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 08:59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王磊

摘要 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随着国家科技投入增加而增大,资产管理难度空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必将为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153-02

Abstract The scale of stateowned asse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ational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ifficulty of asset management is unprecedented.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assets will certainly provide a favorable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undertaking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asset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asse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農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物质基础。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国家财政经费向农业科研项目的倾斜,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资产来源和运用多元化、复杂化,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并存的新格局。以新疆农业科学院为例,截至2017年底,全院拥有固定资产49 428.45万元,较“十二五”初期增长了50%,其中专用设备2 392台,账面价值10 829.26万元,单价5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36台,账面价值4 428.42万元。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日趋完善的同时,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1-2]。

1 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很多单位的领导和职工都没有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重购轻管、重钱轻物的思想仍然存在[3]。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购置资产,且标准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对资产管理不到位,随意使用、不清查、违规处置,导致家底不清、账实不符,主管部门不清楚国有资产存量的真实情况。此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坚持管用分离的原则,造成下属单位不按照规定管理,随意出租、出借资产,资产管理不严的问题仍有出现。

1.2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家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对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工作看,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管理流程有待优化。缺乏相应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使用部门不按规定管理资产及开展资产清查,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考核缺位;没有使用价值或早已不存在的仪器、设备挂在账上,基建项目资产游离帐外;不重视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缩短了资产使用寿命,重复购置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部分设备长期闲置;没有建立起固定资产移交变更制度,以致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使用人和实际使用人并不相符,或持有人与所在部门不符。

1.3 资产配置的问题 首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主要表现为财政部门在审核预算时更多的关注资金总量,而对单位是否确实需要配置资产考虑较少,导致在资产配置环节预算约束力差。其次,资产配置苦乐不均,一是缺乏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资产配置标准;二是资产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和资产配置的无偿性导致资产配置失衡;三是财政部门调剂职能难以发挥。再者,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不能有效评价监督使用单位的资产配置效率,造成配置低效。

1.4 资产使用的问题 农业科研单位的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由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因其形成的特殊性,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资产使用缺乏完整、规范的手续,忽略了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造成资产的毁损和丢失。资产在部门间配置不当,使用效率较低,在单位内部没有形成资产共享,造成资产闲置与浪费。经营性资产监管不足,运营效益低下,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未履行审批手续,存在低价出租、租期过长,对借出资产、投出资产缺乏监管,没有发挥资产的最大收益,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无形资产的使用和保护意识非常淡薄,对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取得的无形资产不能严格单位管理,没有正确认定价值,以较低的价格转让或被廉价使用,无形资产存在流失风险。流动资产管理松懈,临时周转款没有建立有效的还款机制,有的单位前款未清,仍然提供后期借款,给资金管理带来了风险。

1.5 资产处置的问题 在制度设置上,对处置环节职责履行情况没有必要的监督程序,如审批后执行情况的监督,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事项的监督。虽然新疆自治区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但部分单位仍然存在资产处置不规范的问题,如存在随意处置、未经批准擅自处置、批准以后不及时处置等现象,以及大量已失去使用价值的资产未得到及时报废与核销,应收账款坏账及非正常损失处置管理薄弱,资产处置收入不及时上缴等问题。

2 加强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转变观念,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国有资产管理必须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职工的大力支持。要把国有资产管理当作关系到院所科研和产业等工作顺利开展及其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使用的节约意识和经济核算意识。只有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才能夯实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坚实基础。

