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2018-05-14 08:59张玉兰李洁王珍珍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体系

张玉兰 李洁 王珍珍

摘要 通过对“河北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预算单位端”(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在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的推广应用,分析了“一体化平台”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该系统在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中,目前只限于项目申报、预算编审、电子支付、会计核算、政府财务报告、资产管理阶段。该系统规划设计的全部功能模块开通后,如何更好地结合行业特性,与科研管理、项目经费使用相连接,需进一步预留端口,其功能需不断完善、更新和拓宽。

关键词 财务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平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053-02

Abstract Throug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be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PlatformBudget Unit terminal” (“Integration Platform”) in institutions of Hebei Province, the role of Integration Platform i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was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system is limited to project declaration, budget compilation and examination, electronic payment, accounting, government financial report, asset management stage.After the opening of all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ystem, how to better integrat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and connect with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use of project funds needs further reserved ports, and its functions need to be constantly improved, updated and broadened.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Integrated platform;System;Construction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中办发〔2016〕50号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科研、财务和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农业部的农财发〔2016〕59号文要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研管理效率”;财政部的财会〔2016〕10号中指出“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动管理会计实施”。为响应上级号召,也为了更好地管控财政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应积极谋划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使之应用更完善、便捷,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1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在上述文件强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之前,河北省财政厅就已经着手开发“一体化平台”系统,该系统共包括行政管理、绩效预算、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与风险防控、专项业务、平台管理六大部分内容,这六部分又细分为30个功能模块。该系统于2016年开始运行“预算项目库”“预算编审”“电子支付”“资产管理”四项功能模块,于2017年在部分试点单位对“单位会计核算模块”进行了试运行,并于2018年向全省行政事业单位推广,于2018年7月开通了“政府财务报告”模块。这些功能模块的开通和运用,便于财政厅对各预算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预算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预算单位在项目申报、预算编审、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准确性、及时性,该系统的应用在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体化平台”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和会计辅助要素的共享,为部门决算预留接口,将实现预算-核算-决算业务的数据贯穿。通过“一体化平台”,利用贯穿的数据流,实现每一个预算项目在平台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升单位管理水平。通过规范和统一会计科目、基础数据、报表体系等,可帮助预算单位规范记账,大大提高数据准确性,提高对账查账效率,减少差错。随着“一体化平台”系统更多功能模块的启用,该系统的功能会更强大、使用更便捷、管控更到位,使“一体化平台”系统“管、控、用”的功能逐步趨于完善。

由于受财政专网专线的控制,系统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是,由于“一体化平台”系统只限于财政专网专线用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化体系构建中,不能满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等的需要,限制了预算单位其他相关部门(或科室)的访问、查询、数据共享。

2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平台”系统构建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中,“一体化平台”系统作为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业务功能、拓宽预留端口、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将会在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照目前“一体化平台”系统功能,结合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提出以下设想。

2.1 对项目库中的项目拨款及支出管理应整体把控 申报项目入库时填报的“支出经济分类”表,直接和项目经费额度下达时相关联,如果资金支付时,有未按照预算时的“支出经济分类”表中所列科目的支出,将在“一体化平台”指标查询账的单位调剂预算数列以红字显示。有些资金支出提交申请后无法通过审批,这可能预示着预算做的不合理,或者不符合“一体化平台”中对资金支付的要求。

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中办发〔2016〕50号文中提出要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如: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3个科目可以合并成1个科目,由科研人员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但不得突破预算总额。文件中在开支范围、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措施。

所以,在“一体化平台”中,对项目库中的项目拨款及支出管理,应整体把控,不需管理太细,且项目经费中的会议费、培训费,也不应列入“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限额管理范围内,因承担的项目预算中针对项目内容都有具体安排。对于项目执行期为2年及以上的项目,当年拨款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直至项目执行期结束。需相应调整“一体化平台”功能,以适应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2.2 打通财务系统与科研系统接口通道 通过业务平台,可与支付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打通了预算执行至会计核算之间的关口,实现记账凭证自动生成,帮助预算单位减少手工录入凭证的工作量,减少差错, 提高记账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但是,现阶段“一体化平台”项目支出时,未能和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实时对接。“零余额账户”中的项目支出通过查询指标账随时能看出与预算的差异,但对于“基本账户”中的科研项目支出情况,就只能由财务人员每月将各个项目经费的开支情况从系统中导出,然后在Excel表中与预算中各明细项进行对比,与预算不符的进行调整,才能使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保持一致,然后再安排下一步各项支出,造成财务信息化依旧停留在初级、简单层面。

近年来,各农业科研单位相继建立和推动了“科研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和“阳光工程”建设,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平台和协作机制,导致科研、财务、内部审计等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沟通、协调不畅,科研信息在各主体之间无法及时传递与共享,无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查询、追溯[1]。

所以,亟需打通财务系统与科研系统接口通道,在科研与财务接口实现数据交互的前提和基础之上,未来还可以实现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全过程网上管理、科研财务无纸化审批、科研项目自助决算报表等功能[2]。

2.3 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纳入单位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 目前,“一体化平台”的登录,有密码登陆和UK登陆2种方式,而且是专网专线。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改造后,单位财务系统所处的网络环境相对开放,受到网络病毒入侵的可能性增大。为此,财务管理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需通过岗位分工、制度管理和实时监控来实现[3]。

为了网络安全,必须要求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行归口管理,在归口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需要统一分配网络资源,使用系统内的功能模块。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优先选择既精通财会知识又掌握信息化管理操作系统的业务骨干参加深度培训,通过复合型人才带动全员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4]。

3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展望

3.1 环环相扣,互相衔接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财务管理的多项内容,包括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生产组织形式和资金运行方式等,核心是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5]。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应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环环相扣,互相衔接。包括财政供养系统、人事管理系统、部门预算和决算、固定资产投资决算等相互连接,预留对接端口,需要时可以相互提取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快捷,减少工作量。

3.2 扩大管理人员使用范围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农业科研管理研究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拓宽使用权限,扩大管理人员的使用面,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统计、科技合作及有效管理,使之成为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6]。

3.3 实现数据实时更新 借助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单位的财务管理可实时和外部联系,保证了管理信息沟通的便捷快速,各项内容也能实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财政厅对本单位财务信息的监督,有利于农业科学院、研究所通过内部网络做到资源共享,也能使财务管理工作在不同的操作平台上开展工作[7]。

3.4 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管理信息化数据强大的处理功能以及高效的运算速度为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创造了条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核算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数据分析为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8]。

3.5 适应国家新政策要求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基本准则》的颁布,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要向权责发生制转变,这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智能、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各部委颁布的文件中对项目资金使用的要求,地方政府也应制订相应管理办法,做出具体规定,信息系统与之相适应。

“一体化平台”系统正在逐步完善,期望将来在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华.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构建初探[J].中国总会计师,2017(7):130-132.

[2] 栾永顺,陈永祥.浅谈高等学校科研与财务信息接口建设[J].绿色财会,2016(12):14-19.

[3] 寇丽梅,贺勇.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現状与发展方向: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会计,2016(7):6-7.

[4] 王敏.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浅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6(12):62-63.

[5] 段小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7(11):28-30.

[6] 吴永志,戚行江,谢鸣.农业科研院所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09(2):48-50.

[7] 王秀云.浅谈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216-217.

[8] 谢秀真.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52-153.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几点探讨
医药制造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信息化
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