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下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研究

2018-05-14 08:59马国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放管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马国芳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科研院所科研经费体量不断增长,科研经费如何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日益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深化科研经费改革,国家出台一系列“放管服”政策,但目前科研院所在“放管服”政策的贯彻执行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该研究列举了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使科研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关键词 放管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093-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amou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research institutes keeps increasing. How to realize the maximum benefit under the premise of saving cos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the government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in research institutes. This paper listed seve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and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utilization and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Key words “Fang,Guan,Fu”Policy;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Finance management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1],旨在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落实,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更好地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地方各单位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对于《意见》的执行落实仍存在一些滞后和不足[2-3],在新时代“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科研院所如何更好地深化科研经费改革,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发挥科研经费支撑效用,增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及执行缺乏灵活性 科研活动是长期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的探索活动,计划赶不上变化,过于精细的科研经费预算必定会与实际执行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项目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要求详细测算依据,预算执行中又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测算依据没有注明的材料、设备等不得列支,没有计划的会议不得参加,科研经费使用刚性、僵化,大大束缚了科研活动的开展;科研人员囿于科研任务的繁重以及专业财务知识的缺乏,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时仅停留在字面意思或者主观估算,且混淆科研活动在预算中的归类,致使科研经费预算与执行的脱节,出现“该花的钱花不了,不该花的必须花”的现象[4]。

1.2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定不及时 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在中央层面明确后,地方项目主管部门的政策制订与中央决策时间点存在时滞,致使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延时修订,科研工作者们仍受制于旧的财务管理制度,政策激励效果未能充分发挥[5]。另外,部分科研院所不愿接受“放”的权利,不敢承担“管”的责任,只是对上级文件照搬照抄,拿来主义,没能及时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使得政策落地生根面临困境。

1.3 科研经费执行进度失衡,突击花钱现象严重 科研人员日常忙于繁重艰巨的科研任务,由于精力有限,财务报销于项目进展相对滞后[6]。由于科研项目的执行期各不相同,项目主管单位管理办法对于项目执行进度要求各不相同,某个项目临近验收就集中进行财务报销,而其他项目执行进度却寥寥无几,往往出现多个项目经费交叉使用、相互拆借挤占,不仅项目执行进度失衡,而且存在执行风险。另外,资源过度集中、科研项目资源分配不合理也是项目执行进度失衡的一个原因,越是大专家经费支持越多,而个人精力有限,只能顾及其中几个重要项目,其他项目的进度管理不被重视。

1.4 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 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过度强调权利下放,轻监管,科研经费存在执行风险。中办发〔2016〕50号文的出台,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改进、会议费差旅费管理的完善使科研人员获得感增加,科研经费主管单位以及科研工作者容易产生误区,即以中央为首的科研工作大环境已经呈现宽松状态,项目负责人甚至主管部门认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薪酬管理等都应该本着一切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的原则,主管部门放松监管,会使得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不严格,经费报銷不规范、不完善,甚至出现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的恶劣情况。

2 改进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2.1 下放权限,扩大经费管理自主权

2.1.1 下放经费管理权限。各地方项目主管部门、各科研院所应根据中央精神及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困境,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下移管理中心,在一定范围内赋予科研人员尤其是课题组负责人综合调配权[7]。特别注重修订完善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办法、间接经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等等,取消绩效比例、劳务费比例限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绩效激励,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壮大科技发展新动能。放宽科研院所政府采购管理规定,对于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可特事特办,只询价不搞招投标,在经济节约原则下实现科研经费效用的最大化。

2.1.2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制定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特别是横向经费、院(所)长期性基础性科研项目可简化预算科目,即将预算科目分为商品服务支出、会议费、培训费、资本性支出四大款级,上述项目每款级内预算可以调剂使用;精简预算测算依据,特别是金额小数量多的试剂耗材,且价格变动性较强,可不具体列举每笔耗材的金额数量;会议/差旅/国际合作交流费占总经费的10%以下的可不提供详细测算依据;下放预算调剂权限,优化预算申请、预算调整流程。下放科研预算调整权限至项目承担单位,由科研人员结合科研活动实际需要提出调整预算申请,报项目承担单位审批,报项目主持单位备案,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2.1.3 加大科研人员绩效激励。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科研人员的收入是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办发〔2016〕50号文坚持以人为本,取消绩效比例限制,较好地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但我国科研经费分配机制还有待革新,各科研院所应创造条件积极协助青年科研人员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要积极进行激励制度探索,寻求激励制度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相协调的激励政策。例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比例,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加大薪酬激励,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发放一次性安家费等。

2.2 明确责任,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2.2.1 项目承担单位要明确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与法人责任制相结合的归责制度。项目负责人应对所承担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第一责任,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负责,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同时项目承担单位要强化法人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科研政策,强化自查自纠,规范科研经费申报执行验收,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2.2.2 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做到科研经费的事中事后监督,科研、财务、审计应及时总结项目审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建立科研经费执行评价标准,对科研经费预算、经费执行的合理性、合规性及真实性进行监督和管控。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应常态化、制度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经费使用违规实行院(所)内公开披露,违规违纪计入科研人员信用档案库,与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定挂钩,在科研人员中起到警示作用,杜绝任何学术不端、弄虚作假、套取经费的违规违法行为[8]。

2.3 改进服务,助力科研事业

2.3.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科研经费管理应依托集合科研、审计、财务的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共享、信息联动,提高科研人员的办事效率。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办公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实现网上审批、网上预约报销、短信平台通知、调阅电子凭证等,让科研人员少跑腿,信息网络多发挥作用。

2.3.2 加强科研政策的宣传。科研经费政策、制度是科研经费执行的依据,但大多数政策制度总结概括性强,科研人员由于知识专业领域的不同会对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加强科研政策的宣传有利于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科研院所可通过创建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印发科研经费管理文件汇编以及财务报销手册,举办财务知识讲座、答疑沙龙等方式为科研人员宣讲政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科研人员对政策看得清、听得懂、记得牢。

2.3.3 配备科研财务助理。中办发〔2016〕50号文提倡科研经费管理配备科研财务助理,以减轻科研人员身上的包袱,使科研人员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攻克科研难题。科研财务助理了解各种科研项目的具体预算要求,且熟悉财务相关制度,在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经费执行上能够提供专业的服务。科研人员必要时也可购买相关的专业财务服务,为其解决棘手的财务验收审计、绩效评价等难题,将科研人员从细碎、复杂的财务报销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3 结语

中办发〔2016〕50号文的出台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放、管、服” 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及时制定并执行符合本单位情况的制度细则,落实法人责任,加强监管,完善内部控制及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才能真正给予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更大的自主权,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A/OL].(2016-07-31)[2018-05-27].http://www.gov.cn/xinwen/2016-07/31/content_5096421.htm.

[2] 鄧芳杰.“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3):50-56.

[3] 曹广喜,高升,孙会荟.“放管服”背景下科研经费管理新举措[J].教育财会研究,2018(1):31-35.

[4] 夏丽君,陈国旗.高校科研项目与资金管理融合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5):28-29.

[5] 马珂艳.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28-30.

[6] 饶慧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探讨[J].会计师,2018(8):41-42.

[7] 杨锐,朱莉,董霄,等.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政策落地问题探讨:以四川省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例[J].科学与管理,2018(1):73-78.

[8] 黄振胜,张嘉祺.“放管服”背景下N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7(24):110-113.

猜你喜欢
放管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