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18-05-14 08:59付小燕吴罗发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付小燕 吴罗发

摘要 以国内外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管理为例,探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思路。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创新规范化、制度化、共享化、绩效化、信息化的5条新思路。该研究对加快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0517-6611(2018)29-0106-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took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of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n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nalyzed five problems existing in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combining theory and demonstration and the related theory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Finally, according to relevant issues, five new ideas for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sharing, performance, informatizatio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proposed.Thi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promoting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Fixed assets;Management;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农业科研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它是农业科研单位必备物质基础,是维持单位正常运转、完成各项农业科研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农业科研水平的保障[1-4]。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科研的重视与支持,农业科研院所的固定资产总量不断攀升,质量大幅提升[5-9]。固定资产管理是否科学与规范,直接影响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完善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通过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事业[5,10-12]。国内外许多专家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观点[1,5,13-17]。笔者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就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概况 农业科研单位的主要任务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定型产品(商品)中试,最终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服务,需要许多专用实验室、试验基地、仪器设备等,因此固定资产对农业科研单位的正常运营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全院固定资产总规模由2006年的3 816万元,扩张到2010年31 400万元,再猛增到2015年49 200万元。10年间,全院固定资产增长了11.89倍,年均增长率达29.1%;其中“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2.4%,是全院农业科研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9.4%,是全院农业科研发展的稳增时期。

1.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及制度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全院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其中院计划财务处是全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包括:①拟订院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②设立院固定资产总账、建立院资产管理数据库;③组织全院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④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并定期进行账、卡、物的清查核对工作;⑤根据省财政厅相关部门的授权,负责资产购置、处置事项的审批工作;⑥接受省财政厅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相关工作。院属各研究所、机关各处室以及后勤服务中心、基地管理中心负责对本单位及其挂靠单位固定资产实施具体管理,接受院计划财务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工作,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并选任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员。

2009年以来,根据相关政策法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先后制定了多项文件,实现了全院固定资产管理由多人管理到专人分工管理转变,由重购轻管到严格审批转变,由单位分散购买到政府集中采购转变,由手工管理到电脑管理转变的4个历史性转变,在事业保障能力、业务综合实力和服务“三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不规范

2.1.1 管理体制不规范。管理体制重点是解决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由谁来监督管理和如何监督管理的基础性问题。目前,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是以业务和行业性质进行划管的方式实行归口管理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计划财务处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总账管理,其他部门分别对实物量进行管理。这种多部门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价值量与实物量的管理脱节,未真正形成责、权、利的管理手段,易形成报账、记账和销账乱象。

2.1.2 资产分类不规范。财政部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并未按照该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分类,造成了固定资产数据上的混乱。同时,农业科研单位对固定资产细化分类时,常发生变动,且院属研究所对其分类时也存在差异,未形成统一标准。

2.1.3 存量管理不规范。长期以来,全院各研究所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存量不实问题,较大金额固定资产游离于账外,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记账、登记与结转等管理脱节,数据无法第一时间准确更新;设备报废审批手续未按规定进行,实物与账目不符等问题。

2.2 资产制度不健全

2.2.1 资产预算与采购脱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多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或政府采购项目资金,且多为农业科研单位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项目申报方式争取。由于省财政厅相关部门、院计划财务处与各研究所间在固定资产存量上信息不对称,下达至各研究所固定资产预算极少。各研究所为增强自身实验能力,超越本单位实际需求和配置标准,争取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和经费预算,导致建设项目批复或购置预算下达后,无法按照预算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农业科研单位未按正规程序,违规购置固定资产,形成账外资产。

2.2.2 资产日常管理与处置不规范。全院固定资产明细卡制度没有全面实施,固定资产台账残缺不全,资产清查工作流于形式。在使用年限、申报程序、鉴定结论、收置收入等诸多方面,缺乏统一实用的日常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序,导致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也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机制。同时,在固定资产处置上较为随意,报废、报损时不做技术鉴定,处置资金收入自行决定,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机制,易引发廉政风险。

2.2.3 现有会计核算弊端。按目前会计制度,新购仪器设备的包装运输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满足房屋建筑物功能使用所开展的维修改扩建费,均未计入本单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中。

2.3 共享不通暢 目前,全院各研究所间并未建立固定资产共享和调剂机制,科研仪器设备“部门化”现象十分普遍,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且各研究所实行科研项目“课题负责制”,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经费有较大自主权,易造成重复购买和资源浪费。

2.4 约束不严格

2.4.1 思想认识误区。一些农业科研单位领导政绩观有偏差,单纯将固定资产结存量作为政绩考核标准,将固定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当作所有权,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约束性不够,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

2.4.2 激励机制缺失。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目前全院实行的是简单地对各研究所征收资产管理费的做法,未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管与不管一个样”“管得好与管得差一个样”,不能反映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

2.4.3 问责机制匮乏。尽管农业科研单位都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也明确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方式,以及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职责与范围,但是固定资产监管的运行机制和体制并未有效建立和运转,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现象仍然存在。

2.5 手段不适应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具有分布广、类型多、数量大等特点,但是目前管理手段仍然停留在手工或半手工操作阶段的传统管理模式,未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很少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直接导致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系统性、时效性、透明性无法得到保障,不利于对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的监督监管。

3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与创新

3.1 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农业科研单位要发挥好基本职能,首要前提是进行界定产权,明晰产权[18]。因此,首先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3.1.1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要求,整合固定资产管理权与固定资产预算权,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院主要领导,处室、研究所等单位领导组成,统筹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协调工作,下设“固定资产管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计划财务处,将计财处的资产管理科、科技管理处的仪器设备管理科、后勤服务中心的房管科、科技开发处的知识产权科统一整合到固定资产管理处。下属各研究所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科,专职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3.1.2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农业科研单位推行固定资产管理目标责任制,从院到研究室,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将固定资产的购置目标、管理目标和使用目标等具体量化,分解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制定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流程,做到有制度、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运行顺畅。

3.1.3 强化资产运营监管。固定资产管理科要担负起管理责任,实时清查本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在做好资产日常维护和修缮、资产转移、资产清理和报废以及会计账项核对的基础上,开展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费,既正确体现固定资产的价值量,也激发固定资产持续增长的活力。同时,加强固定资产评估、出租、出借、担保、抵押等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