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应用

2018-05-14 08:59蔡建妹张珍文郑昊秋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指标

蔡建妹 张珍文 郑昊秋

摘要 根据农业研究的特点,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探索农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实践应用,建立一套适合农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农业科研项目投入的管理,对现代农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9-0168-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we took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the principal par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establish a suit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enhance the investment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which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Evaluation system

近年來,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项目绩效方面的文件,以指导和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但农业科研单位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绩效评价方法和路径,创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及选取合理的评价手段,针对农业科研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价成为当务之急。该研究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探索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实践应用。

1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一直存在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项目的成果水平也不高。针对这种现象,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纷纷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绩效评价是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特定对象在资金使用上、目标实现程度等方面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性考核[1]。科研项目评价贯穿于项目执行的全过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检验科学水平、效果的有效方法。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不仅是监督评价的机制,更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2]。利用绩效评价方法,充分地评价科研项目的计划、成果的实现度,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也可提升科研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优化财政科研投入,并为政府对科研再投入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和可靠依据,这对现代农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业科研项目评价的特点

2.1 评价对象上的差异 农业科研属于纯公益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类研究和应用型研究。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试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应用型研究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成果形式有论文、专著、新品种、新技术、专利等。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成果形式上有不同的反映结果,因此,在项目评价上要充分考虑到这差异性的特点。

2.2 评价成果的滞后,效益上的难确认 农业科研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3年,并要求结题验收,而农业科学研究由于本身的特性,研究周期性较长,大田农作物育种周期长达8~10年,桑、果、畜、禽等的育种周期为20年左右,在短时间内很难显现出成果和效益。因此,在项目绩效评价时,往往项目的成果还没得到社会的认可。农业科研项目在效益上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效益表现上往往是多个因素、多个项目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单个项目来说,效益很难界定,这给项目的评价工作带来困难。

2.3 科研活动的不确定 农业研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它是一个充分暴露在各类自然气象风险下的活动,农业科学研究对气象条件具备很强的依赖性。科学本身也有未知性和不可测性,科研活动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一些量化指标的考量往往不能体现科研项目的绩效。

3 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

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有多种,一般分为定性法、定量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由于农业科研活动具有的高风险性和社会效益的难定量性,对项目的绩效评价不能简单地采用定量法。而采用定性法进行绩效评价衡量标准不明显,主观性强,有失公平[3-4]。因此,对农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从财务评价、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三方面进行。

3.1 财务指标的评价 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现在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性。财务上应从源头抓起,绩效评价应与项目预算相结合,加强项目支出绩效的预算控制。推行绩效评价是手段,提高项目的使用绩效是目的。实行绩效评价,应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加强项目的绩效目标的预期控制,量化细化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建立项目申报与绩效预期控制的审核评价机制,项目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的专家评审小组,对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及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进行综合评价[5-8]。财务指标是通用指标,适合于各类科研项目的财务评价,包括经费到位情况、项目实际支出情况、支出与预算的吻合度,财务管理状况等。在科研项目验收时依据专项审计报告和其他财务资料,与项目任务书对照,审核项目在财务上的合理和合法性。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