2.2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实现国有资产全过程监督管理[4-5]。一是建立完善资产配置制度。财政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资产配置标准,紧密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工作的特点。单位资产配置必须立足现有、科学论证、统筹规划,把资产管理与年度部门预算分配管理结合起来。二是健全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固定资产都要纳入核算,登记入账。固定资产验收、领用后,使用部门要指定专人保管,人员调出或部门间调动,都要办理资产移交变更手续。对丢失、损失的资产要追究责任。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要定期清查核对,确保帐帐、帐卡、帐实相符。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三是规范资产清查制度。每年至少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该入账的入账,该报废的报废,该处置的处置,做到家底清楚,帐实相符。四是制定资产调剂使用管理制度。资产调剂是对预算配置资产的补充,可以不断优化资产配置。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利用率、完好率进行考核,随时监视国有资产总量、分布和使用情况,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努力减少国有资产有形和无形损耗。五是健全流动资产管理制度。对存货材料要健全财务帐和库存帐,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定额控制、使用登记、领导审批、清查盘点制度。对债权要加强监督控制,实行专人负责、专项管理,定时清理。对下属单位提出的借款,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其借款用途、偿债能力进行审查,借款期限、借款额度要严格控制,并严格审批手续,订立借款合同。款项借出后必须跟踪监督,前清后借,努力减少呆坏账损失。

2.3 推进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结合 确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建立新增资产预算审核制度,完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财务部门强化审核的全方位责任体系。以预算编制为切入点,结合政府采购预算,严抓审核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审查和控制,通过增量来调控和盘活存量。在预算执行阶段,预算执行部门在履行采购、资金拨付后收集的信息可及时动态传递给资产部门,为预算执行、调整提供参考,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4]。

2.4 控制资产流向,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科研单位对于满足科研需要而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实行以使用价值管理为主的原则,构建以资产保全优化配置为目的的会计核算模式。但对于创收经营的资产不仅要管好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促进资产保值和增值目标的实现。要求资产管理机构认真履行职责,代表单位对经营性资产运营的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第一,要做好投资前的市场调查及可行性论证工作,并报请有关部门批准。第二,对转做经营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根据产权登记结果,在资产管理部门对每个企业相应建立一套“非转经”资产帐卡。第三,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做好出租收入和对外投资分红的核算。第四,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监管,适时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的重大决策,定期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评估,如果存在可能引起企业经营重大风险导致被投资资产收回存在较大风险时,单位应据实进行判断分析是否收回投资。第五,确定合理的收益分配原则,加强资产经营管理人员的考核,将经营业绩与经营管理人员的奖惩结合起来,以制度保证经营性资产在营运中不断增值。

2.5 强化无形资产的管理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科研成果、品种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日益凸显,对其保护和利用也就越显重要。科研单位应成立知识产权办公室等类似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统一保护和开发利用,选择合适的进行开发,对于其他的由主管部门统一处理转让、联合开发等事宜,防止无形资产被课题组或个人私自转让,同时又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6]。

2.6 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优化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会计核算和资产登记联动管理,固定资产使用条形码标签管理,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便于资产盘点和管理。将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嵌入信息系统,逐步扩大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和层级。完善资产管理业务网上申报及审核,資产日常管理业务基本实现网上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部门间、单位间相互沟通和监督。继续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编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衔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使其成为财政决策的重要平台。为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系统、全面的动态数据,提升标准化与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7]。

2.7 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细化和完善国有资产收入预算管理,使国有资产收入和支出与部门预算有机结合,国有资产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加强对收入上缴的监督检查,确保单位应缴尽缴。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处置工作的规范性,确保国有资产收入合法有效。

2.8 做好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工作 建立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国有资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8],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标准、评价程序、评价奖惩制度。评价机构由财务、资产、科研等部门组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要结合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导向及管理现状确定,并根据实践结果及时修正。通过构建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与使用的现状,利用评价体系的反馈功能,把评价结果指导、应用到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此来推动科研单位改善资产管理工作。

3 小结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尽职尽责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领导、人员的积极参与, 调动管理的积极性,使单位上下形成共识,密切协作、相互配合,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积极为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沈新芬.农业科研单位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6):1261-1265.

[2] 徐雪荣.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7(5):209-210.

[3] 李霞,徐伟,董合忠.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14(7):13-15.

[4] 杨建良,徐娥.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S2):73-75.

[5] 安徽省财政厅.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一):当前的形势与挑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4):4-5,11.

[6] 吴丽君.农业科研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探析[J].事业财会,2004(2):59-60.

[7] 王勇.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8] 张燕冰.国有资产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经贸,2015(1):149.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