经费使用情况,实现科研项目经费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经费管理水平。

2.5 完善跟踪机制,防范资金风险 完善科研项目结余经费跟踪管理机制,制定适合该单位实际的结余经费管理办法,后续支出做到规范有序、有章可循。定期开展结余经费专项检查,从开支范围、使用期限等方面入手,督促项目后续支出进度,规范支出行为,避免长期挂账和超范围支出情况的发生,防范资金风险,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6 加快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方式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有效进行的保障[6]。在产业转型、科技变革的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要结合新形式、新政策,及时制定和完善切合该单位实际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科研和财务管理等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各项制度要做到权责明确、流程清晰、务实管用、操作性强,以达到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

创新服务方式,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7]。农业科研单位应当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业务优势,探索建立财务助理制度。科研财务助理可以发挥熟悉财经政策、懂得财务知识的优势,协助项目单位完成制度建设,为科技人员及时准确地解决预算管理、经费支出、验收方面的问题[8]。财务助理制度有助于解放科研人员,同时推动财务工作职能从事务型、核算型向服务型、管理型转变,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

3 结语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农业科研单位的重点管理工作之一。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对科研工作本身不仅能起到监督、控制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对科研项目达到预期效果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9]。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管理不够科学透明、资金使用效益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农业科研单位需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流程上进行规范,制度上予以保障,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确保科研项目经费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财政厅会计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问题、成因与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8(10):10-11.

[2] 骆涛.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J].商业会计,2017(5):79-81.

[3] 万琴.科技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探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7):12-14.

[4] 李素琴.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6):36-37,51.

[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A].2018.

[6] 宋欣蔚,夏同水,孙万刚.科研经费管理风险识别与评估探微[J].财会月刊,2017(10):36-38.

[7]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A].2016.

[8] 张丽洁.浅析科研财务助理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7(2):310.

[9] 温丽霞.浅析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2018(5):166-168.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