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研究

2018-05-14 08:59李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绩效管理

李超

摘要 绩效管理是财政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改进项目资金管理、控制节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使用效率为目的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农业科研单位尤为重要。对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提高其项目资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117-02

Abstrac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inancial program funds management.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to establis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financial program funds management method, controlling and saving cost,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program funds utilizatio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program funds.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program funds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uggested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program funds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Program fund;Performance management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农业科研单位争取的项目资金大多来源于各级财政拨款,加强其绩效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最终实现改进预算支出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供给侧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目标。笔者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农业科研单位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提高其项目资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 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科研单位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村级服务平台等财政项目是农业科研单位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近年来,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各级财政对农业项目投入显著增加[1]。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的项目和获得的经费资助越来越多,项目资金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农业科研单位实现其社会职能、促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农业科研单位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管理人员资金绩效管理意识不强 一些项目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受固有观念的影响,加上对绩效管理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够,绩效管理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简单认为项目资金管理过程就是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完成财务验收等环节。编制预算过程中不注重目标导向,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注重过程控制和绩效导向,财务验收过程中没有在注重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这也导致项目预算编制不科学,资金使用管理粗放,关注科研成果的完成数量,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完成质量。

2.2 绩效目标与绩效指标的设定不合理 面对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一些科研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在设定环节显得不适应,设定不够合理。绩效目标与绩效指标设定往往较为粗放笼统,只是一些大的原则性目标要求,没有细化到逐项支出所要完成工作数量和达到的效果[2]。项目实施过程中绩效目标如何实现、投入產出如何计量等具有模糊、滞后、不确定等特点,所以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设定是比较困难的,具体表现在绩效目标指向不明确、指标不够细化量化、合理性不强以及与项目内容的匹配性差等。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细化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导致绩效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

2.3 执行绩效监控不够严格 绩效管理模式自2010年开始推广以来,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但在绩效监控管理方面,目前仍处于完善监控方法阶段。特别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各绩效项目也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3]。绩效监控强调过程控制,一些项目管理和科技人员将绩效监控简单理解为项目中期数据统计,不能按计划推进预算执行进度,没有将项目资金使用的重点放在使用效益上,绩效意识淡薄,随意性强,执行监控不够严格。

2.4 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一些农业科研单位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常由单位财务部门作为绩效评价的单一主体,不能与科研业务管理部门有效沟通协调,降低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绩效管理评价标准难以量化,部分定性指标资料不易收集,导致评价结果系统性不强。这些因素导致了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不高。

2.5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够广泛 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起到改善预算管理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尚未做到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预算管理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有效衔接起来。实务操作中仅关注绩效管理工作本身,将绩效评价作为整个绩效管理工作的终点,没有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后续利用,加之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不健全,评价结果缺乏刚性约束力,难以对单位形成触动,最终使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意识 强烈的绩效管理意识是保证财政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因此,在农业科研单位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实务中,财务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对项目资金绩效管理进行宣传,采用合理利用单位网站、职工通讯群、座谈会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员尤其是项目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财政项目資金绩效管理的意识,确保财政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合理性,有效增强资金的利用率。

3.2 与预算编制相结合,提高绩效目标和指标设定的合理性 在预算编制环节设置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将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目标相结合,将事后评价和事前管理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结果导向作用[4]。农业科研单位如果要在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和设定环节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首先要加强论证工作。在论证中强化绩效目标的方向性、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和可行性,确保每个项目提炼的指标科学、全面、完整并能如期实现[5]。其次,要看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全面反映了产出和效果,重要目标是否遗漏;是否与项目预算资金相匹配;是否与项目承担单位职能与本项目特征相符合;设定的指标值是否客观实际,并且符合正常的同类项目的业绩水平;实施方案是否可行等。

3.3 持续跟踪管理,在实施关键节点做好绩效监控 在项目实施的关键步骤开展绩效监控作为绩效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要持续跟踪管理,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将监控贯穿于绩效管理全过程中。农业科研单位在实施绩效监控时,对照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绩效目标及具体指标,跟踪查找执行中资金使用和业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弥补管理中的“漏洞”,纠正绩效目标执行中的偏差,使项目执行的整改过程不偏离实现目标的轨道。

3.4 根据项目特点,完善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精细化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能够为项目预算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重要保障[6]。农业科研单位在实施评价工作过程中,要组织包含财务、科研、人事、成果管理等部门专业人员的绩效评价部门,根据项目特点,逐步完善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应当对项目分级分类,按照类别分类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其次,应当科学规范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绩效分析与评价;最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费用—效益分析法、逻辑框架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公开公正进行评价,力求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3.5 完善反馈机制,提升评价结果利用率 在财政绩效管理中,应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制度,及时向预算部门和单位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对当前年度设置的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使其成为未来预算年度设置财政绩效目标的重要依据[7]。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开。农业科研单位要做到结果共享,提高评价结果的利用率。若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区域运用绩效评价方法,就可以客观评价当地土地治理项目资金的使用绩效,为今后资金的持续投入提供方向[8]。

4 结语

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开展情况直接影响项目效果的发挥。然而,当前我国的财政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绩效管理意识不强、绩效目标及指标设定不合理、监控不及时甚至缺失、评价体系不完善和结果应用不理想等问题。农业科研单位广大财政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人员应根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学习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方式和方法,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推动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科研单位实现其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 徐锐.浅析农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4):140.

[2] 张建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反思[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5):86-87,79.

[3] 陈莹.在绩效项目的监控管理中加入预警机制及其运用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7(16):190-191.

[4] 刘俚伽.高校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探讨[J].财会学习,2018(10):12.

[5] 刘长宏,胡宇,朱再明,等.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目标设定的实践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221-223,260.

[6] 胡芳,刘爱.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营销,2017(7):125.

[7] 朱俊立.财政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之间的回应性制度安排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27):42-48.

[8] 艾雪.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绩效评价[J].农业经济,2015(10):58-60.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绩效管理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推西藏农业科研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以“五化、五融合”理念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规划建设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关于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基于服务质量的农业科研管理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