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2018-05-14 08:59孙琪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建议

孙琪光

摘要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是保障农业科研整体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农业科研单位出台了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办法措施,固定资产管理逐步规范,但在某些方面仍不够完善。从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初始入账、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123-02

Abstract Fixed asset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ensuring the steady and orderly progress of the overall work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published some regula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and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s gradually standardized, but it is still not perfect from some aspects.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initial entry of fixed assets,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usage, disposal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and management of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Fixed assets; Management;Suggestions

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推进,农业科研体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拥有大量科研仪器设备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农业科研项目的申请、执行和发展力度。因此,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初始入账、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建议。

1 加强固定资产初始入账工作

1.1 固定资产卡片信息不够完整准确 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新增卡片时需要明确并录入资产类别、资产名称、品牌、规格型号、使用人、使用部门、存放地点等信息。由于操作者个人专业判断能力的差异以及对资产系统操作方法不熟练等,导致新增账资产卡片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特别是资产卡片分类归属错误,直接影响着资产的折旧年限,同时也给今后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带来麻烦[1]。建议在新建资产卡片时,一定要注意卡片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资产分类可采用在系统中模糊查找的方法;对于使用人和存放地点等信息,如果暂时不能确定,一定要登记备查,以备日后补充完善;对于房屋或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等,一定要提供资产照片,方便日后管理。

1.2 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不准确 新购置的电脑初始入账只考虑硬件成本,而未记入软件成本;资产维修价值未追加资产原始价值等现象依然存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如下:①对于应用软件,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将该软件价值包含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②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再扣除固定资产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

1.3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不科学 有些农业科研单位在新增固定资产时,没有专人审核登记环节,实际新增固定资产时,会计人员凭未经专人审核确认的原始凭证直接将资产列入账务系统,年底时再将一年全部的新增资产卡片集中补录到资产系统中,导致新购置资产账务系统已入账,资产系统未入账,账务系统与资产系统在某一个会计期间数据不一致。建议改进和完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对于新购的固定资产,一定要有专人参与采购验收环节和资产报账审核工作,严把资产入账第一关;会计人员依据专人审核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始凭证列支入账,从而保证资产系统与账务系统实时数据的统一[2]。

2 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工作

2.1 固定资产信息更新不及时 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在遇到人员退休、离职、岗位调整等情况时,不重视固定资产交接工作,人员已离岗,实物资产去向无人问津,账务资产信息混乱,长此以往会导致资产流失[3]。建议单位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实施细则,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在人员退休、调出或工作岗位变动时,一定要按照程序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报所在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备案后,再办理退休或离职等手续。

2.2 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执行不力 农业科研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每年都在进行,但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不够,没有执行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或者清查工作流于形式,不深入、不彻底,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4]。建议要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大规模资产清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将清查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主管部门适时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抽查,將清查结果予以公示。

2.3 報账制项目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农业科研单位属于二级预算单位,一些报账制管理的科研项目,由于经费在主管部门核算,相应形成的固定资产也一并列入主管部门财务和资产账,但资产实际使用单位却是这些所属二级预算单位。建议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所属二级预算单位实行报账制管理的科研项目,涉及固定资产的,报账单位将固定资产先计入本单位财务和资产账,向主管部门报账时,凭本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的固定资产入账记账凭证复印件,连同原始发票、资产卡片等其他材料即可报销,由此解决报账制项目账实不符的问题。

2.4 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超标配置时有发生 近年来,农业科研单位相继出台了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从最高价格标准、最高实物量标准、最低使用年限标准等方面规范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的配置,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资产配置超标的现象。建议要设有专门部门负责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的配置管理工作,建立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台账,记录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的采购、分配、收回、报废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全程掌握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动态情况,为其科学管理提供依据[5]。

3 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工作

3.1 固定资产存在提前报废的现象 一些耐用品(如相机、显微镜、灭菌器等)购买时间不长就发生损坏或丢失,易耗品损坏正常,但这些物品轻易就损坏或丢失,使用不经心,直接原因就是对资产的管理责任不清,监管不到位。

3.2 报废的固定资产实物缺失或不完整 车辆报废手续初审通过后,进入到资产回收阶段,回收公司来拖车时,现场发现该车辆的发动机等主要部件已不存在;台式机报废,硬盘等主要部件已被拆除等,导致无法正常完成报废处置手续。建议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除必须达到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以外,在报废手续初审通过后,在回收公司回收以前,资产报废单位要负责保管好实物,实物不完整或没有实物不能办理报废手续。

3.3 固定资产盘亏证据不足 大多数物品在当时损坏或丢失时没能及时登记备案,经常在资产处置时才进行报备。加之单位人员变动,资产损坏或丢失的原因便无法获得,更无法提供实质性证据。建议对固定资产损失实行责任赔偿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发现资产损坏或丢失时,要及时登记备案,查明原因,依据合法且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证明材料明确责任,实行赔偿[6]。

4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4.1 仪器设备预算编制缺乏规划 有些农业科研单位在仪器设备预算编制上缺乏规划性和可行性论证,对于预算编制重视不够,导致资产添置和更新的盲目性。有的设备耗材费用或配件费用较高,采购单位缺乏充足的经费来源用于维持高昂的使用维护成本,导致采购设备存在闲置、无用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浪费[7]。建议在编制仪器设备采购预算时,要科学严谨地分析单位现有同类仪器设备的存量情况、使用情况、绩效情况等,确实做到采有所依、购有所用。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所属单位的资产预算编制审核力度、优化工作流程。

4.2 仪器设备日常管理不规范 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意识淡化,没有制定或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没有建立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没有制定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日常管理不规范,有的设备配件老化、更新不及时,有的设备因非法操作而被人为损坏、管理不到位,发生问题时无从问起。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单位大型仪器设备日常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同时,仪器设备使用单位要对每台大型仪器设备单独建立档案,记录从采购、验收、使用、处置所有环节,定期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和绩效情况,定期组织参加操作技能培训,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8]。

4.3 仪器设备的处置工作有待加强 有的农业科研单位昂贵的精密仪器设备不能使用时,往往申请报废处置,出具的报废申请手续过于简单,甚至与普通设备一样报废,忽略其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价值。建议高度重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处置工作,邀请专业第三方或组织业内专家对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维修价值、重置或置换价值等进行全面论证,采取科学的资产处置方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 结语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之一,如何完善与改进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还有待广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与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各农业科研单位均有不同的业务特点,这就导致其固定资产管理中必然存在一些特殊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孟祥宇.浅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S2):70-73.

[2] 刘春和.农业科研财务管理探索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194-200.

[3] 赵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S2):64-65.

[4] 王卫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2):16-18.

[5] 赵红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实现资产规范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5):12-14.

[6] 李彪.浅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1):11-12.

[7] 顾国巧,程方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1):13-14.

[8] 萨仁高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7.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