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2018-05-14 08:59王巧燕孙海臣刘峥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王巧燕 孙海臣 刘峥

摘要 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其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资产闲置、无形资产管理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旨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045-02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the management issues for stateowned asset have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weak management awareness, lack o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dle assets, lagging for assets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assets in agricultural scienc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sing efficiency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and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Stateowned assets;Management measures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研单位科技项目资金的不断涌入,国有实物资产的购置日趋增加,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但在国有资产管理上仍存在一些不规范和管理薄弱的现象[1]。为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笔者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有资产管理为例,通过分析当前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1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的范围与管理现状

国有资产既包括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材料、科研产品(副产品)等实物资产,也包括经费使用形成的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十二”五期间增加的固定资产大多数以财政拨款的形成,其少量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国有资产股权转让收益等有偿使用组织收入形成[3]。随着国家对科技资金的大幅投入,很大一部分财政拨款用于购买仪器设备、专用材料等国有资产。截至目前,拥有固定资产5 187.39万元,仪器设备近1 000台(套),价值3 120万元,其中多功能酶标仪、正置荧光显微镜、动物行为观察记录系统等价值30万元以上高精尖仪器设备30余台(套)。国有资产存量呈逐年递增趋势[4]。

2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國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内在动力。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关键岗位、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未建立岗位责任制,仍存在重视财务管理、货币资产管理,轻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现象[5]。

2.2 国有固定资产存量家底不清 实物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脱节,如未建立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科研实验耗材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等,财产损坏、丢失无人追究;有些部门将不使用的仪器设备放到楼道或储藏间,不履行报废手续并随意将设备丢弃;每年的资产盘点自查工作未真正落实到位;课题组资产专管员对固定资产存放地点变动、报废报损,未能及时通知财务科对其做相应调整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在各部门内部转移使用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如电脑、空调、打印机等通用设备;资产使用人调离岗位或退休未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造成固定资产所反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资产处置不及时,有些已损坏或已处理的资产并未履行报废手续,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实物在本单位管理使用,其购置仪器设备发票与其他项目协作单位报账,并未按固定资产调拨单进行实物划转;随大型仪器设备一起购进的个别附属设备,属有物无账问题,实物在其他协作单位管理使用,其购置仪器设备发票在本单位报账,未办理资产调拨手续,属有账无物问题。有些部门登记的仪器设备名称不规范,与固定资产卡片名称不一致,给资产账物核对带来很大困难。上述情况不同程度地均存在着资产家底不清问题。

2.3 无形资产管理滞后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利用资金及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越来越多,管理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单位对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我国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农业科研成果无法合理定价,随意转让农作物品种或专利权技术事项时有发生,资产处置流程或环节不明确,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3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3.1 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确认标准:根据财政部、科技部颁布的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冀财教(2013)8号文要求,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为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的一般设备和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均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3.1.1 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设置资产账簿。财务科指定专人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并进行分类管理。每月按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每年年末与研究所资产管理人员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核实,达到数据一致。

3.1.2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资产管理工作基础。把好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入口关”,资产配置是农业科研单位资产形成的起点,是资产管理的“入口关”。农业科研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6],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资产管理上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定了《内部控制手册》和《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了国有资产从购置、验收、使用、管理与维护、报废审批、处置及残值入账等环节内部工作流程,以保证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的程序化。

大型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制定了《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规则》和《设备管理人员工作守则》等相关的管理、使用及维护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在资产管理权责分配、岗位设置、业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确保不相容岗位分离,对关键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对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等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内控制度的建立,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1.3 严把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使用关”。进一步落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制和各项资产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严守“使用关”,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在农业科研单位各项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1)固定资产购置管理流程。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入手,明确资产使用管理的内部流程、岗位职责和内控制度,具体从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与使用、报废审批、处置及残值入账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国有资产日常管理的程序化。成立由所领导、资产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组成论证委员会。每年的3、6、9、11月的第一个星期为政府采购论证日。各个研究课题、行政科室根据工作需要和资金条件,在购置前需经采购人向论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注明采购名称、数量、规格型号、计划金额、资金渠道,研究所仪器论证委员会论证通过后,由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对确定采购的项目内容进行公示,并办理政府采购审批手续,根据政府采购批复实施采购。

(2)固定资产报账与管理环节。财务科协助研究室和课题组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台账中详细记载固定资产品名、购置年限、价值、使用部门、使用人、使用状态等内容。报账时需填写“植保所固定资产汇总报账单”;经办人、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再经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员将资产进行分类,验收并签字;财务科根据资产分类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从源头做到账卡登记准确无误。

3.1.4 抓牢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出口关”。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出口关”包括资产处置管理和监督管理2个方面,抓牢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出口关”,是实现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关口。

(1)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本着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的精神,根据仪器设备精密、贵重的程度,各部门认定符合报废的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申请报废单1式2份,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交研究所仪器设备管理负责人,统一对需报废设备进行认定,提交研究所专业技术专家鉴定小组(所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小组)复核。经所长批示后,报农业科学院国资处审批备案。

单位价值在5 000元以下的仪器设备由研究所自行决定报废、核销,先经实验室主任签字,再以书面形式报研究所仪器设备管理负责人审核并由所长批示,同时报农业科学院国资处备案。30万元以下的仪器设备报废处置时,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仪器论证委员会审核后,报农业科学院主管国资处进行审批。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仪器设备报废处置时,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仪器论证委员会上报农业科学院国资处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

对经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经鉴定小组对其做出预计残值后,由研究所仪器设备管理负责人统一回收处理,并将其实际残值按财务规定全部上账,并及时上缴河北省财政厅非税收入管理局,其他部门或个人不能擅自对报废设备进行处理,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注销手续。

(2)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科研单位内部购置、使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物监督与财务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防止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3.1.5 规范固定资产“账账、账卡、账物”制约管理。

(1)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固定资产实行法人单位统一管理,严格实行固定资产登记卡制度,做到“3个明确”:明确固定资产卡片管理责任人,负责对本单位固定资产采购计划论证、审批手续、设备验收及卡片登记工作[7];明确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责任人,负责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账务的核算;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人,以研究室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专管员,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固定资产。体现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原则,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卡;管卡的不管账,实行账、卡、物三分离的管理形式,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2)制约管理。由各课题组仪器管理员对本部门资产进行自查,见物登记,将登记的实物资产交研究所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物卡核对;所固定资产管理员对照明细逐台逐件进行核实,对核查中出现的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资产,会同研究室仪器管理员到各部门进一步核对,认真查明原因,并要求各部门仪器管理员按资产品名、购置年限、价值、使用部门、使用人、使用状态等信息登记固定资产管理台账;与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员进行账实核对,填写资产清查核实表,由财务科统一移交档案部门保存,保证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8]。

通过对固定资产核查,对确需报废、淘汰或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认真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报废处置;对一些有物无账和有账无物的仪器设备,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彻底摸清资产底数,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3.2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内控制度、技术资料和数据保密制度和评价制度,规范科研人员到企业任职或兼职行为,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 纪开芳. 对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17(6):59-60.

[2] 马骁萍,王雪,马红燕,等.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7(9):9-10.

[3] 齐春霞.农业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8-209.

[4] 沈新芬.农业科研单位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浙江农业学报,2011(6):1261-1265.

[5] 李晶.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与使用[J].中国农业会计,2013(7):48-49.

[6] 艾小星.浅议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105.

[7] 楊丽芳,张霞.关于加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2014(7):137-139.

[8] 贾立明,张贯生.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7(2):23-25.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